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复盘式”写作思维指导十八讲
定 价:35.00元
作 者:耿慧慧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1
ISBN:9787309125146
页 数:230页
字 数:255千字
印刷时间:2016-10-1
版 次:1
开 本:16 开
装 帧:平装
内容简介:
《高中“复盘式”写作思维指导十八讲》分十八个专题,从高中学生写作中遇到的瓶颈性问题为出发点,运用思维复盘技术,对写作思维过程进行复盘,并优化。《高中“复盘式”写作思维指导十八讲》运用“可视化思维复盘”的技术,化抽象为具象,在复盘学生的思维过程基础上,指导教师运用“可视化”技术(如思维导图;鱼骨图;六顶思考帽;金字塔原理)等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高中“复盘式”写作思维指导十八讲》可为教师在实际教学指导中提供可学习、借鉴、分析、研究的样本。
作者简介:
耿慧慧,1977年出生于上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上海市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现任崇明绿华小学党支部书记。为上海市三期双名工程程红兵语文名师基地学员,上海市于漪德育实训基地学员;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语文考试与评价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高考作文阅卷教师选拔与上岗培训中心组成员。曾在《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语文学习》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二十多篇。参加《语文可以这样教》《于漪新世纪文丛》《走近经典 语文阅读新视野》等的编撰工作。
目录:
部分 语文教师必须知道的思维复盘技术
讲 什么是复盘
二讲 思维复盘的意义
三讲 思维复盘的技术
二部分 思维有路图为径
四讲 如何分析现象
五讲 如何分析原因
六讲 如何分析结果
七讲 如何分析对策
三部分 整体架构有章法
八讲 从现象到本质的构思
九讲 探因究果的综合构思
十讲 “志”“力”“物”对策的综合构思
十讲 正反对比的综合构思
十二讲 从驳论到立论的综合构思
四部分 思维误区需避免
十三讲 洞察论证的过程性缺失
十四讲 识别论证的逻辑问题
十五讲 基于数据的科学论证
十六讲 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
十七讲 考虑所有相关的主体
十八讲 准确地运用论据为论证辩护
跋 写作需要跨界的思维
序言:复盘思维序言:复盘思维
程红兵
说起语文,人们更愿意谈论阅读,读书使人明智,阅读是基本功,怎么强调也不会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你就知道意义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多了你就会写了。这些原本都是真理,对部分人,也确实如此。但我们也知道,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同样是有了定的阅读基础,许多人怕写作,许多人写不出像样的作文,这也是现实。写作教学是门科学,但我们不少语文老师还徘徊在科学的门口,只脚进门了,另只脚还在门外,写作教学不得要领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作文教学亟待进行深入而有效的研究,刻不容缓!
耿慧慧是来自上海崇明的语文名师,线教学出类拔萃,进而成为崇明区语文教研员,是上海市三期语文名师基地的优秀学员,与之相识完全是因为语文,基地的语文教学研讨,她总是非常积极的。她也上课,她也写文章,评课时常听她发表高见,研讨时总有独到思想,我直有种感觉,觉得她是位难得的理性思考、理性分析能力很强的女性教师,而且是位难得的有着敢担当、敢作为、善研究的女性教研员。她直致力于探索作文教学新路径。她的研究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而不是基于时尚理论的;是着眼于人的思维培养,而不是文辞的修饰;是着重于作文整体的指导,而不是局部的改变。
诚如耿慧慧老师所分析的,学生作文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如思维跳跃,缺乏路径;逻辑不清,层次不明;思考单,就事论事;举例为主,缺乏说理等。其实学生作文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出现了问题。语文老师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常常是不得要领,作文教学出现诸多问题:重结果轻过程指导;重理论轻实际操作;重批评找茬轻构思指引。更有甚者,很多高三、初三作文指导基本停留在套题指导上,把原本是生动活泼的作文变成机械划的套题作文。更为可怕的是有些语文老师甚至不愿反思、不愿意研究作文教学的改进,据耿慧慧老师的调查统计表明,某年共听课120节左右,其中写作课不到10节,区域层面的公开课不到3节。高中教师的备课笔记中,绝大多数都是阅读教学的教案,写作教学教案极少,且不规范,缺乏整个学期或学年的计划。这就说明了在作文教学阵地面前,我们有不少语文老师选择放弃,自我放逐,不作为,听之任之,这无疑更加令人担忧。
耿慧慧老师是基于这样些现实问题开始了她的作文教学研究探索,做就是三年,可见其责任与情怀,可见其担当与勇气,可见其执著精神。
我非常欣赏她的命题,命题方式不是自命不凡的“高大上”,而是非常生活化的颇具创新意味的“复盘”研究,将下棋中的复盘拿到作文教学中来,其意义不仅仅是反思作文本身,更有复盘思维过程的意义,是思维复盘,这对指导学生写作有着切实的帮助作用。
以思维作为主要抓手,我以为切中写作的要害。作文教学的历史悠久,但到底作文教学应该从文出发,还是从人出发?从文出发,我们已经作了许多尝试,积累了许多经验,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结构,关于议论文的写法、记叙文的写法、说明文的写法、材料作文的写法、小作文的写法等,已经非常详备地教给学生,然而就般情况而言,我们的学生经过训练之后,懂得了文章的基本要素,似乎掌握了基本的行文规范,但也是千篇律的文章、模式化的文章、八股式的文章,缺乏生气,缺乏灵性,缺乏体现自我个性的创意。
从人出发我们就应该研究写作的主体,我们总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可见人是本,是根,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从文章的生成过程来看,任何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写作者)的转化,即写作者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对客体的认识(观念和情感),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转化,而后是作者的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二转化。无论是转化还是二转化,其“中心”毫无疑问是写作主体,因此写作教学就应该把“主体”置于中心地位,这就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符合文章写作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人的写作能力。
从人出发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从人出发,关键应该抓什么呢?也就是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我认为是思维,思维在文章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要作用,说到底写作是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对事物的直观反映,即对事物个别属性、事物的整体的外部程序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认识的感性阶段。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则必须通过定的间接的途径,以定的知识为中介去反映和认识,这就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思维。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认识过程,是人的认识能力向事物本质深入的个复杂的辩证过程,是人脑反映事物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是大脑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象创造的过程。
耿慧慧老师的研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思维理论的研究上,她的研究是解决问题的研究,她研究的是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现象,学会分析原因,学会分析结果,学会分析对策;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构思,探因究果的综合构思,“志”“力”“物”对策的综合构思,正反对比的综合构思,从驳论到立论的综合构思;如何帮助学生洞察论证的过程性缺失,识别论证的逻辑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基于数据的科学论证,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帮助学生学会考虑所有相关的主体,准确地运用论据为论证辩护。
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给语文老师以切切实实的帮助,从而给学生以切切实实的帮助。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意义上,耿慧慧老师的研究功莫大焉。
2016年3月31日
...............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我燃眉之急!我一直以来都对写作头疼不已,感觉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一落笔就变得语无伦次,逻辑不清。这本书的“复盘式”写作,就像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维地图,让我知道写一篇好文章究竟需要经历哪些步骤,每个步骤又该如何去思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强调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想”,以及“为什么这么想”。这种由内而外的引导,让我摆脱了对表面技巧的过度追求,开始真正关注文章的思想深度和逻辑严谨性。书中的案例选取也非常有代表性,能够涵盖高中生写作中常见的各种问题,例如审题不清、论据不足、结构混乱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复盘”,我学会了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将作者的思路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写作文也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逻辑挑战的过程。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复盘式”写作思维。我一直认为,写好文章的关键不在于华丽的词藻,而在于清晰的思维。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作者耿慧慧老师用一种非常系统、科学的方式,讲解了如何对写作过程进行“复盘”,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写作能力。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能立竿见影”的技巧速成书,而是更注重培养一种长期的、内在的写作能力。书中的内容,层层递进,从审题立意,到素材选择,再到结构安排,以及最后的语言锤炼,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反思自己的每一次写作,找出不足之处,并且知道如何去改进。这种“复盘”的过程,让我对自己的写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进步的空间。感觉这是一种非常适合高中生的写作指导,它能帮助我们建立起扎实的写作基础,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评分这本《正版现货 高中"复盘式"写作思维指导十八讲》简直是我高中语文学习路上的“神助攻”。之前,我写作文总觉得“凭感觉”,有时候写得还不错,但更多时候是“碰运气”,不知道为什么好,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好。这本书的“复盘式”方法,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套模板,而是教你如何像侦探一样,层层剖析题目,挖掘深层含义,找到最恰当的角度。而且,书中对“复盘”的讲解非常细致,从审视素材的价值,到构建文章的逻辑骨架,再到遣词造句的斟酌,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范文的“复盘”分析,让我能从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理解他们是如何构思、如何表达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写作文不再是“无头苍蝇”,而是能够有目的地去创作,并且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写得好在哪里,还需要改进在哪里。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写出有深度、有逻辑的作文的书。市面上同类书籍很多,但很多都停留在表面技巧的讲解,看完之后依然感觉云里雾里。《复盘式写作思维指导十八讲》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写”,而是告诉你“怎么思考着写”。“复盘式”这个概念,我之前很少接触,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这简直是写作的“灵魂伴侣”。它让我明白,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关键在于如何从每次写作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书中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语言风格也比较轻松幽默,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特别是在处理一些比较抽象的论述性写作时,这本书提供的“复盘”框架,能够帮助我理清思路,找到清晰的逻辑线索,从而写出更具说服力的文章。感觉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我真正地提升写作能力。
评分读完这本书,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之前写作文,总觉得东拼西凑,抓不住重点,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没什么灵魂。这本书的“复盘式”写作思维,真的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堆砌辞藻,也不是告诉你写一些华丽空洞的套话,而是教你如何深入思考,如何拆解一个写作任务,然后有条不紊地构建自己的文章。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说,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作文要求,光靠模板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的训练方法,让我学会了如何从题目出发,挖掘深层含义,找到自己独特的切入点。那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让我对写作文不再感到畏惧,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每一讲的案例分析都非常典型,能够让我对照自己的写作,找出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改进。感觉作者耿慧慧老师真的是非常懂高中生的写作困境,给出的建议既有理论高度,又非常接地气,操作性很强。书中的一些小练习,虽然简单,但却能有效地巩固所学,让我把“复盘”的习惯真正内化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