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 图表 安全边际 资金配比法 大势研判法 选股法 估值法 组合法

图说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 图表 安全边际 资金配比法 大势研判法 选股法 估值法 组合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价值投资
  • 投资策略
  • 股票投资
  • 财务分析
  • 估值
  • 安全边际
  • 选股
  • 资产配置
  • 投资组合
  • 图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美妙绝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3381
商品编码:28649893199
丛书名: 图说价值投资

具体描述

全国包邮活动日期:2018-05-24 18:24 - 2019-03-31 18:24
单笔订单满39包邮( 不包邮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海外 )

 书名:  图说价值投资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
 ISBN号:  9787302473381
本书是《价值投资的逻辑与中国实践》的升级版,以巴菲特的老师、“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思想为蓝本。前三章讲述价值投资原理(透视股市、认识投资、复利威力),后四章讲述价值投资操作(选股要诀、估值方法、买卖依据、组合管理)。本书以图形、表格、俗语等简单易懂的方式解答投资的常见问题: ①资金配比问题——什么方法判定大盘高低?应该配多少比例股票,留多少比例现金?②选股标准问题——选股应该看哪些核心指标与辅助指标?③估值方法问题——用什么方法估值?是不是可靠?④买卖区域问题——什么价格区买入,什么价格区卖出,什么价格区等待?⑤组合构建问题——选几个行业,买几只股票,配多少资金,分几批买卖?股市千变万变,安全边际坚持不变。本书以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安全边际为主线,阐述了精选个股、正确估值、安全设定、有效组合、有序买卖的专业操作方法,以期实现本金安全与财富增值。

●投资大道至简。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说,成功投资的秘诀可以凝练成四个字——“安全边际”。股市千变万变,安全边际坚持不变。本书以安全边际为主线,阐述了选股、估值、设定安全边际、长期投资等价值投资流程,以期实现本金安全与满意的回报。

●价值投资是靠谱的。从大范围看,世界上取得巨额财富的著名投资大师大多是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如格雷厄姆、巴菲特、罗杰斯、林奇、聂夫、博格尔、邓普顿、普里斯等。从个人实践经验看,本人在2012年12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价值投资的逻辑与中国实践》第14章与第18章中分析的典型股票(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恒瑞医药、马应龙等),即使经过2015年股灾的洗礼,至今仍然取得较为理想的收益。本书所提到价值操作方法能否经得起未来的实践检验,聪明的投资者可以在坚持核心原则的前提下进行观察与实验。

●价值投资的参照物是公司价值。价值投资者应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和持有合适的股票。价值投资要求公司要好、股价要低、持股要久,这是本书要传达给投资者的原意。即选股参照价值,确保“股美”;买卖参照价值,确保“价廉”;持股参照长期,确保“坐等赚钱”。

第1章透视股市1

第1节股市生态: 股市很危险,入市有三策1

第2节股市环境: 监管不放松,因有三不公3

第3节股市波动: 涨跌有五性,用心是正道5

第4节偏向性: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6

第5节随机性: 涨跌没有记忆,一切皆有可能21

第6节周期性: 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重演36

第7节跳跃性: 股票“相变”,二八定律43

第8节从众性: 股市涨跌放大器58

投资小结61

第2章认识投资63

第1节投资三要: 分析、保本与回报63

第2节分析要好: 定性加定量,简单加稳定67

第3节本金要保: 好股加折扣,组合加耐心75

第4节回报要高: 保本是底线,满意看预期86

盖茨与巴菲特,谁更聪明聪明在于选择聪明的赚钱模式。从工作角度看,盖茨与巴菲特,谁是劳力者,谁是劳心者?2010年巴菲特和盖茨与内布拉斯加大学生对话。盖茨提到,他的日程表满是会议与邮件,每年有两个“思考周”,不受干扰地进行阅读和思考。而巴菲特则提到,他每年有50个“思考周”,主要是阅读,工作约2周,主要是打电话。因此,从工作角度看,盖茨属于劳力者,巴菲特属于劳心者。2010年10月17日,巴菲特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提到,自己没买微软股票是因为盖茨不够聪明。巴菲特做投资的赚钱模式不需要有非常聪明的脑袋,而盖茨做软件的赚钱模式则需要有非常聪明的脑袋。巴菲特的赚钱模式更聪明。由此,是不是可以说,努力提高投资技能比努力提高工作技能更聪明?

劳资者富。从财富创造的角度看,巴菲特与盖茨都很富有。这又怎么解释呢?从汉字“富”与“穷” 的造字本义说起。“富”,“宀”代表房子,“一口田”代表土地。造字本义是: 有房居住,有地种粮。有房子有土地,有产者富。“穷”,“”代表洞穴,“力”代表体力。造字本义是: 身体屈居洞穴,靠体力谋生。有劳力没房子,无产者穷。穷富差别在于资产。动用体力获得财富者称为劳力者,动用脑力获得财富者称为劳心者,动用资本获得财富者称为劳资者。盖茨是微软公司大股东,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大股东,二者都拥有巨额股票,都是“劳资者”。因此,无论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要想富有,都要成为劳资者。动用资本比较小的称为投资者,动用资本巨大的称为资本家。投资者与资本家所动用的资本大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劳资者。

投资者自尊自立。投资有什么好处?首先,投资者自尊。员工做得好要看老板满意度,老板做得好要看客户满意度,官员做得好要看领导与群众满意度,而投资做得好只要看自身本事。其次,投资者自立。天赋很难传承,官位很难传承,但投资技能容易传承。巴菲特曾提到,留给子女财产要让他们一展抱负,而不是让他们最终一事无成。从2006年开始,巴菲特承诺捐献85%的资产,其中约300亿美元捐赠给比尔·盖茨与其妻子梅琳达·盖茨设立的“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这意味着他的儿子无法继承大部分财产,但要想继承投资技能一展抱负,应该容易实现。

投资知易行难。投资简单吗?跑步能健身的道理非常简单,但是要多年坚持则不容易。投资操作简单但不容易。大家很容易找到大牛股(如贵州茅台、同仁堂、伊利股份等),也很容易知道股价高低(熊市大跌时价格低,牛市大涨时价格高),但是要下决心买入并多年持有则不容易。

投资学习大师。古语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投资者的学习对象应该锁定投资大师。投资大师们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常有经典著作传世。比如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与《证券分析》、股神沃伦·巴菲特每年度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杰出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杰出投资经理约翰·聂夫的《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价值投资大师赛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等。聪明的投资者虽然当不了投资大师的亲传弟子,但可以当投资大师的书传弟子。

投资大道至简。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说,成功投资的秘诀可以凝练成四个字——“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就是指股票价格远低于股票价值。股市千变万变,安全边际坚持不变。本书以安全边际为主线,阐述了选股、估值、设定安全边际、长期投资等价值投资流程,以期实现本金安全与满意的回报。

投资独立思考。正如格雷厄姆所说的,投资要成功,一要正确思考,二要独立思考。对于一个追求成功的价值投资者,理性批判他人思想必不可少。本书致力于研究有效的价值投资方法,但由于作者的学识与经验有限,必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吴后宽2017年3月

 

本书是《价值投资的逻辑与中国实践》的升级版,以巴菲特的老师、“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思想为蓝本。前三章讲述价值投资原理(透视股市、认识投资、复利威力),后四章讲述价值投资操作(选股要诀、估值方法、买卖依据、组合管理)。本书以图形、表格、俗语等简单易懂的方式解答投资的常见问题: ①资金配比问题——什么方法判定大盘高低?应该配多少比例股票,留多少比例现金?②选股标准问题——选股应该看哪些核心指标与辅助指标?③估值方法问题——用什么方法估值?是不是可靠?④买卖区域问题——什么价格区买入,什么价格区卖出,什么价格区等待?⑤组合构建问题——选几个行业,买几只股票,配多少资金,分几批买卖?股市千变万变,安全边际坚持不变。本书以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安全边际为主线,阐述了精选个股、正确估值、安全设定、有效组合、有序买卖的专业操作方法,以期实现本金安全与财富增值。


《深度价值:穿越周期的投资智慧》 内容简介 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如何确立一套稳健的投资哲学,避免随波逐流,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是每一位投资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本书《深度价值:穿越周期的投资智慧》正是为解答这一终极疑问而生。它并非一本描绘市场热点、预测短期波动的速成指南,而是萃取了投资界历经时间考验的精髓,旨在为读者构建一套严谨、系统且富有实践性的投资体系。我们将深入挖掘“价值投资”的核心要义,从根源上理解其理论基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读者掌握识别真正价值洼地的能力。 本书的篇章设计,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投资框架。 第一部分:价值的基石——理解与实践 我们首先将破除对“价值投资”的片面认知,深入剖析其历史渊源与核心理念。这不仅仅是关于“便宜货”的简单概念,而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刻洞察。我们将详细阐述“安全边际”的真正含义,它远不止是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简单差值,更是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一道坚实的护城河。读者将学会如何量化安全边际,并在实际操作中找到具有吸引力的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 第二部分:洞悉全局——宏观视野与趋势判断 在个体企业层面之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大势研判法”。这并非要求投资者成为经济学家,而是要掌握分析宏观经济周期、理解国家政策导向、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的基本方法。我们将提供一套实用的框架,帮助投资者识别不同经济周期下的投资机会与风险,从而在大的经济浪潮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部分内容将带领读者从微观的财务报表跳脱出来,用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市场。 第三部分:精选良驹——个股的选择与评估 “选股法”是价值投资实践的核心环节。本书将抛弃繁琐的技术指标,回归基本面分析的本质。我们不会提供一个固定的选股公式,而是传授一套思维模式和分析方法,让读者能够独立地识别出那些质地优良、增长潜力大、且价格被低估的公司。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阅读财务报表,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估其管理团队的素质,以及分析其竞争格局。同时,我们将强调“护城河”的概念,以及如何评估一家企业能否在长期竞争中保持优势。 第四部分:理性定价——精准的估值艺术 “估值法”是量化企业内在价值的关键工具。本书将重点介绍几种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估值方法,并详细解析其应用场景和局限性。我们不会陷入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侧重于理解各种估值方法的逻辑,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和所处行业选择最合适的估值工具。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自由现金流折现、市盈率(PE)、市净率(PB)、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等指标,对企业价值进行合理估计,并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投资价值。 第五部分:均衡的智慧——构建与管理投资组合 成功的投资并非依赖于孤注一掷,而是建立在分散风险和优化配置的基础之上。本书将系统阐述“组合法”的精髓。我们将讲解如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情况,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这包括资产类别的选择、不同股票之间的配置比例,以及如何通过再平衡来维持组合的健康状态。我们将深入讨论“资金配比法”,即如何在不同的投资标的之间合理分配资金,以最大化收益并最小化风险。这部分内容将帮助读者从单一股票的分析,提升到对整个投资组合的管理能力,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深度而非广度: 本书不追求覆盖所有投资理论,而是精选并深入解析价值投资中最核心、最有效的部分。 实操性强: 每一项方法都将辅以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投资策略。 强调独立思考: 本书旨在培养读者的独立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不受市场情绪的影响,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穿越周期的智慧: 价值投资的本质是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本书将帮助读者理解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保持定力,并从中发现机遇。 体系化构建: 从宏观到微观,从选股到组合,本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投资决策框架,帮助读者构建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 《深度价值:穿越周期的投资智慧》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引导投资者走向财务自由的旅程。无论您是初入投资市场的萌新,还是希望提升投资技艺的资深人士,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智慧和实用的工具,助您在波涛汹涌的金融市场中,稳健前行,实现财富的长期增值。我们将带领您深入探寻价值的真正含义,掌握穿越周期的投资之道,最终成为一名真正智慧的投资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刚读完一本关于价值投资的书,虽说名字里提到了“图说”,但实际阅读体验更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导师在进行一次深度对话。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没有简单罗列理论,而是将抽象的概念落地,通过大量真实世界的公司案例,拆解其财务报表、商业模式以及行业前景,让我们这些初学者也能窥见价值投资的实操细节。尤其是在讲到如何识别“好生意”的时候,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式引导,帮助读者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比如,这家公司是否拥有难以被模仿的护城河?它的盈利能力是否持续且稳健?管理层是否诚信且有能力?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真正深入下去,需要结合行业、竞争对手以及宏观经济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判断,书中提供的分析思路非常清晰,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忍不住自己动手去分析手头的其他公司。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对“大势研判法”的理解得到了极大的深化。以往我总以为价值投资只关注个股,而忽略了宏观环境的影响。这本书则有力地纠正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历史数据和经济学原理,详细分析了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等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他并没有试图预测市场的短期波动,而是着重于识别长期的大方向,比如,哪些行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哪些政策将为某些行业带来长期的红利?又或者,哪些潜在的风险可能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冲击?他提供的分析方法,能够帮助读者建立一个更广阔的视野,理解个股的价值波动是如何与宏观经济背景相互关联的。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再好的公司,如果处于一个夕阳产业,或者面临严峻的宏观挑战,其价值也可能被严重低估,或者难以实现预期的增长。

评分

这本书在“估值法”的讲解上,可以说是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并且提供了非常系统且实用的方法论。作者没有简单地介绍市盈率、市净率这些常见的指标,而是深入到自由现金流折现(DCF)、股息折现模型(DDM)等更具理论深度和实操价值的估值方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详细拆解了这些模型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什么自由现金流比利润更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如何才能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在估值过程中,又有哪些陷阱需要警惕?他还结合了不同行业的特点,讲解了不同估值方法适用的场景,例如,对于科技公司,市销率可能比市盈率更具参考意义;对于成熟的公用事业公司,现金流折现模型则更为贴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我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估值工具,不仅是计算出一个数字,更是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它强调的“安全边际”概念。以往我总是听说这个词,但总觉得有些虚无缥缈。然而,作者通过图表和生动的比喻,将这个概念解释得淋漓尽致。他用“买股票就像买打折的商品”来类比,强调了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的重要性。更让我茅塞顿开的是,作者详细讲解了计算安全边际的多种方法,并结合不同类型的公司,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场景。他指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风险程度,对安全边际的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对于一些周期性强的行业,需要更高的安全边际才能应对不确定性。书中的一些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当股票价格波动时,安全边际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本金,以及在市场低迷时期,拥有较大安全边际的股票如何成为避风港。这一点对于我这样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对于“资金配比法”的阐述。以往读到的很多投资书籍,更多关注如何选股,但对于如何管理仓位、如何分散风险却鲜有深入探讨。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从分散投资的必要性谈起,解释了为什么不应该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及单一股票的风险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然后,他详细介绍了多种实用的资金配比策略,比如,根据风险承受能力来分配股票、债券、现金的比例;根据不同行业的景气度来调整仓位;甚至还提到了如何根据公司的市值大小来调整投资比例。最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教导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配比方法,而是强调了“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原则,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这让我感觉这本书非常贴近实际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