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狩野直喜在京都帝国大学讲授“支那小说史”(1916年9月至1917年6月)和“支那戏曲史”(1917年9月至1918年6月)的讲义。
小说史部分梳理了从小说起源到清代的发展脉络,共分为十章:总论、小说之起源、魏晋南北朝小说、唐代小说、宋元小说、《水浒传》、《三国志演义》与《西游真诠》、明代小说、清代小说、《红楼梦》。整理本讲义后附有一篇《中国的俗文》,也是一篇讲演录,共分四讲,专题研究中国俗语俗文的发展演变史。
戏曲史部分则从上古讲至明清传奇,共分为七章:总论、上古至秦汉之剧、六朝隋唐之剧、宋之剧及乐曲、金之连厢词及董解元《西厢记》、元杂剧、南曲与传奇。整理本讲义后一篇《元曲脚色考》,详考元曲之脚色。
讲义结构合理,脉络清晰。小说史部分,属日本汉学界第一部系统深入的中国小说史,价值尤高。戏曲史部分,由于成书在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后,一定程度上受到后者的影响,但研究视野却超出了后者,除中国戏曲自身发展史外,还介绍了欧洲的中国小说戏曲研究及日本戏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研究,这与作者的外语水平、亲赴欧洲调查的经历等都紧密相关。
##本书序言部分为译者基于中国古代文学层面的对于京东学派与东京学派学术史的静态思考,非常详实。作者百年前的研究,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此消彼长的关系,奠定了中国古代俗文学研究的基础逻辑,作者指出宋以前的小说多神怪小说是基于道教兴盛的原因,宋以后的作品多知识分子故事,是宋明理学影响下的产物。《水浒》多虚构注重人物性格,《三国》多史事注重英雄性格,都存在寓意。另外包括文献从小说到戏曲的改变与塑造,很多理解都能开一代之先河,让人豁然开朗!
评分##可能是预想的太高了,读完反倒觉得有些寡淡。 顺带译本真的难吃。有时间读读原著可能会更好。
评分##狩野直喜先生的正文因年代久遠已不再新鮮。全書反而是《譯者的話》介紹京都學派等內容較有趣。半文半白的翻譯語言甚好。
评分##此书问世已有百年,具体内容不免老旧,但开创之功值得称道。
评分##此书列入著名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为日本汉学的重要人物狩野直喜在京都帝国大学讲授“支那小说史”和“支那戏曲史”时的讲义,年代已在百年。其研究中国俗文学,大约与王国维同时,书中颇见与王国维讨论之记录。论述颇为严谨,材料取舍,十分简明,许多观念,在今日已成常识,但在当时,或者皆是洞见。如研究戏曲之诞生,从中国古代乐舞的发生谈起,重音乐系统之变迁,在今日也值得重视。论小说、戏曲之文本,十分注重版本,不轻易下结论,也是学者的态度。论小说,则关注于当时初见的敦煌文本,学术眼界,十分敏锐,此皆令人钦佩。
评分##作为百年前的著作,学术史意义其实要大于其观点本身的价值了。但京都学派的治学方法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无论是对照盐谷温一系还是青木正儿等弟子,或者和王国维作对比,都是挺值得一谈的命题。(偷懒的话可以重点读此书导言,对学术史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楚……
评分##很不错,梳理简晰,语言有味。译者的这篇导言很用心。
评分##此书问世已有百年,具体内容不免老旧,但开创之功值得称道。
评分##狩野直喜先生的正文因年代久遠已不再新鮮。全書反而是《譯者的話》介紹京都學派等內容較有趣。半文半白的翻譯語言甚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