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建筑的创造。世界著名的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同时作为一位作家,撰写了自己首部亲自执笔的建筑回忆录。
回忆了他在法国、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设计和建造的建筑,从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一直到中国国家大剧院,前者他为之工作了超过三十年,后者他花费了十年。书中还回忆了安德鲁工作的环境,遇到的人,他的思考和希望,以及在创造中碰到的种种困惑。
整本书没有章节标题,全书仿佛保罗•安德鲁与您促膝长谈。全书围绕着几个主题:
◆建筑是什么?
◆建筑与其他艺术形式、与科学、与经济、与文学有着什么关系?
◆一个建筑师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建筑师的信仰、发现、幸福,还有建筑师遭遇到的失败会有哪些呢?
◆从事建筑必须秉承怎样的戒律,有着怎样的道德?
◆对于建筑的使用者、对于未来身处其中的人应该怀有怎样的尊重?
◆如何挑战既往的模式和过度开发的现状?
在当今这样一个城市发展、城市交通和文化迅速扩张带来建筑狂欢的时代,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如此尖锐地提出过。通过讲述自己的经验,在法国、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安德鲁先生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
本书有大量设计草图穿插在文字中,与文字结合在一起,保罗•安德鲁与所有人,与建筑师,与年轻建筑师,与非专业人士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的对话。
##絮絮叨叨的一本书,这位法国建筑师就像普鲁斯特一样“追忆似水年华”,而在这碎碎念中时不时闪现的思想火光却帮我打通了一个关键的思想关节,值了。
评分##絮絮叨叨的一本书,这位法国建筑师就像普鲁斯特一样“追忆似水年华”,而在这碎碎念中时不时闪现的思想火光却帮我打通了一个关键的思想关节,值了。
评分##老爷子思维很发散 大师在慢慢离去,我们在慢慢老去,孩子是幸福的
评分##老爷子思维很发散 大师在慢慢离去,我们在慢慢老去,孩子是幸福的
评分##其实我比较偏爱和形或者意义结合得很好的建筑,原来这种结合这么遭建筑师唾弃...或许对于建筑师,和政治打交道怕是比设计作品更困难一些。
评分##略看
评分##写的好,翻译和出版太烂,语句不通就算了,连个目录都没有。对于一部大师的回忆录来说太草率。保罗是少见的让我不觉得“建筑是商品”的大师,其感性和与其挂钩的不够精明使得其作品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国家大剧院之后保罗在中国市场一蹶不振,但我觉得它其实是个好建筑。
评分##Paul Andreu 和自己的一场谈话。这是一个真实的、智慧的灵魂在说话。不知道是不是文化差异和翻译的缘故,好些地方不能理解。也可能只是单纯的知识结构、人生经验的差距造成。然后,我认识到在北京的时候,我忽视了什么。
评分##有人说建筑是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一项活动。其实,建筑就是把心剖开来任人捶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