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因比的历史观中,宗教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他认为宗教对于认识人类本性、纠正人类的自我中心是必不可少的。本书是汤因比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可以说集中概述了作者的全部宗教思想。全书分两部分,分别是“高级宗教的萌芽”和“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宗教在世界历史及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宗教的起源、本质及其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同时着重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反思,认为可以用高级宗教的振兴来解决西方社会的危机。
##在深入研究人类宗教史和对比现存高级宗教之后,汤因比在去世前表示:一个全能而又慈爱的造物主(神)的概念是不可能存在的。他最终没有跌入不可证明的信仰行为之中,但唯独对爱俯首帖耳,在这个意义上,牺牲自己的基督也好,有情众生的菩萨也好,《道德经》里的“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的道也好,都是这种爱的表现形式,照亮世上所有求索的灵魂。
评分##三大宗教的发源,作用,历史。硬着头皮看下去,
评分##好古典式的叙述
评分##这本书有两个预设条件是很有意思的—人是需要一个最高的精神存在的,人有自我中心的倾向。从偶像崇拜到高级宗教,再到古希罗文化的复兴、世俗化的推进。可以看到宗教虽然在式微,但是人总是在寻找可以补齐精神世界的缺口那一块拼图,人需要一种可以协助自己克服对死亡和苦难的恐惧和让自己感受到力量的精神存在。而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则在影响着对人们精神存在的选择。 书里有一句话让自己印象很深刻“哲学不能打动普通人的心灵,因为它是通过理智的精英自上而下传达给他们的,是用理智的科学的语言而不是心灵的诗性的语言传达给他们的,还因为这种传达有一种敷衍塞责,而不是出自于全心全意的爱的冲动。” 说到底,我总感到不是人皈依了宗教,而是宗教或者其他任何被神化的存在在人的心里找到了个可以嵌入的缺口。
评分##很清楚地点出了宗教(作为一种形式),在唯理论的层面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必需品,也将全球几大宗教条分缕析,归为几个类别,清晰明了。对我而言,小乘/清 这两个宗教背后凝结的思想是我比较能够接受的,等哪一天我不想哔哔了的时候,大概就是离于爱了~
评分##汤因比老爷子将崇拜自然、崇拜人和高级宗教出现的阶段视为划分文明形态的依据,真的很有趣。特别特别喜欢「高级宗教的出现」这一章。
评分##太难读了,部分怪翻译,更多是因为汤因比这个无所不包的视角。讲小乘佛教那里一语点醒梦中人????
评分##汤因比期待的精神文明探索显然没有出现。科学探索vs精神探索 这样的对立怕是武断了。关于终极实在的 时代表达,我们也没有看到。
评分##很清楚地点出了宗教(作为一种形式),在唯理论的层面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必需品,也将全球几大宗教条分缕析,归为几个类别,清晰明了。对我而言,小乘/清 这两个宗教背后凝结的思想是我比较能够接受的,等哪一天我不想哔哔了的时候,大概就是离于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