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共3本:
1,佐藤大的设计减法 定价68元
2,佐藤大没有废弃方案 定价58
3,佐藤大 超快速工作法 定价49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设计师、建筑师、设计专业高校师生、普通读者日本鬼才设计师、z具人气的明星设计师的处女作!看nendo如何在设计界独领风骚,如何做出了令人叫绝减法设计!作者语言风格诙谐幽默,他所讲述的nendo设计背后的故事温暖而又富有启发,在日常生活中迸发的设计妙思,也可以激发你的头脑风暴和设计灵感!
内容简介
佐藤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获奖无数的nendo的设计理念、创意灵感和推进工作的方法一举公开,并以插图+注文的形式讲述了nendo背后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没有哪一本设计书可以这样使你颔首称赞,又开怀大笑!
无论你是讲究设计方法的设计师,还是喜欢nendo作品的粉丝,抑或是想了解在全球工作的“空中飞人”背后故事的人士,阅读本书,你就可以了解nendo的世界观和设计,以及它为何在海内外如此广受欢迎和追捧。
作者简介
日本设计师,nendo工作室创始人。1977年出生于加拿大。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建筑专业。2002年在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完成硕士课程。同年,成立nendo设计工作室,涉足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曾被Newsweek杂志选为“z受世界欢迎的100位日本人”,还获得Wallpaper(英国)、ELLE DECOR等重要杂志评选的多个世界设计大奖。其代表作品收藏于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美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英国)、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法国)等世界著名艺术馆。
目录
源于自由的21 世纪设计/ 1
“筛选”创意的建议/ 4
持续设计之美/ 7
突破口是“站到椅子上来看”/ 10
似颜绘大师的变形术/ 13
设计师友人募集中/ 16
工匠的恩惠/ 19
肠胃不好的设计师的悲剧/ 22
装错了按钮的设计/ 25
香蕉和设计的保鲜度/ 28
对牛弹琴,强人所难/ 31
喜欢甜点的设计师的减法策略/ 34
先想“包袱”/ 37
巨人设计师的紧凑化作战/ 40
材料之美,浓缩之美/ 43
体感速度开关术/ 46
nendo 的历史/ 49
近视眼设计师的复眼术/ 52
模棱两可的事物/ 55
好设计≠获奖/ 58
独立与孤立/ 61
甜甜的设计/ 64
印尼炒饭之夜/ 67
豆芽菜小孩的律动/ 70
禁断之刀/ 73
小小的不好吗/ 76
想在卫生间里发呆/ 79
上楼的时候/ 82
魔球!设定规则的设计法/ 85
就那样叫吧……/ 88
哆啦A 梦? EVA ?高达? / 91
适可而止的美学/ 94
帽子的技艺/ 97
nendo 的办公室/ 100
竹子冲击/ 103
不擅长方案陈述的理由/ 106
学校教不了的事/ 109
“兔子”设计师和“乌龟”设计师/ 112
粗犷的朋友/ 115
带动和被带动/ 118
Nozomi 小姐和Toube 先生/ 121
失败,你好/ 124
nendo 式全球化/ 127
撞上好运/ 130
“不仅如此”的战略/ 133
恐怖的同类相残/ 136
品牌的“圣域”/ 139
从全世界的卫生间说起/ 142
看,不看,忘掉/ 145
沟通方式的进化和退化/ 148
害怕“双冠王”的人/ 151
新博尔的奇迹/ 154
“一点点不可思议”的设计/ 157
后 记/ 160
译后记/ 162
作者简介/ 163
收起全部↑精彩书摘
新博尔的奇迹
这应该是有压力的一种表现吧。虽然身体不能承受,但总想吃一些辛辣的东西或垃圾食品。
前些日子,我留意到一款写着“DETOX”的、包装有些花哨的红茶。按照说明,它有类似解毒、清肠的作用,总之在我看来就是有利于通便。近来我身体有些不舒服,以至于怀疑自己身体中到底有没有消化酶,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尝试用超硬的硬水“Contrex”来泡这种红茶,简直是自残。
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我还是往喜欢的马克杯里放进了“DETOX”红茶包。只是“Contrex”刚刚沸腾,我就被一股猛烈的便意驱使冲入卫生间。故事就此告终。
我们从事这种职业,总是想象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虽然负面地来看,这种想象也运用得“过分”了些,但如果没有如此强烈的好奇心,就不可能做出有趣的设计。近一年,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去一趟捷克,设计各种各样的东西,不过这些设计完全是在好奇心驱使下开展的。从布拉格机场驱车两小时到新博尔(Nov? Bor),在那里可以看到多才多艺的吹玻璃工匠,真不愧为波西米亚玻璃的大本营。看到坐在工坊一角吹着玻璃的工匠的身影,我的好奇心不禁泛滥。
普通的玻璃制作,是由工匠将玻璃吹入模具中,终定型完成。我有些好奇,如果让两位工匠同时向一个模具中吹玻璃,会怎么样呢?听到提议的工匠们惊讶地笑了,但一尝试才发现,原来膨胀的玻璃会互相推开,工匠们的脸上露出了深受触动的表情。因为模具底面是平的,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把玻璃从中拔出,所以只能将其倒过来放在桌上。虽说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在设计,但基于一种全新的视角,工匠们也发现了此前不曾体会到的玻璃的魅力。
就这样,我们尝试2 人、3 人、4 人……终达到8 人同时吹玻璃,做出了一把长约1.4m的长椅。
做是做好了,但到底别人怎么看呢?于是我们决定把作品放在巴黎的画廊展览。没想到,开幕前一天就已经卖到了200 万日元以上。我对此非常不解,但比起工匠,工坊的经营者从这一连串事情中似乎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导致这个“走一步看一步”的项目被不断加速。他们或许想着,不如再与这种脑袋里满是奇怪想法的东洋人合作一下吧。于是之后就有了各种奇思妙想,例如:“熔化的玻璃会溢出来,不如再做个玻璃的贮水器吧?”“吹完玻璃不要把吹气的金属管取出,就这样使其成为玻璃作品的一部分,怎么样?”
虽然每次提出这种建议都会被笑,但有赖于工匠的高超技艺,一个个有趣的作品不断诞生。由于工匠总是在吹(这是当然),因此我提出要求,在吹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改用吸的方式。这样一来,玻璃表面的膨胀渐渐停止,出现了类似酸梅表皮的褶皱。我尝试着往里面塞入电灯泡,竟产生了一种特别美的阴影,于是我们就把它做成了吊灯。这些作品都在米兰家具展上做了发布,在被媒体大肆报道的同时,我们也接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大量订单,工坊那边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了。
捷克人和德国人一样,常常给人一种严肃谨慎的印象,但意外的是,一旦点燃他们的热情,就立刻变成了拉美风。接下来还有8 月威尼斯双年展,我又要开始为新作品四处奔走了。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工坊,发现工匠们似乎统一换上了肥肥大大的T 恤。看来如今的新博尔,已经在“走一步看一步”的特急需求中沸腾了。
收起全部↑前言/序言
后记
小至日本,大至全世界,到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伴随着亚洲各国的发展壮大、日元的走高、欧洲经济的倒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今天一直指引着日本的“制造精神”,在近几年,迎来了重大的转折。企业开始不听取用户的声音,只是根据批发商和零售店的情况来开发商品;或是瞥一眼竞争公司,把自家产品的定价上调,过不久再以促销的噱头降价大卖。
“制造精神”就像这样,正在不断远离本质。如此一来,面对在全球铺开业务的海外企业,日本企业将会很难与之抗衡。受此影响,拥有较高技术能力的中小型承包商会一个个倒闭,地方的地区特色经济出现急剧衰退也将成为必然。
这和柔道是一样的道理。柔道从日本的一项“武道”变成国际性运动,而日本却无法在这项运动上赢得胜利。一边说着那些不好好正面交手、借力打力、凭借优势胜出的行为不够堂堂正正,说什么日本柔道重要的就是干净利落的一胜,另一边,自己却早已不是常胜国了。
规则在变化。如果不能拥有改变规则的力量,那么就必须尽快找到应对新规则的招数。
设计师也是如此。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曾受万众瞩目、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画着草图的设计师,到了今天也没什么变化。然而,今后的设计师,必须大汗淋漓、满身是泥地展开工作,与客户共同经历苦与乐。设计师不仅要与商品开发部和营销部保持密切的联系,学会用简洁的数字来展示成果,还要站在日本制造的前端,作为先驱部队的队长,承担起打开海外市场的责任。
本书的写作,就是源于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博客风格的文章,是在两年内陆陆续续完成的。如果每隔一周就写上1600 字,对毫无经验的写作者而言会相当辛苦;因此事实是,我的这些文字,基本上是在日日夜夜的奔走中,在飞机上,在酒店里,在开会的间歇,见缝插针写完的。终,这些与日本制造精神相关的重要内容,就与一些日常琐事随意地混在了一起,甚至都未能加以整理。
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要说,这绝对不是一本伟大的设计理论或商业策略书。若是读者能够在粗略地翻阅后,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日本如今的不足、目前日本制造的必备要素、对设计师的要求,那就是我的幸运了。
后,能够有这样难得的机会出版本书,还要感谢默默提供了大量帮助的《DIME》杂志编辑部部长水野麻纪子和负责编辑本书的宇都宫纪子,真心非常感谢。我也为自己所添的众多麻烦而深感抱歉。
此外,参与本书装订设计的是祖父江慎。这是棒的设计,感谢。
佐藤大
2012 年夏
《解构大师:佐藤大设计哲学与极简之道》 在瞬息万变的当代设计领域,效率与创新往往被视为一对矛盾的孪生子。然而,日本鬼才设计师佐藤大,以其独树一帜的“减法”设计哲学,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本书并非仅仅是对佐藤大过往作品的图鉴式罗列,更是一次深入其思维内核的探索之旅,旨在揭示其如何通过“减法”的力量,在看似简单的形式中蕴含无限的可能性,并构建出高效、精准、且极具感染力的设计体系。 佐藤大的设计,从来不是简单的“少即是多”,而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与提炼。他善于剥离冗余的装饰,直击核心需求,将复杂的功能与情感需求,巧妙地转化为最纯粹、最直观的视觉语言。本书将从多个维度剖析佐藤大的“减法”设计哲学: 一、 洞察本质:化繁为简的艺术 佐藤大深信,优秀的设计源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他不是简单地去除不必要的元素,而是通过对产品、空间乃至品牌精神的反复推敲,找到其最核心的价值与功能。这种“减法”,是基于洞察,而非臆断。 产品设计中的“减法”: 在本书的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剖析佐藤大在产品设计领域如何实践“减法”。例如,一款看似简单的水壶,在佐藤大的手中,可能通过优化握持角度、简化出水结构,甚至隐藏式的水位线,从而在用户体验和美学上都达到极致。我们将分析其如何通过对材料、人体工学和使用场景的精细研究,去除那些“锦上添花”却破坏整体性的设计,留下最实用、最舒适的解决方案。本书将重点解读他如何以最少的线条、最简洁的形态,传达最清晰的功能信息,并赋予产品独特的生命力。 空间设计的“减法”: 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佐藤大的“减法”同样令人惊叹。他并非追求极简主义的空间留白,而是通过精心布局,去除不必要的隔断与装饰,创造出流畅、开放且富有呼吸感 LDK。这种“减法”旨在优化空间的使用效率,提升居住者的舒适度,并让空间本身成为一种叙事。我们将分析他如何利用光影、材质的对比与统一,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层次感与深度。例如,一个精心设计的玄关,可能只是通过一盏灯、一个简单的置物架,就能引导人们进入一个有序、舒适的居家环境。本书将详细阐述他如何通过对动线、采光、通风等基础要素的极致打磨,让空间在“无声”中诉说精彩。 品牌设计的“减法”: 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上,佐藤大同样奉行“减法”原则。他认为,一个强大的品牌,不应依靠华丽的辞藻或繁复的视觉元素堆砌,而是应该提炼出其最核心的价值观与故事,并以最简洁、最易识别的方式传达出去。本书将探讨佐藤大如何通过对品牌DNA的精准解读,设计出令人过目不忘的Logo、VI系统,以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视觉元素。例如,一个成功的品牌标识,可能只是寥寥几笔,却能勾勒出品牌的灵魂,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我们将分析他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减法”创造出具有穿透力的品牌语言。 二、 无废弃的智慧:从“不被选择”到“新生” “没有废弃方案”并非简单的环保理念的口号,而是佐藤大设计思维中一种深刻的哲学观。他认为,每一个被构思出的方案,无论最终是否被采纳,都蕴含着其价值与思考。关键在于如何从这些“未被选择”的方案中汲取养分,并将其转化为新的灵感与可能性。 方案的价值: 本书将探讨佐藤大如何看待每一个设计草案。即使一个方案最终因为不符合项目需求而被放弃,其中也凝聚着设计师的思考过程、对问题的尝试性解决思路,以及对某些元素的探索。他并非将这些方案视为“失败”,而是视为“未完成的可能性”。我们将深入分析他如何通过对这些“边缘”想法的梳理与重组,从中发掘出新的角度或解决方案。 “备选”的价值: 在佐藤大的工作流程中,往往存在着多个备选方案,但“没有废弃方案”意味着他不会轻易丢弃任何一个。即使一个方案暂时不被采纳,也可能在未来的项目中有意想不到的应用。本书将剖析他如何建立一个“方案库”,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项目的设计存档进行系统性的回顾与整理,从中提取出具有普适性的设计手法、元素组合或概念。这种“循环利用”的设计智慧,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更可能催生出意想不到的创新。 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化: 本部分将重点解析佐藤大如何将那些“不适用”的设计思路,转化为创新的驱动力。他可能不会直接采纳某个被否定的方案,但其中蕴含的某种尝试、某种对材料的特殊处理方式、或者某种意想不到的形态,都可能被他转化为另一个全新方案的起点。本书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这种从“否定”走向“肯定”的思维转变过程,揭示“没有废弃方案”背后蕴含的积极、开放的设计心态。 三、 超速工作法:高效创新的实践艺术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设计工作效率至关重要。佐藤大以其“超快速工作法”,证明了高效与高质量的设计并非不可兼得。这并非意味着仓促行事,而是一种经过精心打磨、极具条理的工作体系。 敏锐的直觉与快速决策: 本书将揭示佐藤大如何培养敏锐的设计直觉,并能够基于直觉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这得益于他对设计原则的深刻理解、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设计趋势的敏锐洞察。我们将探讨他如何通过长期的实践与反思,将“试错”的时间缩短到最短,并将精力集中在真正有价值的设计探索上。 精炼的沟通与协作: “超快速工作法”离不开高效的团队协作与沟通。佐藤大深谙如何用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并能够快速理解他人的想法。本书将分析他如何通过清晰的图纸、模型,以及精准的语言,与团队成员、客户进行高效沟通,减少信息传递的损耗,确保项目快速推进。 迭代与优化: “超快速”并非意味着一次性完成,而是指一种快速迭代与持续优化的能力。佐藤大可能在短时间内产出多个设计方案,并通过快速的评估与反馈,不断 refine,直至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本书将剖析他如何在这种高强度的迭代过程中,保持设计的新鲜感与前瞻性,避免陷入思维定式。 工具与流程的优化: 尽管强调“快速”,但佐藤大的工作法并非盲目追求速度,而是对工作流程、工具使用进行了高度优化。本书将探讨他可能如何运用最适合的软件、最有效的草图方法,以及最精炼的思考框架,来支持其高效的设计输出。 本书的独特之处: 本书并非简单的理论阐述,而是力求通过对佐藤大真实设计案例的深入剖析,结合其工作方法论的提炼,为读者提供一套可学习、可借鉴的设计思维与实践框架。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与“怎么做”。 案例的深度挖掘: 我们将从佐藤大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精选最具启发性的案例,深入解析其背后的设计逻辑、技术实现与市场反响。读者将有机会窥探到那些看似简单的设计,是如何经过层层打磨,最终呈现出非凡的魅力。 方法的体系化呈现: 本书将佐藤大的设计理念与工作方法进行体系化梳理,将抽象的哲学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南。无论您是产品设计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还是品牌策划师,都能从中找到适用于自身领域的启发。 超越“风格”的启发: 佐藤大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但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超越对“风格”的模仿,去理解其背后的普适性设计原则与思维模式。通过学习佐藤大的“减法”之道,“没有废弃方案”的智慧,以及“超快速工作法”,读者将能够构建属于自己的、更具原创性的设计体系。 阅读本书,您将收获: 洞察事物的本质,提炼核心价值的能力。 化繁为简,创造出既实用又极具美感的设计。 从“未被选择”的方案中发现价值,实现设计的持续创新。 构建一套高效、精准、且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流程。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以独特的设计语言脱颖而出。 《解构大师:佐藤大设计哲学与极简之道》将带领您踏上一场思维的冒险,解锁设计创新的无限可能。这是一本献给所有追求卓越、渴望突破的设计师的必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