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槍與賬簿

火槍與賬簿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伯重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言
寫作緣起與若乾說明/ 1
第一章這是一本什麼書
一、新史潮/ 2
二、全球史/ 8
三、公共史學/ 16
四、東亞、東北亞、東南亞與東亞世界/20
五、15-17世紀中期:世界曆史大夜局的開端/25
第二章貿易打造的世界
一、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與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 30
二、絲綢之路: 15世紀以前的世界貿易網絡/ 34
三、大航海時代:經濟全球化的開始/48
四、舞颱: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世界/ 53
五、道具: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貿易中的商品/ 57
六、演員: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貿易中的商人/ 66
七、主題麯: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貿易中的白銀/87
第三章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軍事革命
一、軍事與經濟化/ 96
二、火藥革命:16世紀以前世界火器的發展/ 100
三、16世紀的曆史轉摺:近代早期西歐的軍事革命/ 114
四、"中學"外傳:16世紀之前火器技術的傳播/ 124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15世紀末至17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大潮齣現和迅速發展的階段,即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徵是"火槍與賬簿"。火槍代錶瞭軍審革命導緻的新型暴力,賬簿則意味著對商業利益的積極追求。早期經濟全球化的齣現和發展,導緻東亞世界原存的秩序被打破,齣現瞭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在這個曆史的十字路口, 中國未能抓住機遇,從而不得不再等上兩個世紀,纔又在新的國際環境中重新開始近代化的進程。

用戶評價

評分

##僞裝成全球史的中國近代史。如與歐陽泰《決戰熱蘭遮》對照讀,即可看齣中西方學者在解讀明末在戰爭技術方麵的方法論差異

評分

##本書幾乎全方位展現瞭國內學界所謂的全球史研究所存在的一係列通病。這些著作號稱是從全球視野齣發,但實際上研究者們對世界史知識和研究動態的掌握完全不足以支撐其寫作,往往會導緻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所謂的國際視野到最後還是以中國自己的視野為主,中國以外的內容幾乎沒法看。第二,全書往往是不同時期不同學者觀點的大雜燴,很多還都是過時的觀點而非最新研究成果,也看不到作者自己的創新之處在哪裏。第三,看似運用瞭大量新概念,比如書中的火槍與賬簿,讓人以為作者會以記賬法與軍事技術為切入點,但實際寫齣來的內容還是老生常談,不過是新瓶裝舊酒而已。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本書與《貿易打造的世界》和《棉花帝國》等經典全球史著作相比,可以說是相形見絀

評分

##非常通俗易懂的,以中國,確切說是漢民族為中心的全球史。尤為可貴的是詳細敘述瞭被國內《世界史》教科書忽略的東南亞、南亞和內陸亞洲部分。但省略參考文獻的做法大大削減瞭本書的可信度和參考性,最終隻能以作者個人的權威作為擔保(所以封麵要印作者的大頭像?)

評分

##比起大脈絡大趨勢,還是更喜歡小人物小細節

評分

##此書火器史部分參考黃一農,應知皇太極和漢軍八旗對火器發展的貢獻,但李先生不提,難免過分拔高明朝的作用。

評分

##怎麼來形容呢,說是隨筆不夠雅緻,說是論文又沒考證,對布羅代爾年鑒學派的模仿與濫用,對這書的評價完全能用到以下詞匯:邯鄲學步、西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

評分

##本書幾乎全方位展現瞭國內學界所謂的全球史研究所存在的一係列通病。這些著作號稱是從全球視野齣發,但實際上研究者們對世界史知識和研究動態的掌握完全不足以支撐其寫作,往往會導緻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所謂的國際視野到最後還是以中國自己的視野為主,中國以外的內容幾乎沒法看。第二,全書往往是不同時期不同學者觀點的大雜燴,很多還都是過時的觀點而非最新研究成果,也看不到作者自己的創新之處在哪裏。第三,看似運用瞭大量新概念,比如書中的火槍與賬簿,讓人以為作者會以記賬法與軍事技術為切入點,但實際寫齣來的內容還是老生常談,不過是新瓶裝舊酒而已。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本書與《貿易打造的世界》和《棉花帝國》等經典全球史著作相比,可以說是相形見絀

評分

##原來李先生是我的鄉賢,難怪會做永曆西狩的講演,我是看瞭那講稿纔看的這本書。書在材料和敘述上都不錯。但我的結論是去西方中心的全球史寫作是不可能的:因為脫離近代化,就無法書寫全球化,而脫離西方,我們就失去瞭現代化的標尺,因此縱然把中國近代(全球化)的起點上溯到晚明,也顛覆不瞭什麼。

評分

##【藏書閣打卡】在早期全球化曆史的敘述中,貿易和軍事是兩個比較重要的話題(背後隱含著一個技術),李伯重這本書著重寫東亞這一地理單元在15世紀末至17世紀的重大變化,特彆是除瞭中國(明清兩代大帝國)之外的其他文明,他們在早期全球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一定程度也改變瞭中國曆史,使得明清兩代國傢建構和以往的封建王朝相比,有瞭很多全新的特徵,打破瞭循環往復的曆史演進邏輯。軍事技術的改變在當時有重大突破,但是不能算是革命性的,因為真正靠軍事科技實施降維打擊要到18-19世紀,這本書梳理瞭當時火器發展的技術路綫以及對不同國傢的影響,其實對東西方影響都很大,隻是我們站在後人的視角,以結果論的觀點去看,纔會覺得“西風壓倒東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