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工程管理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书籍 城市系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 城市建设工程

城市建设工程管理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书籍 城市系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 城市建设工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聂琦波,申玲 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城市建设
  • 工程管理
  • 项目规划
  • 工程设计
  • 城市系统
  • 建设工程
  • 城市规划
  • 工程分析
  • 基础设施
  • 智慧城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京文联发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7668
商品编码:2618521502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3-1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城市建设工程管理

营销书名:

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全过程梳理

作者:

聂琦波、申玲 编著

定价:

118.00

ISBN:

978-7-122-30766-8

关键字:

工程管理;城市建设;建设工程;城市工程

重量:

1088克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版次:

1

页码:

612

印次:

1






本书主要选题与特点是求新。
一是新在结构,
其内容的逻辑框架是两横一竖的“工”字型结构。
二是新在案例,
跟踪城市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引入大量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新案例以及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工程项目案例。更加入“一带一路”所涉案例,涵盖生态、环保、土地改良、地质环境灾害治理、海洋等方面的案例等。
对新型建筑如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以及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综合体都有示例涉及;传统工程管理方面的涉及“三控两管一协调”方案的案例也依然十分丰富。
三是新在内容。
这是一本关于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全过程内容的新书。着重增加了以前工程管理图书中一般没有但又是必须的内容。



迅猛奋进的城市化进程,激越奔腾的城市建设大潮,让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管理推进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项关键抓手和举措。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对于推进城市建设,落实城市发展,实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三大效益目标的优化、升级和创新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部分是关于城市化和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和工程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系统及其概念,城市建设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环节、阶段等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及总体基本概念部分。第二部分按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从投资决策立项,到项目建设前准备、预备工作,到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建设,一直到项目施工建设完毕的竣工验收以及终移交的全过程,讲述其中的工程管理原理与实践内容,也将城市建设工程管理的基本过程和要素控制作了清楚有序、明确渐进的分析解释。第三部分对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内容作了创新性的调整和引进。提出和介绍了从中国国情现实与特色出发,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协调推进模式的问题;对以前工程管理书本“重房屋、轻设施”“重建筑、轻构筑”以及“重土木,轻装饰、安装、园林绿化”的倾向作了重要而有意义的调整,较大篇幅用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的内容上,如城市地铁、桥梁、大型体育场馆和会议中心等。引进了城市综合体、现代高层(超高层)、绿色生态和节能环保以及智慧建筑等新型建筑内容,探讨了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等新概念。是跟踪城市建设新潮流、新趋势、新成果的部分。
全书体系清楚全面,内容系统现实,案例丰富新颖,理念明晰而紧跟前沿发展趋势。值得城市建设行业、建设系统人士一读,也值得设置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学习。并特别向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城市建设研究人员、相关专业研究生推荐。



1. 专业研究方向:建设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估价,系统工程规划与管理。该三个方向与城市建设、建设工程管理存在着密切联系与交叉。其中,建设工程管理是专业基础,房地产开发于估价是专业技术手段及其应用,系统工程规划与管理主要是关于系统管理、工程管理的基础性理论。
2.学习经历:浙江大学本科学士(1984)、工学硕士(1987),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学博士(2001)。
3.专业工作理论与实践经历: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任教(1987-2001),南京工业大学任教(2001-2009),从事建设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工程科学基础等方面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实践工作。取得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技术体系、中国房地产税评估方法基础及应用体系等重要应用科研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出版用书近30本。出版社包括河海大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机构(基本以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4.与本书“城市建设工程管理”涉及的工作经历包括在高校从事的连续19年从事建设工程、房地产、管理工程(曾任南京工业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院长)的教学、科研、工程实务经历;实践经历包括在地方政府工作期间协助分管徐州市城市建设等工作;主要专业成就包括南京市城市建设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技术体系和相关房地产估价理论与应用成果等。



章 城市建设与建设工程管理 001
节 城市历史进程与城市发展 001
一、城市及其历史概述 001
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意义评述 006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 009
第二节 城市建设发展和推进进程 010
一、伴随城市建设推进的发展进程 010
二、城市建设案例及其意义分析 014
第三节 城市建设与建设工程管理 019
一、工程建设活动及其成果 019
二、建设工程管理与城市建设推进 022
三、建设工程管理的实质与定位 025

第二章 城市系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 029
节 建设工程项目系统概述 029
一、建设工程项目系统三大构成 029
二、建设项目产出物子系统内涵分析 032
第二节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与特性 036
一、项目建设参与方与项目系统特性 036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039
第三节 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 044
一、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的意义 044
二、“六全”全寿命周期管理基础方案分析 046
三、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优化模式 048

第三章 城市建设的基本建设程序 053
节 城市建设总体过程 053
一、城市建设主要内容 053
二、项目建设总体过程 054
第二节 城市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过程阶段 056
一、项目投资决策过程阶段的目的和意义 056
二、项目建议书 057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058
四、项目投资决策审批 059
第三节 城市建设工程建设准备过程阶段 061
一、工程建设准备过程阶段的目的和意义 061
二、项目规划设计环节阶段 061
三、城市建设项目土地改造环节阶段 063
四、城市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环节阶段 065
第四节 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实施过程阶段 067
一、建设施工实施过程阶段的目的和意义 067
二、项目施工实施环节阶段 067
三、城市建设项目验收移交环节阶段 069

第四章 城市建设工程投资决策 071
节 工程经济分析基本原理 071
一、工程经济分析要素 071
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与比较原理 076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程序 078
四、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 079
第二节 工程投资资金与资金成本 083
一、投资资金的内涵与构成 083
二、投资资金的估算 083
三、投资资金成本 085
第三节 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089
一、可行性研究的含义、作用及阶段划分 089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评估 090
三、不同类别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关注点 093
第四节 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的审批、核准与备案 095
一、我国现行投资管理制度 095
二、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 096
三、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与备案 096

第五章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 100
节 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类型 100
一、三种类型规划设计方案总述 100
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00
三、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 102
四、城市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 105
第二节 项目建设工程设计 106
一、建设工程设计的三阶段划分 106
二、方案设计阶段 107
三、初步设计阶段及扩初设计阶段 108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 111
第三节 建设项目规划及设计方案审批 111
一、城市总规、控规、修规的审批 111
二、初步设计与扩充初步设计审查 112
三、申领“两证一书” 113
第四节 施工图与工程审图 117
一、关于施工图 117
二、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图 118
三、施工图审查 119
四、关于工程审图 120

第六章 城市建设土地与房屋征收及拆迁管理 123
节 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工作 123
一、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总述 123
二、关于土地征收、征用土地和房屋征收、房屋拆迁 124
三、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区别分析 126
第二节 城市建设土地征收工作 126
一、土地征收内涵及其法律特征 126
二、土地征收程序及其环节 128
三、土地征收补偿 132
第三节 城市建设房屋征收与拆迁工作 134
一、房屋征收与拆迁概述 134
二、房屋征收工作 136
三、房屋拆迁及拆迁补偿工作 141
第四节 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案例及土地整理改造 143
一、案例一:某市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安置补偿案例 143
二、案例二:××市K巷D片项目拆迁补偿评估案例 146
三、土地整理改造问题 151

第七章 城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156
节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程序 156
一、招标与投标 156
二、开标、评标和中标 158
三、电子招标、投标流程 159
第二节 建设工程招标书与招标控制价及标底 162
一、招标方案策划与编制 162
二、招标书编制 166
三、招标控制价和招标标底编制 169
第三节 建设工程投标与标书 170
一、投标书组成及格式 170
二、技术、服务和管理方案编制 171
三、投标报价编制 172
第四节 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签订 173
一、招投标与合同的关系 173
二、合同的组成及解释顺序 173
三、合同协议签订 175

第八章 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实施 176
节 建设工程开工与开工准备 176
一、建设工程开工 176
二、工程开工前基本准备 176
三、施工方进场前的甲方准备 177
四、补充甲方工作及责任 178
五、施工队伍进场前向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 178
六、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准备要点 178
七、施工过程中的“三控三管一协调” 179
第二节 建设施工组织设计(一) 180
一、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80
二、施工组织设计文本主要内容 180
三、一般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181
四、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说明 181
第三节 建设施工组织设计(二) 182
一、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组织措施 182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85
第四节 施工建设基本过程 186
一、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186
二、施工开工进场 186
三、工程规划定位放线 188
四、施工建设阶段 189

第九章 城市建设工程投资资金控制 192
节 城市建设工程投资总述 192
一、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概述 192
二、城市建设投资构成分析 195
三、建设工程投资与资金计划的五算 197
第二节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 202
一、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投资控制综述 202
二、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论证控制 202
三、规划设计阶段的投资比选控制 205
四、资金筹措阶段的投资筹集控制 209
五、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跟踪控制 214
六、项目竣工阶段的投资结算控制 217
第三节 城市建设资金“三超”原因与控制应对 220
一、工程建设计划投资及资金“三超”问题 220
二、导致“三超”现象的具体原因分析与示例 222
三、工程造价“三超”的一般控制措施 223
第四节 ××市建设资金投入估算报告示例 225
一、××市高铁站区建设资金估算说明 225
二、××市高铁站区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226
三、××高铁站区建设资金年度使用初步安排 228

第十章 城市建设工程进度控制与管理 229
节 城市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概述 229
一、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基础 229
二、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 232
第二节 城市建设工程进度控制计划 233
一、建筑工程进度控制计划系统总述 233
二、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编制基础 235
三、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37
第三节 项目工程进度控制网络计划技术 239
一、进度控制中的网络计划技术综述 239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 240
三、单代号网络计划技术 242
四、关于关键路线法 248
第四节 城市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管理与实施 249
一、进度控制的措施和主要任务 249
二、关于赶工和赶工期问题 251
三、关于实施赶工措施的一个示例 253

第十一章 城市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255
节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概述 255
一、建设工程质量及其控制 255
二、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256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58
第二节 建设工程全面质量管理 258
一、建设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258
二、全过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259
三、全参与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261
四、全人员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263
第三节 建设工程质量监理 264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理控制内容 264
二、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265
三、监理质量控制的组织、技术、经济及合同措施 269
第四节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与处理 270
一、关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 270
二、工程质量事故分类 270
三、事故一般处理原则 271
四、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271
五、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274
六、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275
第五节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案例与实例 275
一、工程质量控制应对案例分析 275
二、工程质量控制实例 277

第十二章 城市建设工程验收移交 281
节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概述 281
一、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一般介绍 281
二、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282
三、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282
四、竣工验收报告 282
五、关于工程验收、竣工、竣工验收报告 283
六、竣工验收备案 283
七、竣工验收的交接移交 283
第二节 工程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 283
一、完成扫尾工程 284
二、竣工验收的资料准备 286
三、竣工验收的预验收 289
第三节 工程现场竣工验收 291
一、工程现场竣工验收概述 291
二、建设工程竣工现场验收程序 292
三、工程竣工现场验收内容及操作 292
四、工程现场竣工验收结论 295
第四节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与交付移交 297
一、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297
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案例 298
三、工程竣工验收交付及案例 300
四、工程验收移交 303
五、工程竣工验收移交实例 304

第十三章 城市建设工程其他管理问题 307
节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307
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307
二、建筑企业安全管理 308
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管理 310
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314
五、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实例及分析 318
第二节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320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述 320
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321
三、提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的应对办法 322
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实例分析 324
第三节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329
一、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概述 329
二、优化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30
三、拓展和推进城市建设中的信息管理水平 331
第四节 项目建设工程监理 334
一、项目建设工程监理概述 334
二、项目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程序 336
三、项目建设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 337
四、关于项目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原则 338
第五节 项目建设工程节能与创新管理 339
一、项目建设工程节能管理概述 339
二、建设节能的制度性安排 341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节能降耗措施 343
四、项目建设工程创新管理 344
第六节 国际工程承包管理 348
一、国际工程承包管理概述 348
二、国内工程承包与国际工程承包的联系和区别 351
三、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条款内容 353
四、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 355
五、国际工程承包面临的“一带一路”重大机遇 358

第十四章 城市建设工程资金运作与融资 363
节 建设工程资金筹集运作 363
一、资金总额的构成 363
二、资金筹集主体和投资产权结构 363
三、资金筹集运作模式 365
第二节 建设工程融资方式 367
一、资本金的资金来源与筹集 367
二、债务资金的资金来源与筹集 369
三、发展、创新中的融资方式 370
第三节 建设工程资金运作操作实务 372
一、项目提出与投资决策 372
二、项目融资决策 374
三、项目融资谈判 378
四、项目融资执行 379
第四节 PPP融资模式运作操作 381
一、PPP模式背景 381
二、PPP模式的分类 381
三、PPP模式运作的程序 382
四、PPP模式应用案例 385

第十五章 城市建设重大重点工程推进管理 388
节 现代城市重点建设工程管理 388
一、城建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388
二、城建重点工程项目组织协调机构 393
第二节 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年度推进计划 395
一、城建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计划示例 395
二、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推进程序 402
三、城建重点办工作流程图示例 403
第三节 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推进协调及示例 412
一、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协调 412
二、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协调示例 414
第四节 以重点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416
一、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建设综述 416
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418
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工程组织 421
四、海绵城市试点市建设推进实施 424

第十六章 现代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管理 428
节 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 428
一、现代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428
二、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431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432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革 434
第二节 城市能源和给排水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437
一、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437
二、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439
第三节 城市邮电通信、环保和综合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443
一、城市邮电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443
二、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447
三、城市综合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451

第十七章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 457
节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述与道路建设 457
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述 457
二、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 459
三、道路建设工程 460
第二节 城市桥梁、隧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62
一、城市桥梁工程建设设计问题 462
二、桥梁建设工程类型及示例 466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发建设 472
四、隧道建设工程推进与管理 473
五、港珠澳大桥建设实例 480
第三节 轨道交通设施的城市地铁建设推进 484
一、城市轨道交通及其设施 484
二、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类型 486
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融资 489
第四节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以地铁建设为例 492
一、城市地铁系统及其特性概述 492
二、城市地铁建设—以建设前期工作为主 494
三、城市地铁建设推进与管理示例 498
四、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 501

第十八章 城市重点公共设施建设推进与管理 504
节 城市重点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管理 504
一、现代城市重点公共设施工程 504
二、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建设布局方案 505
三、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设施服务的意义 508
第二节 一般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推进 510
一、一般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概念 510
二、基础性公共设施工程建设 510
三、功能性公共设施工程建设 512
四、附属性公共设施工程建设 518
第三节 特大规模公共设施工程建设案例 525
一、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案例 525
二、杭州G20大型国际会议场馆建设案例 530

第十九章 现代城市新型建筑和住宅建设工程 534
节 城市新型建筑和现代住宅建设 534
一、城市现代新型住宅建筑概述 534
二、现代新型住宅建设工程类型 537
三、关于绿色城市、绿色建筑建设工程 540
第二节 现代城市综合体建设工程管理 545
一、现代城市综合体 545
二、现代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 551
三、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与经营实例 555
第三节 现代城市高层住宅建筑建设 561
一、现代城市高层住宅建筑 561
二、现代城市高层(超高层)住宅建设 566
第四节 城市新型别墅住宅建筑建设 577
一、城市新型别墅住宅建筑综述 577
二、城市别墅住宅的风格模式 580
三、城市新型别墅住宅开发建设 583
四、别墅园林绿化与装修工程 591
五、城市别墅住宅交付 596

第二十章 现代城市既有建筑改造推进与管理 598
节 城市既有建筑改造概述 598
一、既有建筑改造的分类及内涵 598
二、既有建筑及其改造特征 600
第二节 国外既有建筑改造情况 601
一、国外既有建筑改造进程 601
二、国外既有建筑改造运作模式 602
第三节 国内既有建筑改造推进及管理 605
一、国内既有建筑改造内容及实施步骤 605
二、国内既有建筑改造运作模式 607
三、国内既有建筑改造推进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609
《精细化管理: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脉搏》 在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中,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上,无数无形的脉络支撑着它的运转与生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水、电、气、热、通讯、交通,以及承载着这些生命线的重要基础设施,如地下管网、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它们不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城市功能、效率、安全乃至活力的基石。当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口密度日益增加,对这些生命线工程的可靠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书《精细化管理: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脉搏》并非探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理论或宏观的城市系统建设管理分析,而是聚焦于一个更为具体且至关重要的领域——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精细化运营与维护管理。它深入剖析了当前城市生命线工程在长期运行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并提出了一套系统性、操作性强的精细化管理策略与实践方法。 第一章: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现状与挑战——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寻找“看得见”的风险 本章旨在为读者勾勒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真实图景。我们将首先梳理构成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核心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供水排水系统: 从水源地取水、净化、输送到用户端的供水管网,以及城市污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的排水系统。我们将关注其管网老化、漏损、水质保障、以及极端天气下的排水能力等问题。 电力供应系统: 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以及变电站、电缆线路等关键设施。本章将深入探讨电网负荷波动、设备老化、停电风险、以及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挑战。 燃气供应系统: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气源的输配管网、调压站、以及用户终端的安全性。我们将重点分析管网腐蚀、泄漏检测、安全隐患排查、以及紧急响应机制。 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管网、热力站、以及用户端的供热设备。本章将关注管网热损失、供热不均、设备能耗、以及季节性维护的难题。 通讯网络系统: 包括光纤、基站、数据中心等,支撑着现代信息社会的运转。我们将探讨网络带宽、信号覆盖、设备更新换代、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线路、以及配套的信号控制系统。本章将侧重于道路养护、桥梁结构安全监测、隧道通风排水、以及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 综合管廊: 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创新模式,将多种管线集中敷设。本章将分析管廊内部环境监测、消防安全、设备检修、以及与其他管线的协调管理。 在描述了这些工程的基本构成之后,我们将着重剖析它们在长期运行中普遍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往往隐藏在城市的“看不见”的角落,却对城市的正常运转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设施老化与更新压力: 大量建成的生命线工程设施正面临不同程度的老化,承载能力下降,故障率上升,维护成本不断增加,而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又面临资金、技术和施工干扰等诸多难题。 监测预警能力不足: 传统的巡检方式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对设施状态的实时、动态、精准监测。许多潜在的风险在演变成重大事故前未能及时发现,预警机制滞后。 应急响应的瓶颈: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管线破裂、停电、火灾等,应急响应体系的协调性、效率以及资源配置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往往导致损失扩大。 跨部门协作的鸿沟: 城市生命线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领域,如水务、电力、燃气、交通、通信等。然而,部门间的壁垒、信息不共享、以及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严重阻碍了协同应对和整体优化。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生命线工程的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成为新的课题,需要在运营维护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数据孤岛与智能化应用瓶颈: 尽管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但现有生命线工程的运行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部门,形成“数据孤岛”,难以有效整合和利用,阻碍了智能化管理的深入推进。 第二章: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核心要素——让“城市脉搏”跳动得更健康 本章将深入阐释“精细化管理”在城市生命线工程领域的具体内涵,并提炼出其实现的核心要素。精细化管理并非简单的“事必躬亲”,而是以数据为驱动,以技术为支撑,以流程为保障,以责任为抓手,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控。 我们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精细化监测与诊断: 先进的监测技术应用: 介绍物联网(IoT)、传感器技术、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声波检测、红外热成像、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地下管网、桥梁结构、设备运行状态等方面的应用。 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 构建高效的数据采集网络,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智能诊断与故障预测: 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对设备老化、潜在风险、故障倾向的提前诊断和预测。 精细化维护与抢修: 主动预防性维护: 从传统的“故障修复”模式转向“预防为主”,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检查、保养、润滑、更换易损件,延长设备寿命。 精细化作业流程: 规范现场作业操作规程,强调标准化、精细化的维护和抢修流程,确保作业质量和安全。 快速响应与高效抢修: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抢修队伍,优化资源调度,缩短故障排除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精细化运营与优化: 能耗与效率的优化: 分析供水、供电、供热等系统的运行参数,通过智能调度、负荷均衡、管网优化等手段,降低能耗,提高输配效率。 管网漏损控制与水量平衡: 针对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应用漏损检测技术,制定区域计量方案,实现精准控漏。 供需匹配与服务水平提升: 根据用户需求变化,进行精细化调度,保障供应稳定,提升服务质量。 精细化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 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覆盖全生命线工程的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数据库,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 安全责任体系构建: 明确各级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 应急指挥与联动机制: 建立集中的应急指挥平台,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精细化资产管理与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资产信息管理: 建立完善的生命线工程资产数据库,记录资产的来源、规格、安装时间、运行状况、维护历史等信息。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从建设、运营、维护到报废更新,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为资产的决策提供依据。 优化资产配置与更新决策: 基于数据分析和成本效益评估,优化资产的投资、维护和更新策略。 第三章:精细化管理在城市生命线工程中的实践应用——让理论落地,让数据说话 本章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详实的实践经验,展示精细化管理如何在不同的城市生命线工程中落地生根,发挥其关键作用。本书将不包含对城市建设项目前期规划、概念性设计、建筑法规、交通流量理论、以及宏观城市化进程等内容的讨论,而是聚焦于工程建成后的运营维护阶段。 我们将深入剖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地下管网的智能监测与智慧运维: 应用案例: 介绍某城市如何利用BIM与GIS集成技术,构建地下管线三维模型,实现管线的可视化管理,并结合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线状态(如压力、流量、温度、泄漏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进行预警和精细化巡检。 实践经验: 讨论如何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实现管线定位的精准性,如何有效管理不同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以及如何通过智能化的调度系统减少维修对交通的影响。 电力设施的可靠性提升与故障精准定位: 应用案例: 展示如何通过智能电表、线路传感器、变电站监控系统等,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负荷、设备过热等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故障点,并快速启动抢修流程。 实践经验: 探讨如何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背景下,优化电网调度,保障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利用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电。 燃气管网的安全监控与泄漏防控: 应用案例: 介绍某城市如何部署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气体泄漏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燃气管网的压力、流量、以及是否存在泄漏点,并与应急指挥系统联动,实现快速响应。 实践经验: 重点分析如何对老旧燃气管网进行风险评估,如何制定有效的防腐蚀和防爆措施,以及如何提高管网的巡检频次和效率。 城市交通信号系统的智能优化与拥堵缓解: 应用案例: 展示如何通过交通流量检测器、视频分析技术、以及信号控制模型,实现对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实时优化,动态调整绿灯时长,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通行效率。 实践经验: 讨论如何与公共交通、共享出行等方式相结合,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应对突发交通事件的智能调度。 综合管廊的“孪生”管理与智慧运营: 应用案例: 介绍如何利用BIM模型构建综合管廊的数字孪生,实时采集管廊内的环境数据(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积水情况),并与消防、通风、监控系统联动,实现管廊的智慧化运营和安全管理。 实践经验: 探讨如何制定精细化的管廊巡检和维护计划,如何管理进入管廊的人员和设备,以及如何确保管廊内各类管线协同运行。 第四章:技术赋能与未来展望——迈向韧性、智慧的城市生命线 本章将聚焦于推动城市生命线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先进技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将不涉及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宏观层面的规划内容,而是专注于技术如何革新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我们将重点探讨: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的深度应用: 智能预测性维护: 利用AI算法分析海量运行数据,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护,避免非计划停运。 异常检测与风险识别: AI能够识别出人眼难以察觉的细微异常,从而发现潜在的风险。 智能调度与优化: AI可以根据实时需求和运行状况,进行资源的最优分配和调度。 物联网(IoT)与传感器网络: 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 物联网设备能够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工程各环节的全面、实时的监测。 分布式传感网络: 构建密集、智能的传感网络,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BIM(建筑信息模型)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三维可视化与协同管理: BIM提供详细的工程模型,GIS提供空间地理信息,两者结合能够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精细化可视化管理。 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 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BIM能够贯穿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 虚拟映射与模拟仿真: 创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数字孪生,进行模拟仿真,预测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果,优化决策。 远程监控与诊断: 通过数字孪生实现对实体工程的远程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 5G与边缘计算: 高速低延迟通信: 5G技术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更快的连接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响应。 本地数据处理: 边缘计算能够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减少对云端的依赖,提高响应速度。 最后,本章将展望未来城市生命线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包括: 构建韧性城市基础设施: 强调在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生命线工程能够快速恢复运行的能力。 实现智慧互联的城市神经系统: 各个生命线工程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协同联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推动绿色低碳的可持续运营: 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融入到精细化管理的全过程。 以人为本的服务体验: 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安全感。 《精细化管理: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脉搏》这本书,将为您揭示一座城市“看不见”的动脉是如何健康跳动的,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让这些生命线工程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扮演更稳定、更可靠、更智慧的角色。它是一本献给城市管理者、工程师、以及所有关心城市发展和居民福祉的读者的实用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心态。因为我本身不是工程专业的科班出身,对城市建设这一行了解得不算太深入,总觉得这类书籍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理论模型。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我意想不到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将复杂的工程管理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故事讲述者”,用平实的语言,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讲述了无数个城市建设项目的起起落落。从最初的设想,到立项审批的九九八十一难,再到施工现场的披荆斩棘,最后到项目交付后的运营维护,每一个环节都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展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风险管理的部分,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风险清单,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风险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实战演习”,对潜在的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学会了如何提前规避和有效应对。这本书让我觉得,工程管理其实也充满着人性化的考量和决策的智慧。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理论概念,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从萌芽到落地,再到高效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我一直觉得工程管理听起来枯燥乏味,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这个领域有着深厚的实践经验,他们能将繁杂的流程、复杂的审批、以及潜在的风险,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串联起来。比如,在项目规划章节,它没有止步于“确定项目目标”这种泛泛而谈,而是详细解析了如何进行科学的需求调研,如何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如何预判可能遇到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层面的挑战。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 stakeholder analysis 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列出利益相关者,而是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教我们如何识别他们的诉求,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规避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潜在冲突。读这本书,我感觉就像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建筑师”一起,一步步构建心中的理想城市,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和挑战。它让我意识到,成功的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一门关于协调、远见和责任的艺术。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它打破了我之前对城市建设工程的刻板印象,即认为它只是一个技术性的执行过程。实际上,它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技术、经济、法律、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从宏观的城市发展战略,到具体的项目规划设计,再到实施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泛泛而谈的口号,而是提供了具体的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例如,在材料选择、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都有非常详实的操作指南。这一点对于当今社会倡导的环保理念至关重要。同时,书中还强调了公众参与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这让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城市项目,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完美,更需要赢得市民的认同和支持。读完这本书,我对城市建设工程管理的理解,已经从“如何建造”上升到了“如何更好地建造,并让城市更有生命力”的层面。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作者并没有像许多学术著作那样,一味地堆砌数据和理论,而是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尤其喜欢它在分析项目风险时,所采用的“情景模拟”手法,仿佛带领读者置身于真实的施工现场,亲身经历各种突发状况,并学习如何应对。这本书在讲解项目规划与设计时,也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仅仅介绍了各种规划设计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这些工具和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我感觉,作者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是否可以借鉴书中的哪些经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我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审视城市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乎我的预期。我原以为它会侧重于技术层面的管理,比如施工进度、成本控制、质量监督等,但它却将视野放得更远,深入到了城市系统建设的宏观层面。它探讨的不仅仅是单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而是将项目置于整个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强调了工程项目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之间的联动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眼前的工程,却忽略了它对整个城市肌体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书中关于“系统思维”的阐述,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解释了什么是城市系统,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分析和优化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比如,在讨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它会引导读者去思考,这条新的道路会对周边商业区、居住区以及其他交通网络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这种全局性的视角,对于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城市建设管理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思维武器”。它让我不再仅仅是“项目经理”,而是具备了“城市规划师”的视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