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逆向思考读寓言-我在台湾教语文
定价:29.80元
作者:高诗佳 著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68056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教孩子用中华智慧来建设日常生活
■上一堂有情怀的语文课,培养真正具备理解、表达、思考能力的完整行为能力人
■用文化的、自由的、传承的台湾语文教育,重塑孩子的独立人格
■给现行语文教育的一剂“补”
■让孩子学到的东西,在考试结束之后仍然对人生有着重要价值
■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 多位教育界人士强力推荐
目录
目录
1. 橘逾淮为枳 001
2. 楚王好细腰 005
3. 苛政猛于虎 009
4. 杞人忧天 013
5. 向氏学盗 017
6. 狙公养猴 021
7. 鲍氏之子 025
8. 韩娥善歌 029
9. 不龟手之 033
. 西施病心 037
11. 坎井之蛙 041
12. 邯郸学步 045
13. 匠石运斤 049
14. 涸辙之鲋 053
15. 鲁人徙越 057
16. 滥竽充数 061
17. 买椟还珠 065
18. 自相矛盾 069
19. 守株待兔 073
20. 画蛇添足 077
21. 狐假虎威 081
22. 惊弓之鸟 085
23. 南辕北辙 089
24. 螳臂当车 093
25. 塞翁失马 097
26. 景公善听 1
27. 叶公好龙 5
28. 对牛弹琴 9
. 西施病心 037
11. 坎井之蛙 041
12. 邯郸学步 045
13. 匠石运斤 049
14. 涸辙之鲋 053
15. 鲁人徙越 057
16. 滥竽充数 061
17. 买椟还珠 065
18. 自相矛盾 069
19. 守株待兔 073
20. 画蛇添足 077
21. 狐假虎威 081
22. 惊弓之鸟 085
23. 南辕北辙 089
24. 螳臂当车 093
25. 塞翁失马 097
26. 景公善听 1
27. 叶公好龙 5
28. 对牛弹琴 9
49. 焚鼠毁庐 194
50. 变易是 198
51. 蟾蜍与蚵蚾 202
52. 猕猴 206
53. 越车 2
54. 越巫 214
55. 中山狼传 219
56. 医驼 224
57. 黑齿白牙 228
58. 选择 232
59. 公主 236
内容提要
台湾语文教师高诗佳,用新鲜的方式教传统的文化,把时代悠远的寓言变成孩子容易接受的故事,并通过寓言教导孩子逆向思考,在阅读中学会树立自己的想法,反对被洗脑。高诗佳老师从经典寓言中挑选了59篇进行小说式的铺叙与改写,帮助孩子在了解传统解读之外,更能跳脱框架,在对寓言的阅读中培养出真正的自主思考力。
文摘
作者介绍
高诗佳
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台湾创意语文名师、作文师资培训专业讲师、语文教育书籍畅销作家、《国语日报周刊》专栏执笔、《幼狮文艺》“学测作文轻松学”专栏执笔、“新汇流基金会”网络专栏“诗佳老师的绘本阅读”执笔、《未来少年》“高诗佳创意作文”专栏执笔。为帮助学生们更自由轻松地读经、读诗与写作,高诗佳老师所研发出系列作文与阅读学习法,已在台湾广受台湾老师、家长及学生的肯定。
这本《逆向思考读寓言—我在台湾教语文 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 教孩子用中华智慧建设日常生活》给我的震撼,与其说来自其内容的“新”,不如说来自其“深”。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深入到中国传统寓言的肌理之中,挖掘出那些被日常化、符号化甚至被遗忘的深层含义。我之前读寓言,大多停留在“寓意”层面,知道“守株待兔”是说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守株待兔”背后,可能是一种对稳定与安全感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策略?作者将这种“逆向”的解读,嫁接到对当下孩子教育的思考上,显得尤为有价值。她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应该”教孩子什么,而是通过生动的课堂互动,展示了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思考。书中所提到的“同理心”教育,以及如何让孩子理解不同角色的立场,是我非常欣赏的部分。她分享了如何利用“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们体会“信任”的建立与破坏,以及“信任危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这种将抽象的道德品质,通过具体的故事场景落地,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在和一个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老师对话,她循循善诱,总能点拨到我意想不到的知识盲区。
评分初读《逆向思考读寓言—我在台湾教语文 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 教孩子用中华智慧建设日常生活》,我以为它会是一本相对严肃的学术探讨,但读下去才发现,它更像是一位教育者和一位智者,用散文的笔调,娓娓道来一段关于语文、关于教育、关于人生的深刻旅程。作者在书中不拘泥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体验”和“内化”。她认为,真正的语文学习,不应止于字词句篇,更应是思维方式的启迪和生活智慧的养成。书中对“塞翁失马”的解读,更是让我拍案叫绝。我一直认为这句是讲“福祸相依”,但作者却引申出了“概率思维”和“长远视角”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要警惕短期的“得”与“失”带来的情绪波动,而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评估事件的影响。这种将古老寓言与现代科学思维相结合的尝试,在教育领域无疑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创新。她将台湾的教学实践融入其中,让我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华智慧是如何被鲜活地传承和发展的。书中的“为孩子建构‘意义’的学习空间”,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提醒我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和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外在的评价。
评分《逆向思考读寓言—我在台湾教语文 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 教孩子用中华智慧建设日常生活》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维度。我一直认为寓言故事只是小孩子听的睡前读物,充满了简单粗暴的道理,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解构”的姿态,将每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都变成了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多变的世事和深刻的哲学。我尤其惊叹于她对“愚公移山”的解读,不再是单纯强调“坚持不懈”,而是深入分析了愚公的“动机”和“方式”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由此引申出“创新”与“协作”在克服困难中的关键作用。这种“逆向”的审视,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书中分享的在台湾课堂上,如何引导孩子们讨论“狐假虎威”中“虎”的“权利认知”和“狐”的“生存策略”,这种将儿童心理和权利意识融入其中的教学设计,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深度和温度。她教会孩子的不只是“辨是非”,更是“辨情境”,以及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并用智慧去化解矛盾。
评分读完《逆向思考读寓言—我在台湾教语文 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 教孩子用中华智慧建设日常生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新颖且富有启发的语文教学视角。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梳理了寓言故事,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导读者去“逆向思考”。这种逆向思考并非是简单的反叛或唱反调,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辩证的理解。例如,在解读“刻舟求剑”时,作者并没有仅仅批评主人公的愚蠢,而是深入剖析了这种思维模式形成的社会环境和心理根源,进而引申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身认知,避免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束缚。这种对经典故事的“解构”与“重塑”,让我对很多习以为常的道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关于如何引导孩子从寓言中提炼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智慧,这一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分享了许多在台湾课堂上的具体教学案例,这些案例生动有趣,充满了实践指导意义。我特别喜欢她关于“寓言中的‘慢’与‘快’”的讨论,这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追求效率的社会中,显得尤为宝贵,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审慎思考,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语文教学的参考书,更是一本人生的智慧指南,它教会我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更灵活地应对挑战。
评分在阅读《逆向思考读寓言—我在台湾教语文 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 教孩子用中华智慧建设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的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中国传统寓言中蕴含的丰富中华智慧,转化为一套切实可行、适用于当下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非常欣赏她对于“拔苗助长”的剖析,她没有止步于批评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而是进一步探讨了“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平衡“引导”与“尊重”的边界。这种细腻的思考,让我对许多教育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关于如何利用“井底之蛙”的故事,引导孩子认识“认知局限”并鼓励他们“拓展视野”,这种教学设计充满了智慧和艺术性。她强调的“用中华智慧建设日常生活”,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体现在她引导孩子如何理解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培养积极心态等方方面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能够应对复杂世界的内在操作系统,而寓言,正是这套操作系统的宝贵源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