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文 “觸類旁通”的生活傢008
序文 生活傢的體悟,設計者的美學011
序文 打造一個舒適安定的傢,提升生活的體驗014
序文 真心愛傢、愛空間的人016
序文 分析空間,分析生活018
自序 穩固的傢,穩固的生活020
第一部 我與生活空間的故事
不怕,為什麼要怕∣空間,錶達生活眼光∣029
變與不變∣自己裝修一個美好的傢∣039
再說“不變”∣舊而不厭,天長地久∣049
“該”字底下的功課∣希望空間能撫慰、愛護、歡迎你∣063
打造反哺之屋∣我心中的豪宅就是“好宅”∣083
兩個人的餐桌,兩個人的傢∣生活的美好體會∣099
年輕人的築傢之夢∣在有限的預算內,創造更高的生活價值∣117
在力所能及內讓生活結齣更美的果實∣空間與實用∣135
安慰力與安定力∣空間與安慰∣153
掌握預算好的辦法就是設想周全∣預算的演變∣171
展現飲食生活的劇場∣餐廳與我∣181
以退為進∣在能力範圍內選好的∣193
第二部 空間對我的教導
永遠離不開清潔的環境美學206
從錯覺談裝修中的顔色212
從比例談形狀的意義218
質地到底影響瞭什麼224
讓光綫留住生活的光與熱230
隔間與功能236
既混就要搭242
想象力的活用246
批判與學習252
後記我與我的空間美學254
內容簡介:
打造一個舒適安定的傢、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空間,可以帶給自己和全傢人樂趣及安全感,能提升對生活的體驗,同時衍生對生活更深的瞭解與喜愛。
以衣食住行來說,蔡穎卿重視“住”。她從自己對生活的實際需要齣發,先是傢的空間,然後延伸到其他生活空間,慢慢細說各種設計理念和空間美學,並不強調自己的設計錶現,而是齣於對理想生活的錶達。
空間的源頭一定是生活的舒服、實用,美觀是後的;無須以他人歸納的“經典做法”來框限自己對空間設計的理解,而應迴到生活的基本需求來;用心地清潔與維護,愛惜居傢環境會使生活更豐富……這是蔡穎卿的設計感悟,也是生活感悟。
蔡穎卿完成的所有空間,並不是為設計而存活,而是為生活而存在。也希望你能依照自己的性格和生活形態,打造齣與自己生活密切結閤的美好空間。
作者簡介:
蔡穎卿,颱灣著名生活美學傢、暢銷書作傢、教養傢。目前專事於生活工作的教學與分享,期待能透過廚事、書籍、專欄與習作與大傢共創安靜、穩定的生活,並從中探尋工作與生命成長的美好聯結。
生活美學類代錶作有《迴到餐桌,迴到生活》《有愛意的人生真好看——旅行私想》《放下手邊事,坐下來讀讀書》《我想學會生活》《用細節把日子過成詩》《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等。
01234567890123456789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傳遞瞭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蔡穎卿老師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即使是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也始終保持著一份從容和智慧。她鼓勵我們去擁抱生活中的不完美,去從中學習和成長,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沮喪。我尤其欣賞她關於“打造有趣空間”的觀點,她提倡用“心”去感受和創造,而不是僅僅依賴物質的堆砌。她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用色彩、植物、甚至聲音來點亮空間的細節,這些都是非常實用且富有創意的建議。比如,我開始嘗試在傢裏擺放一些我喜歡的綠植,讓它們為空間帶來生機;也開始留意音樂的搭配,讓不同的鏇律為我帶來不同的心境。這些改變,雖然微小,卻讓我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傢與美好生活》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傢居指南,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的心靈之書。它不僅僅關注“傢”的物理空間,更關注“人”的精神空間。蔡穎卿老師的文字,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充滿瞭真誠和溫暖。她讓我們意識到,打造一個舒適、安定、有趣的生活空間,核心在於“經營”自己的生活,在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我開始嘗試從書中的一些小細節入手,比如調整傢具的擺放,讓空間動綫更加流暢;或者嘗試用一些具有個性的裝飾品,為傢增添一些屬於自己的符號。這些小小的實踐,讓我對“傢”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更是我情感的港灣,是我力量的源泉。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美好生活,往往就藏在這些看似平凡的點滴之中,需要我們用一顆細膩的心去感受,用一份執著去創造。
評分我之前對“有趣的生活空間”這個說法有點模糊,總覺得有趣應該是在外部世界尋找的,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告訴我,有趣,也可以是源自於對居傢環境的創造和經營。比如,書中提到的“生活的小儀式感”,我深受啓發。我開始在傢裏設置一些屬於自己的小儀式,比如在清晨為自己泡一杯喜歡的茶,用好看的杯子;或者在周末的下午,放上舒緩的音樂,給自己做個簡單的 Spa。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我的生活變得更有色彩,也讓我的傢不僅僅是一個休息的地方,更是一個承載我個人情感和生活樂趣的空間。而且,蔡穎卿老師的文字非常有畫麵感,讀的時候腦海裏會不斷浮現齣她描述的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讓人忍不住想動手去實踐。她鼓勵我們去發掘傢中的“驚喜角落”,去用一些有故事的物件來裝飾,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謂的潮流。這種“發現”的過程本身就充滿樂趣,也讓我對自己的傢有瞭更深的眷戀和歸屬感。
評分讀完《傢與美好生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安定”真的可以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不是被動接受。書裏花瞭很大篇幅講述如何通過整理收納、精簡物品來達到內心的平和。我之前總覺得東西多纔叫充實,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過多的物品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占據空間,也擾亂心緒。我開始對照書中的建議,一點點地清理傢裏的雜物,隻留下那些真正需要、真正喜愛的東西。這個過程雖然耗費精力,但每清理掉一件不必要的物品,我都感覺心靈也隨之輕鬆瞭一些。更重要的是,書中提供的不僅僅是“斷捨離”的方法,更是關於如何建立一種健康的消費觀和生活觀。它引導我去思考,什麼纔是真正能給我帶來長久幸福感的東西,而不是被外界的物欲所裹挾。現在,我的傢變得更加整潔有序,也讓我更容易找到想要的東西,這種“安定”的感覺,真的比擁有更多物品要來得實在。
評分這本《傢與美好生活》真的像一本寶藏,每次翻開都能有新的收獲。我尤其喜歡它探討的“生活好眼光”這個概念,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布置豪宅的書,而是從最細微處著眼,引導你去發現和欣賞生活中的美。比如,書中提到如何通過光綫來營造氛圍,我之前總覺得隻要有燈就行,但讀瞭之後纔意識到,自然光的運用、燈光的冷暖色調、甚至是燈具本身的造型,都能對心情産生如此大的影響。我開始留意傢裏不同時段的光綫變化,嘗試調整窗簾的角度,甚至重新擺放一些傢具,僅僅是這些小小的改變,就讓我的居傢感受變得截然不同。那種安定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舒適,更是心靈上的寜靜。而且,書裏還穿插瞭很多蔡穎卿老師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感悟,讀起來非常親切,仿佛是和一位智慧長輩在聊天,在不經意間就傳遞瞭許多關於“如何讓傢成為一個真正能滋養自己”的深刻道理。它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切實可行的生活指南,讓我覺得打造一個舒適、安定、有趣的空間,真的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以通過點滴的用心去實現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