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量子统计物理学
:48.00元
作者:杨展如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月
ISBN:9787040198980
字数:450000
页码:421页
版次:1版3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kg
目录
章量子统计物理学基础
1.1引言
1.2纯粹系综和混合系综
1.3统计算符
1.4刘维尔定理
1.5统计物理的基本假设微正则系综
1.6正则系综巨正则系综
1.7计算密度矩阵举例
1.8从统计物理基本假定出发推导三种独立粒子系统的统计分布
1.9熵增加定律微观可逆性与宏观不可逆性
1.10高斯分布
第二章系综的配分函数
2.1配分函数与统计热力学
2.2配分函数的经典极限
2.3由巨正则系综出发推导理想气体的统计分布及物态方程
2.4热力学函数的奇异性李—杨定理
2.5经典集团展开法
2.6物态方程的维里展开式
2.7量子集团展开法
2.8第二维里系数
2.9李—杨二体碰撞方法
第三章玻色系统
3.1理想玻色气体系统的性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3.2非理想玻色气体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3.3多普勒致冷和磁—光陷阱
3.4简谐势阱中理想玻色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3.5简谐势阱中非理想玻色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3.6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序参量和判据
3.7陷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激发态
3.8关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几点评注
第四章超流性
4.1液He4中的超流相变
4.2液HeⅡ的特性二流体模型
4.3超流体的涡旋运动
4.4朗道超流理论
4.5简并性近理想玻色气体
4.6液HeⅡ中正常流体的质量密度p
4.7元激发谱的另一推导
第五章费米系统
5.1理想费米气体的一般性质
5.2白矮星的统计平衡
5.3朗道抗磁性
5.4量子霍耳效应
5.5泡利顺磁性
5.6正常费米液体理论(一):元激发
5.7正常费米液体理论(二):准粒子的相互作用
5.8正常费米液体理论(三):零声
5.9具有排斥势的简并近理想费米气体
第六章相变与临界现象的基本概念
6.1相变与相变分类
6.2序参量
6.3热力学函数的临界指数
6.4关联函数标度律
6.5响应函数及其与关联函数的联系
6.6涨落—耗散定理
6.7平均场理论
6.8平均场理论的失效金兹伯判据
6.9标度假说
6.10普适性
6.11自发对称破缺
6.12连续对称系统的Goldstone定理
6.13空间维数与涨落
第七章几种典型的晶格统计模型
7.1Ising模型平均场近似
7.2一维Ising模型的严格解
7.3格气模型
7.4二维Ising模型的昂萨格解
7.5XY模型KT相变
7.6渗流相变及其与Potts模型的联系
第八章重整化群理论
8.1引言
8.2卡丹诺夫变换块自旋
8.3重整化群的定义
8.4重整化群变换的不动点
8.5标度场与临界指数
8.6普适性的解释
8.7有限尺寸标度
8.8小结
第九章实空间和动量空间重整化群方法
9.1一维Ising模型格点自旋消约法
9.2三角形品格上Ising模型的重整化群解
9.3键移重整化群方法
9.4动量空间重整化群的定义
9.5高斯模型
9.6高斯模型的重整化群解
9.7金兹伯—朗道模型
9.8(ev)0的具体计算维克定理
9.9费曼图
9.10e=4—d展开
9.11渗流问题的重整化群方法
第十章零温格林函数理论
10.1相互作用绘景
10.2格林函数
10.3格林函数的物理意义
10.4格林函数的级数展开维克定理
10.5费曼图
10.6戴森方程
10.7图形部分求和
10.8格林函数与物理量的联系
第十一章温度格林函数理论
11.1温度格林函数(松函数)
11.2微扰论维克定理
11.3坐标和动量空间的费曼图
11.4戴森方程频率求和
11.5有限温度下的哈特里—福克(Hartree—Fock)自洽场近似
11.6弱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格林函数方法
附录一矩阵直积
附录二正交变换矩阵w及其自然旋表示S(w)
附录三矩阵V=V1V2
参考文献
内容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学研究生教学丛书:量子统计物理学》共分十一章,《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学研究生教 学丛书:量子统计物理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量子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二章是基础理论部分。第三、四、五章介绍玻色系统、超流性和费米 系统,除涵盖标准内容外,还用较多篇幅介绍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这是近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课题。书中从最初的理论到近年来的发展,从理论到实验理都 作了简明介绍。第六章至第九章介绍相变与临界现象理论,书中介绍了平均场理论、标度理论、典型的晶格统计模型及重整化群理论,反映了近代统计物理学科的重 大成就。第十、十一章简明地介绍了量子统计物理学中的格林函数理论,以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学研究生教学丛书:量子统计物理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和社会读者参考。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不算低,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尤其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高阶应用能力。但正是这种对基础的坚持,确保了后续内容的坚固性。我注意到作者在某些核心概念的引入上,会先从更直观的、低维度的模型入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真实系统,这种“由简入繁”的教学设计,极大地降低了认知负荷。比如,处理量子纠缠的某些统计量时,书中从一个非常基础的两粒子系统开始建立直觉,然后才扩展到更大规模的系统。这种步步为营的构建方式,使得我能够更自信地去应对后续那些动辄涉及高维希尔伯特空间的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像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训练,它教会你如何用物理学的语言去框定和解决那些看似无从下手的问题,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评分这本书的文本风格呈现出一种非常内敛而又不失力量的学术美感。它很少使用花哨的语言来吸引眼球,所有的表达都精准、凝练,仿佛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反复的掂量和筛选。这种风格对于需要精确理解的物理学内容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那些边界情况和理论限制时的审慎态度。它不会轻易地宣称某个模型是“完美”的,而是会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和潜在的失效点。这种严谨性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任感,让我愿意将书中的内容视为可靠的知识源泉。在某些章节,作者会穿插一些简短的但极富洞察力的评论,这些评论往往是全书精华的凝练,寥寥数语却能点醒困扰我多时的疑点。阅读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节奏虽然不快,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有力。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厚重而严谨。装帧设计本身就散发着一股学术气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让人对内容充满期待。我一直对物理学的深层原理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看似玄妙的量子概念,总觉得需要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同时又不失深度的著作来引导。这本书的排版清晰,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初翻阅时,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符号虽然让人望而生畏,但文字部分的阐述却显得格外有条理。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只是堆砌公式,而是努力去构建一个物理图像。比如在介绍一些基本概念时,作者似乎非常注重历史发展的脉络,这对于理解为什么某个理论会被提出,以及它解决了当时哪些核心难题,提供了非常好的背景支撑。我特别欣赏这种叙事方式,它让抽象的物理学变得“可追溯”了。整体而言,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它不是一本速成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学术漫游的向导,需要时间和心力去沉淀和消化。
评分从一个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概念理解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阐释复杂概念时,采取了一种非常“循序渐进”的策略,这一点值得称赞。我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在“我理解了公式”和“我理解了背后的物理意义”之间徘徊。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似乎深谙这种学习的痛点。在引入新的数学工具时,作者会不厌其烦地解释为什么要引入这个工具,它解决了什么物理上的不便。例如,在讨论对称性原理在统计物理中的体现时,它没有将对称性视为一个既定的事实,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示其在宏观性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该领域的读者,也不会因为晦涩的术语而完全迷失方向。它更像是邀请你一起参与到物理学家建构理论的思考过程中,而非仅仅被动地接收信息,这种互动感在严肃的学术著作中是难得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讲解深度和广度,对于想要真正掌握量子统计物理这门学科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研读其中关于系综理论的部分,发现它处理问题的视角非常独特。很多教科书在讲授时,往往直接给出结论,但这本书似乎更注重推导过程的每一步细节,确保读者能够紧跟作者的思路。尤其是在处理多体系统的量子涨落和热力学极限时,作者展现了极高的驾驭能力。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弄懂某个特定的近似方法的适用条件,我翻阅了好几本参考资料,最终还是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最清晰、最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不是那种只适用于应试教育的“速成手册”,而是真正致力于培养读者的物理直觉和分析能力。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向更高阶研究迈进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和批判性思考的训练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