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
作者:林静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9-1
字数:192千
版次:1
页数:304
印刷时间:2017-9-1
开本:32开
印次:1
ISBN :978-7-5496-2217-7
包装:平装
编辑推荐
◆长久的成功,源自服务先于业绩的精神!
◆卖得比普通包子贵30倍,一年却卖出2800万个小笼包,一天翻台19次!
◆人力总成本高达48%,年盈利却逐年创新高!
◆CNN评选的“三大连锁企业”之一,星巴克和麦当劳!
◆累计获得米其林6颗星!
◆鼎泰丰董事长杨纪华、《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 舍恩伯格亲自作序推荐!海底捞董事长张勇、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鼎力推荐!
媒体评论
对于鼎泰丰而言,每日开店,就像一场又一场的即兴演出。鼎泰丰的每一场演出都是感性的,有温度的,通过顾客的感受和情绪,创造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服务境界。
——张勇,海底捞董事长
鼎泰丰用精密制造重新诠释了小笼包的文化,一个小小的包子蕴含着鼎泰丰人的服务理念及精神,精准的温度、恰当的态度、高效的速度,鼎泰丰用这三个“度”不断向顾客传递着他们注入其中的情感。
——贾国龙,西贝创始人
鼎泰丰的经营故事,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卓是过程,是过程中不间断的自我要求,追求卓才能将自己推往更高的境界。如同人生,旅程的追寻本身就是一种赏赐。因为追寻卓,鼎泰丰才能独具一格,美味令人难忘。
——维克托?迈尔- 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作者
目录
推荐序1:中餐厨房里的工业化革命/001
推荐序2:用美食传递爱/004
推荐序3:鼎泰丰教我们的一堂课/007
推荐序4:我们,用心学“美好的力量”/009
作者简体版自序:有温度的完美,一种精神、一种想像、一种初心!/012
Part 1 “容哲学” 一个全球品牌的诞生/019
Chapter 1 品牌的根:小笼包的“容思维”/025
Chapter 2 全球化之路:花若芬芳,蝶蜂自来/037
Chapter 3 亚洲融合经营学,变身文化品牌/051
Chapter 4 细火慢炖的台湾总部/065
Part 2 心注一处 服务的心灵旅程/085
Chapter 5 全球新典范:把服务现场变成360度表演剧场/093
Chapter 6 数据与纪律的真实后台/109
Chapter 7 进化,挖掘顾客的心灵价值/129
Chapter 8 分享丰盛的“鼎”真团队心法/143
Part 3 永远追求好 料理台上的创新课/169
Chapter 9 学卓 追求精确的DPS思考/175
Chapter 10 学洞察:进行源头管理,用数据佐证经验/193
Chapter 11 学沟通:工作日志,听见客人、新人、时代的声音/211
Chapter 12 学品格:教养“创心”人才/229
500天采访日志 杨纪华的鼎泰丰商学院/257
大事记:鼎泰丰的品牌发展史/284
致 谢:谦逊的力量/287
在线试读
中餐厨房里的工业化革命
张 勇,海底捞董事长
鼎泰丰是家优秀的餐饮企业,我想,在餐饮业中应该没有人不知道鼎泰丰。鼎泰丰仅靠中国特色的小笼包就登上了全球餐饮市场的舞台,着实令人钦佩。
在这本书中,我有感触的地方有两点。
,鼎泰丰的标准化流程。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餐饮业靠的是师徒相授、口耳相传,让中餐标准化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按照同一个菜谱,不同师傅做出来的味道都是不同的,食材的选择、火候的把握、调味品的拿捏等都影响着口味的变化。然而鼎泰丰却做到了标准化。可以说,鼎泰丰出品的食物,是靠科学管理和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一个小笼包皮有多厚多重,馅是多少克,以什么手法包,包出多少个褶子……甚至于什么季节的什么蔬菜需要取多少片叶子,多长的茎,都有明文规定。鼎泰丰在考虑了种种可能性之后,选择了误差小、出品稳定、差异不明显的方式“制造”食物。可以说,鼎泰丰不仅是一家餐馆,更像是一间工厂。
书中有个“干煸四季豆”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由于菜品的供应商不同,加上菜品本身粗细不一,较粗的四季豆因干煸火候不够,影响了口感。为了让每家店、每个季节、每道制作成品的口感一致,鼎泰丰从挑菜阶段就进行了标准化,将粗细不同的四季豆分别处理,对较粗的菜品多炸几秒。鼎泰丰以精密制造业的标准要求每家分店。
这个启发很重要,值得所有餐饮同行学习,去标准化自己的出品。这中间的难度,实际上比想象要大得多,没有几十年的专注和研究、没有大量收集数据、没有长期的各地考察是不能完成的。
第二,鼎泰丰的人员管理制度。
在流动率高的餐饮业,要能找到年资满15年、20年的现场高级主管着实不易,但鼎泰丰却能做到。因为在这一点上,鼎泰丰依旧践行着“工业化”的管理。鼎泰丰营运部的中高级主管都是从基层做起,其中不乏在职15~20年的人,甚至有人在鼎泰丰工作过20年。鼎泰丰留住员工的秘密是什么呢?答案就是“福利和激励”。鼎泰丰给员工的薪酬高于当地其他餐饮企业,也高于大陆地区的平均水平。鼎泰丰还专门聘请专业老师给员工做心理辅导,休息时间还有专人按摩。这种福利制度的确与我们日常见到的餐饮企业不太一样。
我一直在琢磨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环境、口味、食品安全还是服务品质?但后,我发现这些都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我觉得对餐饮企业来说,人力资源体系才是重要的。要想留住人才,收入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关注员工的精神层面,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作为早进军国际餐饮企业的鼎泰丰,确实留给后辈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对于鼎泰丰而言,每日开店,就像一场又一场的即兴演出。鼎泰丰的每一场演出都是感性的,有温度的,通过顾客的感受和情绪,创造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服务境界。虽然世上没有任何企业是完美的,但至少鼎泰丰走在了我们前面,先于我们成为了一家“有温度的企业”。
内容简介
卖得比普通包子贵30倍,一天却翻台19次、一年卖出2800万个小笼包,鼎泰丰用“有温度的服务”创造了餐饮业的传奇。
“有温度的服务”是鼎泰丰始终秉承的信念,以三个“度”为准则:温度:指客人所能感受的任何冷热感觉,包括室温、餐点、烹调的火候、服务人员的笑容等等。态度:让客人感受到优雅和热情,包括:没有过度打扰客人;及时送上客人所需;给客人惊喜;等等。速度:员工走路步伐轻快,姿势挺拔,使客人从正面看到笑容,从背影感受到活力。
为了达到“有温度的服务”,鼎泰丰请员工住五星级酒店、吃米其林餐厅,让他们亲身去感觉服务的魅力。鼎泰丰被《纽约时报》评选的“十大特色餐厅”,俘获无数消费者的心。
本书得到鼎泰丰的官方授权,为纪念全球百店特别创作。作者深入鼎泰丰内部近两年,采访包括董事长、大区经理、行政主厨等各层级员工逾百人,通过现场采访和深度挖掘,用一手资料揭开了鼎泰丰用服务感动全世界的秘密。
翻开本书,学习鼎泰丰从一间小吃店到十大特色餐厅,一天翻台19次的秘密。
作者简介
林静宜,曾任《远见杂志》记者、《30杂志》主编,现为作家,HCW Architects & Associates企划总监。她的主要作品有:《诚品时光》《鼎泰丰自述》《台积电的绿色力量》《捷安特传奇》《王道的经营》《爱,让孩子做自己》等。
作为一名对餐饮文化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让我倍感温暖和启发的书——《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虽然我一直对鼎泰丰的小笼包情有独钟,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对美食的探索。它像一位老友,娓娓道来一个品牌的成长史,那种真诚的叙述,让我仿佛置身于鼎泰丰繁忙却井然有序的厨房,感受着每一位师傅的专注与汗水。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成功案例,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经营哲学,以及对“完美”二字的执着追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篇章,它用生动的例子阐释了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只要用心去做,也能汇聚成强大的品牌力量。从食材的选择到制作工艺的精益求精,再到服务上的体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温度。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鼎泰丰的品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在经营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启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也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有温度的完美”。
评分《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这本书的标题就足以吸引我,而读完之后,更是觉得名副其实。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商业成功的经验,更是一种关于生活态度的启示。作者以一种平和却充满力量的叙述方式,带领我们走进鼎泰丰的内心世界。我能感受到作者对食物的热爱,对顾客的尊重,以及对团队的关怀。这种“温度”贯穿始终,使得整本书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让我觉得它不像是刻意为之的商业宣传,而更像是一位智者在分享他的人生感悟。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倾听”的篇章所触动。无论是倾听顾客的声音,还是倾听团队的意见,抑或是倾听市场的变化,这种虚心和开放的态度,是任何一个成功品牌都不可或缺的品质。这本书让我明白,追求“完美”不是盲目的苛求,而是在理解、尊重和不断学习中实现的升华。它教会我,即便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度”和“完美”。
评分《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品尝鼎泰丰最经典的小笼包一样,层层递进,回味无穷。作者的笔触细腻且富有感染力,他没有使用生硬的理论术语,而是将经营管理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中。我从中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餐饮品牌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用心做事、如何追求卓越的教科书。其中对于“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平衡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一方面,标准化保证了品质的稳定和顾客的期待;另一方面,如何在标准化体系中保留和激发每一位员工的创造力和个性,使其能为顾客提供更加温暖和贴心的服务,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这本书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分享鼎泰丰的实践经验,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读完之后,我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书中描绘的那些场景,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关于“匠心”的洗礼,也更加理解了为什么鼎泰丰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如此多的赞誉。
评分坦白说,在读《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之前,我对“完美”这个词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层的概念。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告诉我,真正的“完美”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状态,而是渗透在每一个微小之处的努力和坚持。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回避鼎泰丰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通过一次次的反思和改进,最终实现了质的飞跃。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失败”的论述,它没有将失败看作是终点,而是将其视为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并且强调了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的重要性。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有所成就的人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品牌如何在压力和变化中保持初心,如何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自我超越,这种内在的力量,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评分翻开《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股扑面而来的“人情味”。在当今充斥着冷冰冰的商业论调和高谈阔论的市场中,这本书能够如此坦诚地展现一个品牌的初心和成长历程,实属难得。它没有刻意去神化某个领导者,也没有过分渲染某个决策的伟大。取而代之的是,作者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描绘了鼎泰丰团队如何从一个小小的油行,一步步蜕变成享誉国际的餐饮品牌。我尤其被那些基层员工的朴实无华和敬业精神所打动,他们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但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构筑了鼎泰丰坚实的基础。书中对于“传承”的探讨也让我深思,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将宝贵的经验和技艺有效地传递下去,并且不断创新,这不仅仅是餐饮业面临的挑战,也是许多传统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完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沉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