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执之道

无执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马克斯·文森 Markus Vinzent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译本导论
中文版序
第一章上帝的无执
第一节 上帝的存在超越上帝自身
第二节 在本源中
第三节 不要问爱的人为何相爱
第二章由爱而一
第一节 无执之圆
第二节 我祈求上帝让我摆脱“上帝”
第三节 顶即是底
第四节 无执的阶段
第五节 一个有三层几何结构的人类学模型
第六节 成长的六个阶段
第三章神圣转化
第一节 一个作为妻子的童贞女
第二节 玛丽与玛莎
第三节 成人
附录 一个非西方视域下的埃克哈特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他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师弟,却对其思想体系进行了惊世骇俗的改革。他是西方神学三位一体体系最伟大的叛逆者和创新者,却被封为异端,历经数百年的孤独和沉寂。德国学者文森以通达晓畅的语言,带你走进中世纪神秘主义大师埃克哈特的世界。

这是西方神秘主义向东方禅修理想的盛情邀约,入世精神对出世思想的激烈反驳。在埃克哈特的世界里,伟大不再是内向的拥有,而是拥抱外在的世界,向这个世界给出自己。

这是文森教授花了二十多年心血完成的一部系统研究埃克哈特的学术专著,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英语学界中资料最丰富、论述最缜密的著作。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上帝的无执”,第二章“由爱而一”,第三章“神圣转化”。全书紧扣埃克哈特思想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概念“无执”,按照自上而下即从神性到人性的结构,细腻分析了埃克哈特对上帝本质、关系、三位一体、神格、道成肉身、世界之永恒性、造物主与被造物的关系、神性与人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作者提出了富有洞见的思考,并将埃克哈特这些不落俗套,甚至惊世骇俗的观念纳入基督教神学史的脉络中,从而把中世纪经院神学与先前的教父神学在思想上的衔接与发展清晰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按照埃克哈特的理解,本源自身不是别的,正是无执——一个创造性的原理,它不会聚焦于自己,而是把自己全部给出,它是所有事物的发动者。……本源之理不以自己为中心,它想成为多,成为这个世界。——文森

在禅的意境里,平常不是平庸,平常之中有深秘。这一点,我们在埃克哈特的神学思想中找到了类似的提示。埃克哈特建议他的听众不要逃离外面的世界,而应该获得一种清晰的对内在生命的认知。——龚隽,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用户评价

评分

##几何用于物理,是在不同于几何作为语法的组成部分的意义之上。

评分

##粗略地看确实很明心见性即身成佛那一套,但是从最初开始就是不同的,一方是绝对的有,一方是无之无。话说反而是里面引用的一点点阿子哥比较容易懂,埃克哈特的论述不是他那个脑子真的很难follow。但是他描写那个毛茸茸的deus 真的很可爱就是了……

评分

##可以与《精神的婚恋》放在一起读。埃克哈特与之太像了。只有神性才能治愈意志的分裂。“而对于原始神,只能否定地理解,只有否定神学才能适合它”

评分

##令人钦佩

评分

##埃克哈特大师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为“无执”,正是在无执中上帝放弃了自己,由一而二,也正是在上帝之中的绝对赠予人才能够成为神,因此这又是由二而一的过程。埃克哈特大师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本体论神学,正是在这一激进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埃克哈特才不会将自己的思想限制在二元对立之中,在埃克哈特的思想中没有绝对对立,而只有“悖论=正常”,甚至不是绝对同一。但是如果认为上帝自身受到某种来自于自身的必然性必然“无执”,我们是否能够说上帝具有自由,或者说上帝无需自由?在埃克哈特这里无疑是God without god,way without way,人们只有在破除形而上学但又忠诚于形而上学之中才能够理解埃克哈特。(提醒:第一章比较难读)。

评分

##“只要灵魂拥有上帝,知道上帝,注意到上帝,她离上帝就还很远。灵魂能给上帝的最大荣耀就是让上帝自在,也从上帝中解脱出来。于是灵魂感知自己,走她自己的路,再不寻求上帝;这么一来,她完成了最高等的死亡。在这死亡中灵魂失去了她所有的欲望,所有的形象,所有的理解与所有的形式,脱下了她所有的存在……这灵是死的,埋在神格中,因为神格作为它自己自在地活着。”

评分

因为弗洛姆知道了埃克哈特,莫名对神秘主义者的思想产生兴趣,然而只读懂能读懂的部分,又不免取椟还珠之嫌...

评分

##无执是埃克哈特思想的一个中心概念,无执是对上帝本质的定义,它表达了上帝对自身的弃绝,彻彻底底地将自己的神圣放下。上帝放下自己以创造这个字宙,而且成为宇宙的内核。只有通过弃绝自己,上帝才能是其所是,故嘉其名曰“神性”。神性的特质就是创造性的源头及拯救的化身。作为结果的被造物,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创造它们的源头。无执的过程有圆圈的特性,升与降成为同一个运动,它们弯曲成一个圆圈运动,而要进入这个圆圈必须彻底地放弃自我。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标示着无执的顶点,也构成了无执的基础。在自我反观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是个重点,但它只不过是要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自我发现导致自我弃绝。向上帝攀升没有终点,只有活生生的当下。

评分

##几何用于物理,是在不同于几何作为语法的组成部分的意义之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