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美學 (全3捲4冊) 第壹捲 第2捲 第三捲上下冊
原價:128.00元
作者: (德)黑格爾 著,硃光潛 譯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08年9月
ISBN:美學(一)漢譯名著本9787100011402
美學(二)漢譯名著本9787100011419
美學(第三捲上)漢譯名著9787100011426
美學(第三捲下)漢譯名著本9787100011433
全3捲,共4冊(其中第三捲是上下冊)
........
全書序論
一 美學的範圍和地位
1.自然美和藝術美
2.對一些反對美學的言論的批駁
二 美和藝術的科學研究方式
1.經驗作為研究的齣發點
2.理念作為研究的齣發點
3.經驗觀點和理念觀點的統一
三 藝術美的概念
A.一些流行的藝術觀念
1.藝術作品作為人的活動的産品
2.藝術作品作為訴之於人的感官的,從感性世界吸取源泉的作品
3.藝術的目的
a)摹仿自然說
b)激發情緒說
c)更高的實體性的目的說
B.從曆史演繹齣藝術的真正概念
1.康德哲學
2.席勒,文剋爾曼,謝林
3.滑稽說
四 題材的劃分
1.藝術美的理念或理想
2.理想發展為藝術美的各種特殊類型
3.各門藝術的係統
第壹捲 藝術美的理念或理想
序論
1.藝術對有限現實的關係
2.藝術對宗教與哲學的關係
3.第壹捲題材的劃分
第壹章 總論美的概念
1.理念
2.理念的客觀存在
3.美的理念
第2章 自然美
A.自然美,單就它本身來看
1.理念作為生命
2.自然生命作為美
3.對自然生命的觀察方式
B.抽象形式在外在美與感性材料的抽象統一的外在美
1.抽象形式的美
a)整齊一律,平衡對稱
b)符閤規律
c)和諧
2.美作為感性材料的抽象的統一
C.自然美的缺陷
1.在直接現實中的內在因素仍然隻是內在的
2.直接個彆客觀存在的依存性
3.直接個彆客觀存在的局限性
第三章 藝術美,或理想
A.理想,單就它本身來看
1.美的個性
2.理想對自然的關係
B.瑤想的定性
一、理想的定性,就它本身來看
1.神性的東西,作為統一性與普遍性
2.神性的東西,作為諸個彆的神
3.理想的靜穆
二、動作或情節
1.一般的世界情況
a)個體的獨立自足性:英雄時代
b)散文氣味的現代情況
c)個體獨立自足性的恢復
2.情境
a)無情境(無定性的情境)
b)有定性的情境處在平闆狀態
c)衝突
3.動作(情節)
a)引起動作的普遍力量
b)發齣動作的個彆人物
c)人物性格
三、理想從外在方麵得到定性
1.抽象的外在因素,單就它本身來看
a)整齊一律,平衡對稱,和諧
b)感性材料的統一
2.具體的理想與它的外在實在的協凋一緻
a)主體與自然的單純的、自在的統一
b)由人的活動而産生的統一
c)精神關係的總和
3.理想的藝術作品的外在方麵對聽眾的關係
a)讓藝術傢自己時代的文化發揮效力
b)維持曆史的忠實
c)藝術作品的真正的客觀性
C.藝術傢
1.想象,天纔和靈感
這套《美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扉頁的泛黃紙張,觸感溫潤,仿佛穿越瞭時光。翻開第一頁,硃光潛先生的譯文便如同潺潺流水,細膩而富有韻味,他將黑格爾深邃的思想,以一種極具東方古典韻緻的方式呈現齣來。初讀黑格爾的美學,難免會覺得有些抽象,但硃先生的譯筆,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他會在關鍵處點撥,用精準的注釋引導讀者進入黑格爾的哲學體係。這本書不僅僅是對美的理論探討,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精神的自由”與“藝術的普遍性”的論述,這讓我重新審視瞭藝術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承載著民族的情感和曆史的記憶。每一捲的結構都嚴謹而宏大,從美的理念到具體的藝術形式,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雖然我對哲學並非專精,但通過這套書,我仿佛窺見瞭人類思想史上一座巍峨的山巒,而黑格爾,無疑是那位站立在山巔的巨人。那些關於“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的論述,初讀時可能會覺得晦澀,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漸漸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它並非空洞的理論,而是指嚮瞭人類最根本的對美的追求和體驗。閱讀過程中的那種沉浸感,那種與偉大思想傢跨越時空的對話,是難以言喻的。
評分這套《美學》的體積,就足以說明其內容的豐富與深刻。初拿到手,我便被它紮實的紙張和典雅的裝幀所吸引,這本身就營造瞭一種適閤潛心閱讀的氛圍。硃光潛先生的翻譯,是我選擇這套書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文字功底無需多言,他不僅精準地傳達瞭黑格爾的思想,更以一種東方審美的細膩,將哲學理論與文學美感巧妙地融閤。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雕塑”的章節,黑格爾深入分析瞭雕塑藝術是如何通過三維空間來展現物質的“精神性”,以及不同材質的運用所帶來的不同美學效果。這讓我對那些靜靜矗立在博物館中的雕塑,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閱讀過程,就像是在攀登一座思想的山峰,每一章都是一個階梯,每一步都充滿挑戰,但也伴隨著登高望遠的喜悅。黑格爾的體係是如此的完整,他從最抽象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齣發,一路談到具體的藝術門類,邏輯嚴密,層層遞進。我常常會在讀完一章後,久久不能平靜,需要時間去消化和吸收。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對美的感知,遠非簡單的視覺或聽覺體驗,而是包含著深刻的哲學內涵。
評分我一直覺得,真正的美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號和空泛的理論上,它應該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的思想,産生深刻的連接。這套《美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硃光潛先生的翻譯,是功不可沒的。他以一種極其細膩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將黑格爾那些看似遙遠的哲學思辨,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詩歌”的分析,黑格爾認為詩歌是“自由的精神”的産物,它最能直接、最深刻地錶達人的情感與思想。讀到這裏,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耳熟能詳的詩句,仿佛它們都獲得瞭新的生命。這套書的係統性,讓我驚嘆。從美的理念到具體的藝術形式,黑格爾構建瞭一個宏大而完整的體係。它讓我明白瞭,我們所感受到的美,並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哲學根源和曆史發展脈絡。閱讀這套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思想的朝聖,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感悟和啓發,讓我對“美”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對人類的精神世界有瞭更宏大的認知。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名“顔值黨”,在選擇書籍時,往往會被精美的裝幀所吸引。這套《美學》,正是以其典雅大方的設計,首先抓住瞭我的眼球。而當真正翻開閱讀後,我纔發現,它內在的“美”更是令人震撼。硃光潛先生的翻譯,是我最看重的一點。他將黑格爾那晦澀難懂的哲學理論,翻譯得如同行雲流水,通俗易懂,甚至帶有一種東方古典的韻味。我常常在讀到某個精彩的論斷時,會停下來,反復迴味。書中關於“繪畫”的章節,更是讓我印象深刻。黑格爾分析瞭繪畫如何通過色彩、綫條、構圖等元素,來錶現物質世界的美,以及不同繪畫風格所蘊含的哲學思考。這讓我對平日裏欣賞的畫作,有瞭全新的認識,仿佛能透過畫麵,看到畫傢背後的思想。這套書的結構非常嚴謹,從美的哲學本質,到具體的藝術形式,層層遞進,邏輯清晰。它讓我意識到,美學不僅僅是對藝術的欣賞,更是對人類精神和文明的深入理解。
評分這套《美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次長達數周的哲學跋涉。我必須承認,一開始翻開,被黑格爾的宏大體係和硃光潛先生的嚴謹譯注,著實震撼瞭一番。書中的內容,遠不止於我們通常理解的“好看不好看”那麼簡單。它深入到美的本質,從理念到現實,從哲學高度去解構美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崇高”的論述,黑格爾將其與“優美”做瞭鮮明的對比,讓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有些事物能帶給我們震撼,而不僅僅是愉悅。這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對人類精神體驗的細緻描摹。硃先生的譯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嚮導,他不僅指明方嚮,還在途中為我們講解沿途的風景,並時常提醒我們注意腳下的岔路。他的注釋,對於理解黑格爾晦澀的哲學概念,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色彩”和“聲音”的藝術分析,它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繪畫和音樂,理解它們為何能夠觸動我們的心靈。閱讀這套書,需要耐心和沉靜,但迴報卻是巨大的。它讓我對藝術的理解,從感性的欣賞,提升到瞭理性的思考,甚至是一種哲學層麵的體悟。
評分我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套《美學》的,當時隻是被它厚重的封麵和“黑格爾著,硃光潛譯”的名頭所吸引,但真正開始閱讀後,我纔意識到自己收獲瞭多麼寶貴的精神財富。硃光潛先生的譯文,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他將黑格爾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哲學思辨,以一種極其流暢、優美的中文呈現齣來,讀起來絲毫不會感到枯燥,反而有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詩歌”的論述,黑格爾分析瞭詩歌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如何能夠最直接地錶達人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它在整個藝術門類中的獨特地位。讀到這裏,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經典的詩篇,仿佛它們都獲得瞭新的生命。這本書的結構是如此的宏大而係統,從美的理念,到具體的藝術形式,一步步深入,引導讀者去理解美的起源、本質和發展。它不僅僅是關於美的理論,更是一種關於如何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精神的哲學方法。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停下來,去思考作者提齣的每一個觀點,去聯係自己過往的經驗,這種思考的樂趣,是閱讀其他書籍難以比擬的。
評分這套《美學》,我斷斷續續讀瞭很久,每一次翻開,都感覺像是在與一位博學而深邃的長者對話。黑格爾的思想,如同浩瀚的星空,深邃而引人遐想。而硃光潛先生的譯文,則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探索的道路。他的翻譯,不僅準確,更富有詩意,將黑格爾那些復雜的哲學概念,以一種優雅而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戲劇”的論述。黑格爾分析瞭戲劇如何通過情節、人物、衝突等元素,來展現人性的復雜與情感的張力,以及它在藝術形式中的獨特地位。這讓我對平日裏觀看的戲劇,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情節,而是去探尋其中蘊含的哲學意義。這套書的體係是如此的完整,它從最根本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齣發,一路探討至各種具體的藝術門類,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精心打磨的寶石,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它不僅僅是關於“美”的書,更是關於“如何認識美”、“如何理解藝術”以及“藝術在人類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的深刻探討。
評分老實說,我對黑格爾的美學理論一直抱有敬畏之心,總覺得它像是一座巍峨的殿堂,門檻高不可攀。直到我拿到這套硃光潛先生翻譯的《美學》,纔真正感受到瞭撥開迷霧的喜悅。硃先生的譯文功力深厚,他不僅是語言的翻譯者,更是思想的傳遞者。他以一種極其自然流暢的中文,將黑格爾艱深的哲學概念解讀得清晰明瞭,甚至在一些關鍵的理論闡釋部分,會輔以他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悲劇美”的分析,那不僅僅是對戲劇形式的探討,更是對人類生存境遇的深刻反思。黑格爾認為,真正的悲劇美,並非簡單的感傷,而是包含瞭衝突、超越與精神的升華。讀到這裏,我聯想到許多經典悲劇作品,似乎瞬間有瞭全新的理解。這套書的體量不小,四冊書,字斟句酌,每一個論斷都經過嚴密的邏輯推導。我常常會在讀完一段後,停下來反復咀嚼,品味其中的深意。它讓我認識到,美不僅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內在精神的錶達,是理念與感性世界的完美結閤。它拓寬瞭我對“美”的認知邊界,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那些瞬間的美,背後都蘊藏著如此深刻的哲學思考。
評分我必須坦承,當初購入這套《美學》,主要是被其“全3捲共4冊”的厚重感和“黑格爾著,硃光潛譯”的金字招牌所吸引,以為會是一本極具挑戰性的哲學讀物。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後,纔發現它帶來的驚喜遠超我的想象。硃光潛先生的翻譯,堪稱一絕。他不僅忠實地還原瞭黑格爾的思想精髓,更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賦予瞭譯文以極高的可讀性和審美價值。在我閱讀的眾多哲學譯本中,這套《美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尤其鍾愛書中關於“建築”的章節。黑格爾分析瞭建築作為一種物質性的藝術,如何通過空間、形式、材料等元素,來體現人類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理念。這讓我重新審視瞭身邊的建築,發現它們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場所,更是承載著曆史、文化與審美的載體。黑格爾的論述,常常是宏大而係統性的,他從最抽象的哲學原理齣發,逐步深入到具體的藝術實踐,層層遞進,邏輯嚴密。它讓我意識到,美學並非是孤立的學科,而是與哲學、曆史、文化等領域緊密相連。
評分我一直對“美”這個概念充滿好奇,總覺得它既熟悉又陌生,難以捉摸。直到我捧起這套黑格爾的《美學》,我纔感覺像是找到瞭開啓那扇神秘之門的鑰匙。硃光潛先生的譯文,真的太令人贊嘆瞭!他將黑格爾那些如同天書般的哲學論述,翻譯得如同行雲流水,通俗易懂,甚至帶有一種中文獨有的韻味。讀他的譯文,我絲毫不會感到費力,反而覺得是在享受一場思想的盛宴。書中關於“音樂”的論述,更是讓我耳目一新。黑格爾分析瞭音樂如何通過聲音的流動來錶達情感的細微之處,以及節奏、鏇律、和聲等元素如何共同作用,構成人類最直接的感官體驗。這讓我對平日裏聽的音樂,有瞭全新的認識,仿佛能聽到音樂背後更深層的精神律動。這套書的係統性非常強,從最抽象的“美是理念的顯現”開始,一直延伸到具體的藝術形式,每一部分都相互關聯,構成瞭一個宏大的美學體係。它不僅僅是教你“什麼是美”,更是教你“如何去理解美”,以及“美在人類精神世界中的地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