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學的地理意象》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屬於感覺文化區的研究。第二章“地名與文學作品的空間邏輯”,內容分四部分,圍繞的是“江漢”和“洞庭”兩個地名,強調的其實都是一個空間邏輯的問題。第三章“類型化文學意象的地理淵源”,是筆者關於文學地理的一種嘗試。第四章“‘禽言’與環境感知中的生態呈現”,旨在討論地理意象的深化過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將地理意象看作靜態概念,然後對其展開討論;而這一章則以鳥聲為中心,著重探討地理意象的動態變化。
##禹貢的意思
評分##有點像一些小文章的閤集,但其實很多主題和角度都很有趣。原以為這種觀察角度可以突破過去曆史地理生硬的研究,但遺憾的是不管是文學地理還是地理文學,說到底還是換湯不換藥。
評分##好看。把傳統中國高度經驗化的地理知識在跨學科研究中激活,例證中對唐詩材料的熟稔也足以讓文學專業敬佩。後文三章具體研究引起爭議不稀奇,不可否認在有些材料的解讀上失之粗野,但作者要探討的是地理意象而非詩歌內涵,抱著固守學科思維去讀自然要失望。
評分##書名很吸引人,但內容不如預想的好,真正討論“地理意象”的內容並不多,且對此類意象在中古文學中的存在情形及其深層意蘊討論得過於鬆散。另外,書中有個彆地方的討論較薄弱。比如:第83頁最後一段提到“中唐以後蜀地的文教水平也頗受稱道”,該段所舉諸例與此關係並不密切。第299頁最後一段認為賈誼因為鵩鳥入捨覺得不祥而作賦,從側麵反映當時北方詩人對於鳥類的基本態度。這個判斷可能是不準確的,因為,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鵩似鴞,不祥鳥也”,以鵩鳥為不祥,應是時人的看法,則這種鳥引起賈誼的惡感,有其特殊性,不能代錶其時北方人對鳥類的整體態度。
評分##有點像一些小文章的閤集,但其實很多主題和角度都很有趣。原以為這種觀察角度可以突破過去曆史地理生硬的研究,但遺憾的是不管是文學地理還是地理文學,說到底還是換湯不換藥。
評分##整體較散,對文學的某些解讀挺彆緻,有的地方論述過疏,且有想當然之嫌,第二章的語氣更是如大字報,詰問連連,火藥氣重。還是曆史地理學的套路,對文學的解讀有時候總覺得不夠到位,但勝在視野開闊,能溝通起來講。偶有幾篇極有意義。竹林寺桃花源一文甚好,還可以結閤敘述學的理路討論文本結構。江漢和洞庭的討論都很好,有祛魅之功,尤其後者之洞庭,“地脈”被發掘,文學想象的世界瞬間變得廣闊而有光彩。禽言詩一章視角獨到,將永嘉南遷與山水田園詩與南方的開發結閤起來,文學的發展與人口的遷移,不同地區的開發程度及對地理的發現是息息相關的,可謂是小題大做的範本。瀟湘意象的梳理也有意思,文學的想象竟然隨著人們對這一地區認識的逐漸深入而消散,真是讓人覺得有一種不可言說的無可奈何之感。
評分##就是把文學作品裏的地名之類拿齣來擺設一下,小學生都會。體製內的奬項和變味的中華書局會引發其何種情緒?這或許是當代心態史研究的彆樣素材。再有,把話捋順瞭一點就能談文學?告訴你一個常理:文字好的學者都是中學作文階段就打下瞭很好的基礎。
評分##第一章對“感覺文化區”的闡釋和唐代空間的劃分都算不上什麼新見,結論部分學術本土化和學科互濟之類的空話也挺減分的,中間某些具體問題倒挺有趣,以及禽言詩不就是古人的空耳嗎?
評分##三星勉強,大可不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