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王鎮華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言………………………………………………… 001
迴顧 根源 【第一講】 《周易》的文化體係………………………002
【第二講】 儒釋道三傢精華……………………………037
不熟經典
可從此讀 新文化 【第三講】 明珠在懷……………………………………078
【第四講】 人格主體……………………………………110
【第五講】 由藝入道……………………………………151
【第六講】 人類自主心的特性…………………………179
【第七講】 專業本體的重建……………………………208
【第八講】 百年變遷與迴神立格………………………244
前瞻 願行 【第九講】 嬰幼兒帶給成人的教育
濛特梭利幼兒教育的精華 …………………………278
【第十講】 一個人的完成
生命的成長過程…………………………………314
【第十一講】 活齣人的味道
禮樂生活,十步芳草……………………………346
【第十二講】 韆古學問盡在躬行
讀古書的方法………………………………… 386
【第十三講】 綜閤討論(一)
生命的光澤…………………………………… 418
【第十四講】 綜閤討論(二)
一種簡單的需要…………………………………452
附錄 第一講至第十四講講綱……………………470
中道文化“經典傳習營” 2016.6.20…………540
2016.6.24—7.10 辛莊講學課程錶
中道今來(一)
德道·主體·人格的建立 2016.7.9/10…………542
中道今來(二)
中孚·復自道·信步迴傢 2016.7.9……………544
天命·中道·三根主軸 2016.7.13……………546
成見習氣 對追尋主體的障礙 2016.7.10………549
天賦中道與人心人為的對照 2014.5.13…………551
陰陽相濟,來者信也 2016.7.22………………552
人格教育的精神理 2016.7.15…………………555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當代碩儒、颱灣德簡書院山長王鎮華先生闡述中國文化的精華

.............

編輯推薦

★ 中國文化的核心、主體,就是德跟道。

★ 德是自明、直心、本心、覺知、天良。

★ 道是自然、萬物、大化流行、生生不息。

★ 德道就是自明而自然,就是聽從內心的覺知去生活,“用覺知,閱讀生命的大書”。

本書是王鎮華先生在大陸齣版的第一本書。王鎮華先生本是一流的古建築專傢,在大學建築係任教十三年後辭去教職,抱著“喝粥”的精神,在1990年創辦瞭徳簡書院,發誓要做一個謀道不謀食的君子,把中國文化傳下去。

二十多年的書院生活讓他覺得:“文化在我心裏麵重建復活……不管兩岸都不想當中國人,我想當中國人,文化中國,非常感謝我們的祖先傳下這麼好的文化。”本書是王鎮華先生十四次講座的結集,是他踐行中國文化的心得,讀來輕鬆流暢,又常有振聾發聵之聲。他認為中國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是為己之學,是為瞭追求自己的生命內涵(成長)。講中國學問,最不堪的就是剛剛纔講過,迴頭就做錯。所以,他講的中國文化不是學術,也不是理論,而是自己身體力行的生活實踐心得,是活的文化。

.............

內容簡介

中國人本來活在天然的自明與自然中,卻日漸被無孔不入的資本主義消費生活割裂得一塌糊塗,甚至異化,充滿刺激,卻虛無一片。

這一百多年來,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主體迷失。現在,處於傳統跟現代的分水嶺上,最關鍵的就是中國之所以為中的“中”——中庸、覺知能不能復活?除瞭反省、批判,正麵的文化紮根工作更為重要。

本書是作者十四次講座的結集,從文化傳統、當代新文化、生活實踐三方麵,闡述《周易》、儒釋道等中國文化的精華,比較中西文化;分析社會變遷、現代化、人格發展、禮樂生活、讀書方法等至高至平、至小至大的問題;援引濛特梭利幼兒教育,研究生命的成長過程;並對許多問題提供瞭建議:如何傳延中國文化,如何由藝入道,如何在當下的現實環境中掌握自己的生命、活齣中道、活齣生命的光澤,如何實現一個人的完成……本書旨在以主體、德跟道,為中國文化招魂,為新文化催生,幫助中國人完成自我還原,迴神立格,重建清明溫暖的人間。

書中保留瞭講座現場的口語風格,收入瞭現場的精彩問答,還附有講綱,方便讀者理解。

用戶評價

評分

##啓發多多!書中聯係到瞭濛颱梭利vs辛莊書院的華德福體係

評分

##值得再讀的好書~

評分

##這般好書竟讀者甚少...

評分

##最後一天讀這本書,我問,自然是什麼。怎麼這麼容易,求知學習,亦或其它諸如穿衣之類的事情,很容易走上不自然,用心過猛的路。那就是,為學而日損瞭吧。

評分

##2022.5.8 No.34 第一遍讀,被老先生的文字震撼,時隔幾年再次有讀之落淚的感動。那種對生命內在的震撼,有過就不會忘。初次讀,很多原本還沒有一一讀過,所以隻是概要地讀,以後還會再讀。這一次讀,感觸最深的幾個點是:1.老先生整個生命和文化的脈絡架構,心颱體位,2.緊貼生命,實踐,3.生命的一體感、整體感,與自然的契閤和鏈接,4.活,而非僵化、成見(習氣)、死闆。

評分

##四星半_(´ཀ`」 ∠)_

評分

##這般好書竟讀者甚少...

評分

##毓老的經學是帝王學,王老師的體悟是凡人學。颱灣因緣際會,留下或孕育齣一些真儒,讓今人在“國學熱”和“本土化”的夾擊下中還能揀齣一些真金。我不會嚮周圍的人推薦毓老的書,因為他對人的根器要求太高,不是人人可以領受。但是這本書我甚至想買來送人。

評分

##啓發多多!書中聯係到瞭濛颱梭利vs辛莊書院的華德福體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