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黄侃手批说文解字(黄侃文集) | 作者 | 黄侃 批校 |
| 定价 | 280.00元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048070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2.842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黄侃是近代的学者和小学大师,对《说文解字》素有研究,功力极深。这部手批本原是他手头常备、朝夕批读的一部稿本,书中写满了黄氏的批语和四十余种校读符号,凡声母跺音、形音并异而实为一字、群经中古文而不见于《说文》者,均一一注明。此书不仅为研究《说文解字》之重要参考书籍,更是探求黄侃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治学方法之典型材料。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说文解字》的批注版本,简直是古籍爱好者的福音。每次翻开它,我都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位学贯古今的大学者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黄侃先生的批注,并非简单的增删或释义,而是一种深刻的学术洞察力的体现。他不仅纠正了前人的一些小疏漏,更重要的是,他以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对许慎的某些字形演变和本义的推断,提出了更具说服力的见解。特别是那些涉及到音韵和训诂的 জটিল 难题,黄老先生的旁批往往能一语中的,拨开迷雾,让人豁然开朗。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习《说文解字》这部鸿篇巨制,更是在学习一种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那些密密麻麻的朱批和墨批,如同星辰大海中的航标,指引着我在浩瀚的古典文献中稳健前行。我尤其欣赏他处理那些存疑或存在争议的字形时的那种审慎和多角度考量,绝不妄下断语,这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家的风范。
评分说实话,第一次拿到手时,我还有点担心,毕竟黄侃先生的学说体系非常庞大,他的批注会不会过于艰涩难懂?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虽然学术深度毋庸置疑,但这位校注者在呈现上做了极大的努力,使得层次感非常清晰。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关注主体文字和黄侃先生的重点批注,建立起对字源的初步认知;而对于进阶者,则可以深入挖掘那些细微的考订和与前人著作的对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可塑性”——它既能作为稳固的学术基石,也能作为激发进一步研究的火花。它不像某些出版物那样,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地倾倒给你,而是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你去思考、去补充自己的理解,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教育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让我感到非常满意。作为一本学术性极强的古籍整理本,很多出版社往往只注重内容的准确性而忽略了阅读体验,但这本显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功课。纸张的质地厚实适中,墨色浓淡得宜,即便是长时间在台灯下细读那些繁复的字形图和密集的批注,眼睛也不会感到太过疲劳。而且,编校者对黄侃先生批注的整理也做得非常到位,界限分明,使得在对照原文和批注时,不会产生混淆。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出身,但又渴望深入研究的爱好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想象一下,如果批注的排版混乱不堪,恐怕很多人都会望而却步。正是这种对读者体验的尊重,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文字学研究,变得赏心悦目,让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去咀嚼和品味其中的深意。
评分我接触过不少版本的《说文解字》,但鲜有能像黄侃先生批注的这个版本这样,让我感受到如此强烈的“鲜活感”。这不仅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本探讨汉字生命力的思想录。黄侃先生的批注中,时常能看到他融会贯通其他学科知识的影子,比如他对某些字的形体结构与古代社会风俗、自然观察的联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不像某些考据家那样拘泥于字形本身,而是将文字视为中华文化的一块活化石。特别是他对于“通假”现象的辨析,常常能揭示出古代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这对于理解先秦两汉的文献至关重要。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一些以前忽略的细节,那种“原来如此”的惊喜感,是阅读其他工具书难以比拟的。
评分最让我赞叹的是,这本批注本所展现出的那种对“正统”的坚守与超越。黄侃先生无疑是章太炎学派的杰出继承者,他对文字学的理解根植于乾嘉朴学的深厚基础之上,但在继承的同时,也敢于在关键处提出质疑和补充,展现了极强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既尊重权威又不盲从权威的精神,是真正治学之道的体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古代学者在某些字上的争论,总觉得索然无味。但在黄侃先生的批注下,这些争论立刻变得生动起来,你甚至能感受到他下笔时的那种专注和对真理的执着。这本书不只是一部工具书,它更是一部展现清末民初学术风貌的珍贵史料,让人在学习文字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那一代学人的风骨与情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