城市道路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交通规划领域非常关键的规划对象。从20世纪80年代末延续至今的道路网规划模式或有意或无意地偏向了柯布西埃的等级化和对速度、效率的追求,因而可被归类于小汽车导向的道路网体系。在当前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构建公交都市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扭转不利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因素,并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道路网结构体系。本书面向这一难题,试图从中西方路网结构体系的演进分析、出行行为视角的路网设计要素优化、道路等级体系重构等方面,深入探讨公交导向下的城市道路网结构体系,为道路网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借鉴。本书可供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及其他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从业人员参考。
目 录:
第1章绪论(1)
1.1道路网研究历程简述(1)
1.2研究道路网的起因与目的(4)
1.3相关文献回顾与分析(8)
1.4研究思路与内容(14)
第2章城市道路网结构概念解析(18)
2.1传统路网结构的“三结构”内涵(18)
2.2“三结构”的相互关系(25)
2.3路网结构的关键要素(28)
2.4公交主导下的路网结构概念(40)
第3章中西方城市路网结构/街道模式与出行方式选择的关系演进(43)
3.1街道模式(43)
3.2西方栅格与树状街道模式演进分析(44)
3.3西方街道模式与出行方式相关性的演变分析(66)
3.4中国街道模式与出行方式相关性的演变分析(78)
第4章影响路网结构设计要素的定量研究——基于出行行为视角(90)
4.1出行行为定量研究综述(91)
4.2道路网关键指标与出行方式选择(94)
4.3新城建设模式与出行行为(105)
4.4思考与建议(116)
第5章城市基本路网结构选择研究(122)
5.1研究方法(123)
5.2总耗时计算与趋势分析(127)
5.3基本路网结构选择讨论(131)
5.4交叉口转向限制分析(132)
第6章公交导向下的城市道路分级及路网结构重构——理论与案例(137)
6.1国内外路网分级体系回顾(138)
6.2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构建方法(152)
6.3汕头市中心区存量道路网结构优化设计(159)
6.4南京地铁站点周边存量路网及步行通道优化设计(165)
6.5南京地铁站点周边增量路网及步行通道优化设计(182)
第7章接入视角的公交导向居住区用地与道路布局(197)
7.1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的特点(198)
7.2公交导向的居住区规划理论(201)
7.3公交导向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202)
7.4行政职能与土地开发(217)
7.5小结(219)
参考文献(221)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城市建设技术文库系列图书,是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本书基于当前城市道路网现状,从中西方路网结构体系的演进分析、出行行为视角的路网设计要素优化、道路等级体系重构等方面,深入探讨公交导向下的城市道路网结构体系,为道路网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借鉴,是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书中内容会与读者的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带来设计灵感。
一直以来,我对城市规划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缺少一个能够将各种零散知识串联起来的线索。直到我读了《公交导向的城市道路网结构体系研究》,我才找到了那个关键的“钥匙”。这本书以公交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将道路网的规划、设计、评估等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它让我明白,好的道路网设计并非孤立的工程行为,而是需要紧密围绕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来展开。书中对各种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也十分清晰,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工具。这本书不仅仅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对于任何关心城市发展、希望城市变得更美好的普通读者来说,它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作为一名城市规划领域的初学者,我一直对如何优化城市交通系统,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整合公共交通和城市道路网络感到困惑。市面上有很多关于交通规划的书籍,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技术化,让我望而却步。然而,《公交导向的城市道路网结构体系研究》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这一复杂课题。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充满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方法论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公交导向”这一概念的深刻解读,它强调了公交系统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道路网优化体系。书中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也十分详实,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道路网结构对公交运行效率、居民出行便捷性以及城市空间品质的影响。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城市交通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评分这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我曾以为城市道路网的研究无非是关于宽度、节点、连通性等纯粹的工程问题,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公交导向”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将宏观的城市规划、中观的道路网设计以及微观的公交运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书中探讨的不仅是如何让道路更宽、如何减少拥堵,更是如何通过道路网的优化来提升公交服务的可达性和吸引力,从而引导城市空间朝着更可持续、更宜居的方向发展。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街道作为公共空间”的论述所打动,它提醒我们,道路不仅仅是车辆通行的通道,更是承载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城市道路网,认识到其在构建和谐、高效、人性化城市中的关键作用。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为一篇关于城市更新的论文寻找资料,对其中的交通瓶颈问题感到非常棘手。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它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的研究方法,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城市道路网结构的分析,特别是它们与公交系统的相互作用,让我对城市交通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案例的研究,那些来自不同城市的真实数据和分析,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启发思考的书,它鼓励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的城市交通观察者,我一直关注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交通挑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解决这些挑战的希望。《公交导向的城市道路网结构体系研究》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路径。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描述问题,更是深入探究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书中对不同道路网结构特征的细致分析,以及它们对公交系统运行效率和居民出行体验的影响,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强调了“公交导向”的理念,这对于我们建设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信,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网规划和公交优先的策略,中国的城市交通一定会迈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