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利率史(第四版)
定價:92.00元
作者:(美國)悉尼·霍默 (美國)理查德·西勒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50861749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1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悉尼·霍默於1963年齣版瞭《利率史》版——當時利率還不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內容——因為他相信很有必要齣版一部覆蓋全球的基本經濟和商業價格曆史著述。40多年以後,《利率史》已經成為財經領域的一部經典著述。
《利率史》第四版用淺顯易讀的風格敘述瞭跨越經濟史4000多年的利率趨勢和藉貸習俗故事。這部獨特的著述充滿瞭深邃的真知灼見和大量的圖錶說明,清晰全麵地展示瞭利率動嚮。金融專業人士可以由此來評判當代利率水平和貨幣發展態勢。本書在已有數據資料的基礎上運用瞭一些分析工具,比如收益麯綫平均數和每10年平均數。
《利率史》第四版以極其詳盡的筆墨分析瞭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市場和藉貸做法。它匯總瞭所在時代和地點的政治和經濟事件及金融習俗,從而將利率和信貸形式置於各自的環境之中。具體包括:
目錄
部分 古代史
章 史前與原始信貸和利息
第二章 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巴比倫王國和亞述
第三章 希臘
第四章 羅馬
第五章 古代利率匯總與分析
第二部分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
第六章 高利貸信條及其對歐洲信貸形式和利息的影響
第七章 濛昧黑暗時期
第八章 中世紀後期
第九章 文藝復興時期
第十章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西歐利率總結與分析
第三部分 1900年前的現代歐洲與北美
第十一章 18世紀的英國
第十二章 18世紀的歐洲
第十三章 19世紀的英國
第十四章 19世紀的法國
第十五章 19世紀的歐洲其他各國
第十六章 18世紀和19世紀的美國
第四部分 1900年以後的歐洲和北美
第十七章 20世紀的美國:1900一1945年
第十八章 20世紀的美國:1946—1990年
第十九章 20世紀的英國
第二十章 20世紀的歐洲:法國、荷蘭、比利時、德國、意大利
第二十一章 20世紀的歐洲:瑞士、奧地利、瑞典、挪威、丹麥、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土耳其
第二十二章 20世紀的加拿大
第二十三章 1700年以後歐洲和北美利率總結及分析
第五部分 其他國傢與20世紀90年代
第二十四章 日本
第二十五章 英鎊地區: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印度和巴基斯坦
第二十六章 俄國
第二十七章 中國
第二十八章 拉丁美洲
第二十九章 韆年交替時期:1990~2005年
作者介紹
悉尼·霍默,*市場分析的先驅,當今利率研究領域。他是所羅門兄弟公司的一名有限閤夥人,是負責該公司*市場研究部門的一般閤夥人,直到1971年退休之前,他一直都是所羅門兄弟公司的一名關鍵人物。他的之處,是他率先論述*市場曆史和推動*市場
文摘
序言
老實說,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的書名。我對“利率”這個詞總是帶著一種天然的好奇,它似乎是經濟世界裏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翻開《利率史(第四版)》,我發現我的好奇心得到瞭極大的滿足。《利率史》不僅僅是關於利率,它更像是一部微觀的經濟史。作者用一種非常細膩和深刻的方式,展現瞭利率如何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從簡單的商品交換媒介,逐漸演變成影響全球經濟運轉的核心要素。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曆史時期貨幣政策如何通過利率工具來實現其目標的描述,這讓我對中央銀行的角色有瞭更直觀的認識。它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在某個時期,利率會上漲,而在另一個時期,利率又會下降。這種對“為什麼”的深入探究,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站在瞭一個更高的 vantage point,能夠更清晰地審視整個經濟體係的運行邏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紙質都非常好,拿在手裏就有一種厚重感和價值感。打開書頁,精煉的文字和清晰的排版立刻吸引瞭我。作為一個平時工作比較忙碌的人,我很難有大塊的時間去係統閱讀,但《利率史(第四版)》的章節設置非常閤理,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選擇性地閱讀某一個特定時期或者主題的利率發展。作者在內容的處理上,既有宏觀的視角,也有微觀的案例,使得整個敘述既有全局觀,又不失細節的生動性。例如,關於大蕭條時期利率政策失誤的分析,就非常具體,讓我能清晰地看到決策失誤帶來的嚴重後果。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利率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作用的論述,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不同國傢的利率差異會引起資本的大規模流動,以及這種流動又會反過來如何影響全球經濟格局。這本書確實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我已經斷斷續續讀瞭幾個月瞭,每次翻開,總有新的感悟。雖然書名叫做《利率史(第四版)》,但它帶給我的遠不止是枯燥的曆史數據和理論。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時空,去理解那些看似抽象的利率是如何一步步演變,又如何在宏觀經濟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幾次重大金融危機前後的利率變動分析,那些圖錶和案例研究,讓我深刻體會到利率變動背後的邏輯和影響。它讓我不再將利率僅僅看作是銀行發布的數字,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反映市場情緒、經濟周期和政策意圖的晴雨錶。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思想的探險,不斷挑戰我對經濟的既有認知,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我常常會在讀到某個章節時,聯想到自己近期關注的財經新聞,會發現很多事情的根本原因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綫索,這讓我感覺非常滿足。這本書的語言也很有特點,雖然是學術著作,但行文流暢,並不顯得晦澀難懂,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獲益。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真是齣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為一本關於“利率史”的書會非常枯燥,充斥著各種專業術語和年代事件,但《利率史(第四版)》卻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瞭它的內容。作者不僅僅是羅列事實,而是通過生動的敘述和邏輯嚴謹的分析,將利率的演變過程描繪成一幅幅鮮活的曆史畫捲。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不同時代背景下,利率如何受到政治、社會和技術進步影響的章節所打動。它讓我看到瞭利率背後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變遷,比如在中世紀,宗教對藉貸利率的約束,以及工業革命時期,資本需求對利率的影響。這些內容不僅充實瞭我的知識儲備,更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對經濟現象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每一次閱讀,都感覺自己像是在與曆史對話,感受先輩們在經濟活動中的智慧與掙紮。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成果,更是一種對人類經濟活動演變的長篇敘事。
評分作為一個對宏觀經濟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地解釋復雜經濟概念的書籍。《利率史(第四版)》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沒有像一些經濟學教材那樣,上來就拋齣大量的模型和公式,而是從曆史的維度切入,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利率的形成、變動以及它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功能。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經典經濟學理論的闡述,例如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在利率政策上的不同觀點,以及這些觀點是如何影響實際政策製定的。作者在引用大量曆史案例的同時,也穿插瞭對未來利率趨勢的思考,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有曆史的厚重感,更有前瞻性的價值。我常常會在閱讀時,一邊思考書中的內容,一邊對比現實世界中正在發生的經濟事件,這種思考過程極大地加深瞭我對經濟規律的認識。這本書讓我覺得,理解利率,就是理解現代經濟運行的脈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