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 ||
|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 ||
| 大16开 页数:36 字数:38 | ||
| ||
| 内容简介 | |
|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收集、保存、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等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和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各类组织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也适用于主管监管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组织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花哨的插图或醒目的配色,只是用清晰的字体标示了“GB/T 35273-2017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从书名本身就能感受到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气息,它并非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更像是一本需要细细研读的工具书。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大量的条款、定义、要求和附录,字里行间充满了规范性的语言,让人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本具有法律效力和指导意义的标准文件。书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从信息收集的原则到存储、使用、传输、删除的各个环节,几乎涵盖了个人信息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但一旦掌握,就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边界和责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企业和组织而言,这本书更是不可或缺的指南,它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技术要求,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害。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是被它厚重的纸张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吓到的。我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汇编。然而,当我真正开始翻阅,并对照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去理解时,却发现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书中提到的“知情同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要求提供清晰、易懂的说明,让用户真正理解自己同意的内容。这一点对于很多信息服务提供商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鞭策。同时,书中对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规定,也让我看到了国家在保护公民信息安全方面的决心和努力。虽然有些条款的理解需要一些专业背景,但总体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让我们能够理解个人信息安全是如何被规范和保障的,也让我们作为个体,在数字世界中更有意识地去保护自己。
评分作为一名IT从业者,我一直关注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GB/T 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国内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它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书中对风险评估、安全审计、应急响应等环节的详细阐述,对于构建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体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数据安全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这本书的指导意义更加凸显。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准,更是一种对个人信息安全责任的强调,促使企业从根本上重视并投入资源来保护用户隐私。对于企业而言,遵循这本书的要求,不仅能够满足合规性需求,更能提升用户信任度,构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个人信息安全”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成了一套可以遵循、可以执行的标准。它不仅仅是给技术人员看的,也应该让每一个与个人信息打交道的从业者都去了解。从数据采集的源头,到数据的存储、使用,再到最终的销毁,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和要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隐私设计”的理念,这意味着企业在设计产品和服务的初期,就应该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考量,而不是事后补救。这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也是构建可持续信息安全体系的关键。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起点,帮助他们理解并着手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避免因为不了解规范而触碰红线。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每天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点滴信息,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复杂和严谨的规则。那些看似平常的“同意”、“授权”背后,都有一套标准的流程和考量。书中对于“个人信息”的定义就非常细致,不仅仅是姓名、身份证号这些显而易见的,还包括了生物识别信息、位置信息、通信记录等等,让我对自己信息暴露的潜在风险有了更深的认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最小化收集”和“目的明确”的原则,这要求我们在收集信息时,只能获取实现特定目的所必需的信息,并且要明确告知用户信息的用途。这一点对于很多APP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促使我去反思自己是否被过度收集了信息。这本书就像一本“防身秘籍”,让我了解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隐私,不再对信息泄露感到茫然无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