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聖經.葛森療法(暢銷增訂版)》 | |||
作者 | 夏綠蒂.葛森, 莫頓.沃剋 | 譯者 | 姚念祖,鄧捷文 |
齣版社 | 柿子文化 | 齣版日期 | 2014/11/13 |
齣版地 | 颱灣 | 言語 | 繁體中文 |
頁數 | 428頁 | 裝幀 | 平裝/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
ISBN | 9789866191664 | 尺寸 | 17 x 23 cm |
本書分類 | 醫療保健> 飲食保健> 飲食療法 | ||
本書特色
.葛森療法Q&A;:從榨汁機的選擇到榨取蔬果汁的祕訣、灌腸會遭遇到的問題、你所需的哪些營養補充品,到過來人的實戰經驗分享,讓你施行葛森療法時更得心應手。
.實用收錄:療法素材的相關資訊,救命原則看得到,更用得到。
夏綠蒂.葛森(Charlotte Gerson)
葛森研究所創辦人,葛森療法創始人馬剋斯.葛森(Max Gerson)博士的女兒,從年輕時起,樂趣之一就是閱讀醫學文件;空閒的時間大多花在協助父親,翻譯和撰寫父親的論文。夏綠蒂經常為父親安排醫院 迴診,並在他位於紐約紐埃特區的橡樹莊園癌癥診所擔任醫療助理的工作。她就讀並完成醫療助理的正式課程,使自己有資格在葛森診所協助病患的護理工作,當葛森醫師因演講、諮詢或渡假而缺席時,則由她一肩挑起提供診所患者電話指示的工作。
莫頓.沃剋(Morton Walker)
原本是足科醫師,曾執業達17年之久,近30年則是全職的自由職業醫學記者。他一共有73本由大型齣版社發行的暢銷著作,曾在大約50份期刊上發錶過 2,250篇臨床期刊或雜誌文章;他的作品曾在39個國傢被印製成11種語言,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中,這為他帶來瞭23座醫療報導獎項及獎章。美國癌癥 控製學會在1992年頒發人道主義獎給沃剋醫師,稱他是「專精於整體醫療的世界領導性醫療記者」。
身為專精研究和撰寫整體醫療及另類療法領域的醫藥記者,沃剋醫師曾經接受過不少電視脫口秀節目主持人的特別介紹,或是受邀擔任來賓,如歐普拉的脫口秀,NBC的晨間節目「今日秀」就以專題介紹他,在媒體上亮相至少2,000次。
強力推薦
讀者好評
作者簡介
序言
引言
Part 1就是那麼有效
Chapter 1 營養能治病
Chapter 2 醫學天纔葛森博士
Chapter 3 葛森療法的原理
Chapter 4 葛森療法的核心
Chapter 5 癌癥怎麼消失的
Chapter 6 打敗緻死黑色素瘤
Chapter 7 逆轉可怕疾病
Part 2葛森療法的6堂必修課
Chapter 8 能吃和禁吃的食物
Chapter 9 13杯蔬果汁
Chapter 10 抗病的無鹽飲食
Chapter 11 用對營養補充品
Chapter 12 咖啡灌腸排肝毒
Chapter 13 咖啡灌腸的施行
Part3各式各樣的葛森療法
Chapter 14 癌癥病患的救星
Chapter 15 化療期間的修正療法
Chapter 16 極虛弱患者的療法
Chapter 17 非癌癥患者的療法
Part 4葛森療法的必備指南
Chapter 18 心病也靠葛森醫
Chapter 19 在傢進行葛森療法
Chapter 20 葛森檢驗項目說明
Chapter 21 他們都成功瞭
Chapter 22 超營養菜單
附錄
附錄1 葛森療法飲食準備概要
附錄2 病患每日時間排程
附錄3 震撼全世界的《救命飲食》
附錄4 葛森療法中的抗癌食材
附錄5 小心毒物:居傢化學物質
附錄6 化妝品:又一種毒素來源
附錄7 小孩也要抗憂鬱?
附錄8 免疫力與疫苗
附錄9 小心牙齒根管及汞閤金填充物
附錄10 葛森療法費用及聯繫資訊
附錄11 葛森療法供應來源
附錄12 葛森療法支持團體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恰到好處地平衡瞭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的可讀性。初看書名,可能會以為這是一本充滿艱深術語的專業典籍,但真正閱讀進去之後,發現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擅長使用精準而富有畫麵感的詞匯來描述生理過程或病理狀態。更難得的是,麵對那些涉及復雜生化反應的章節,作者總能找到日常生活中可以類比的事物進行解釋,這種“翻譯”工作做得非常齣色。例如,當他在描述某種代謝路徑時,他可能會用一個非常生活化的比喻,瞬間讓概念變得清晰明瞭,避免瞭讀者因為術語的門檻而産生畏難情緒。這種親切又不失專業的語調,讓即便是對醫學知識瞭解不多的普通讀者,也能建立起足夠的信心去深入學習。可以說,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做到瞭“知識普及”的書,它尊重讀者的智力,同時也體恤讀者的接受能力,讓知識的傳遞成為一種享受而非負擔。
評分從內容組織和知識體係構建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展現齣極高的專業水準和係統的梳理能力。它並非簡單地堆砌零散的健康建議,而是建立瞭一個完整的、可操作的框架。結構上,它似乎遵循著從宏觀認知到微觀實踐的遞進路綫。第一部分可能是建立基礎認知和糾正誤區,第二部分開始深入探討核心的調理原則和方法論,而後續章節則聚焦於具體的實施細節,比如飲食的配比、作息的調整,甚至包括瞭情緒管理等精神層麵的探討。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極大地降低瞭讀者學習的難度,使得讀者可以根據自身掌握程度,有選擇性地深入閱讀。我發現,即使是那些我自認為已經有所瞭解的健康概念,在這本書中也得到瞭更深層次的挖掘和闡釋,從而拓寬瞭我原有的認知邊界。這種知識體係的完整性,是衡量一本優秀養生書籍的重要標準,而本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實際影響是,它讓我開始審視並調整瞭自己過去長期依賴的某些生活習慣。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獲取信息,不如說是一場深刻的自我審視之旅。當我讀到某些關於長期不良習慣如何悄無聲息地影響身體機能的論述時,那種震撼感是難以言喻的,它促使我立刻反思自己的餐桌和作息時間錶。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可行的、基於科學精神的行動指南,而不是空泛的口號。書中提到的很多生活調整方案,雖然初期執行起來需要一定的毅力,但一旦堅持下去,身體反饋的積極變化是清晰可見的,這極大地增強瞭我的自我效能感。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有效轉化能力,是衡量一本保健讀物價值的終極標準。我甚至會時不時地重讀其中關於心態調整的部分,因為良好的養生不僅僅是身體的保養,更是精神層麵的重建,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指導是全麵而有力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的時候,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就立刻傳遞齣一種用心打磨的信號。封麵那細膩的紋理,配閤著主標題的字體選擇,既有傳統醫學書籍的穩重,又不失現代設計的時尚感,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探索裏麵的奧秘。內頁的排版也處理得非常到位,文字間距適中,段落劃分清晰,即便是麵對大段的專業論述,閱讀起來也不會感到擁擠或疲勞。尤其值得稱贊的是,那些復雜的理論和案例是如何被巧妙地融入到整體的版式設計中,既保證瞭信息的高效傳達,又保持瞭視覺上的愉悅感。對於一本如此強調“療愈”與“養生”主題的書來說,這種周到細緻的物理呈現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承諾:它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閱讀體驗。翻閱過程中,偶爾還能注意到那些精心挑選的插圖和圖錶,它們的風格與書的主旨完美契閤,極大地輔助瞭對復雜流程的理解,讓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平易近人起來。可見,齣版方在圖書製作的每一個環節都傾注瞭極大的熱情與專業度。
評分我作為一個對傳統養生理念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震撼在於其敘事的邏輯性和說服力。作者在構建其理論體係時,並沒有采取那種生硬的、教科書式的灌輸方式,而是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循循善誘地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全新的認知世界。開篇部分的鋪陳,那種對現有健康觀念的質疑與反思,非常具有代入感,一下子就抓住瞭讀者的心。隨後,每深入一層理論,作者都會輔以大量的曆史佐證或者現代科學研究的交叉驗證,使得整個論述鏈條異常堅固,讓人很難找到可以質疑的薄弱點。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整體觀”的強調,它超越瞭單純針對某一器官的治療,而是將人體的各個係統視為一個緊密聯係的動態平衡,這種宏大的視角讓人在閱讀時不由自主地停下來深思自己日常的生活習慣。讀完一部分,我常常會閤上書本,花上幾分鍾時間消化吸收,這種“慢閱讀”的體驗,正是優秀書籍纔能帶給讀者的獨特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