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的第六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支付清算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把握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演进,深入发掘支付清算相关变量与宏观经济、金融及政策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动态跟踪国内外支付清算研究的理论前沿。报告将致力于为支付清算行业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及其他经济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支付清算组织和金融机构的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材料,为支付清算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献素材。自2013年出版首期报告之后,连续五本都引起了政策层、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杨涛 男,1974年生,山东淄博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与财政政策、金融市场、产业金融、政策性金融、支付清算等。
程炼 男,1976年生,江西德兴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金融地理与金融监管、支付清算等。
目录
总报告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含义
第一章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与运行001
一2017年基本情况及特点002
二2017年子系统运行情况004
三2017年重要事件015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017
五完善思路020
第二章第三方支付机构体系的建设与运行024
一2017年基本情况及特点024
二2017年监管环境分析029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037
四发展趋势及前景040
第三章证券清算结算体系的建设与运行045
一2017年基本情况及特点045
二2017年重要进展056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058
四完善思路059
第四章支付清算体系与宏观经济运行061
一支付清算业务总体发展态势061
二支付清算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联系070
第五章支付清算体系运行、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078
一各地区资金流动规模078
二地区间资金流动情况080
第六章支付清算体系运行与金融系统稳定088
一支付清算指标与宏观经济稳定088
二银行间资金流动与金融体系稳定性091
第七章支付清算体系运行与货币政策097
一2017年货币政策实施概况097
二支付系统发展对货币供给量影响的实证研究103
专题报告支付清算体系热点考察、比较
分析及文献综述第八章金融监管升级下的银行卡市场发展107
一银行卡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107
二银行卡市场规模的增长113
三银行卡市场发展的结构分析120
四2018年银行卡市场发展趋势122第九章全球主要国家支付清算体系最新进展125
一全球支付市场发展概况126
二主要国家支付清算体系进展130
三全球支付清算体系监管新趋势179
四结论与展望182
第十章国内外债券市场中央对手清算发展比较研究185
一引言185
二债券市场中央对手清算的基本概念187
三国外债券市场中央对手清算发展概况190
四我国债券市场中央对手清算发展概况195
五我国银行间债券中央对手清算发展的制约因素202
六我国债券中央对手清算发展展望203
第十一章国家快速支付体系: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
市场结构分析207
一引言207
二相关经济学理论208
三市场结构分析213
四市场结构对公共政策目标的影响214
五结语223
第十二章网联平台的建设与运行225
一市场和监管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网联平台225
二2017年建设运行情况227
三服务职能的延展234
四网联平台将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237
五2018年展望239第十三章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基础性问题探讨241
一央行数字货币是什么242
二我们为什么需要央行数字货币248
三央行数字货币如何改变金融体系255
四结论261
第十四章金融科技与支付创新:文献综述264
一引言264
二国外文献概览265
三国内文献概览270
第十五章“以商户为中心”的支付创新与普惠金融探索274
一小微商户的机遇274
二接近数字化生态体系的临界点280
三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探索283
拿到《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所承载的“报告”二字,这让我联想到它可能并非一本流水账式的叙述,而是对过去一年支付清算领域发展状况的一次系统性总结与评估。我最为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如何定义和衡量“发展”的。它会从哪些维度来展开分析?比如,交易量的增长、效率的提升、安全性的加强、普惠性的拓展,还是创新技术的应用?2018年,中国在支付清算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从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普及到跨境支付的不断优化,再到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与探索,这些都无疑是报告中应该浓墨重彩描绘的部分。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对这些发展趋势的深入剖析,以及对未来走向的审慎预测。同时,我也期待作者能够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一个客观、全面、深入的中国支付清算发展图景,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当下,也为未来的观察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评分阅读《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这本书,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支付清算系统技术革新和市场变化的罗列,更希望能够窥见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逻辑和战略意图。作为一名对金融科技发展有着长期关注的读者,2018年无疑是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加速转型的一年,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传统的金融业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清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理解科技创新是如何驱动支付清算体系的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又对中国的金融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会重点分析移动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支付清算领域的应用,还是会探讨区块链、数字货币等前沿技术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报告能够对这些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梳理和评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些深刻的洞察,从而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中的定位与未来走向。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信息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杨涛教授,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专家,在金融领域的深耕细作早已为人称道。我曾接触过他的一些其他学术文章,对他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深度印象深刻。因此,当得知他著有《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时,我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我尤其关注的是,作为一名权威学者,他将如何梳理2018年中国支付清算领域的核心议题。这本书会不会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示出背后复杂的利益博弈、技术革新以及政策导向?是会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战略分析,例如国家在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上的长远规划,还是会深入到微观层面,探讨具体的支付产品、服务模式以及创新案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的解读,帮助我理解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在科技赋能下的演进逻辑,以及其对整个金融生态和实体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期待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见解。
评分坦白说,我购入这本《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并非出于直接的学术研究目的,更多的是一种对时代变迁的好奇心驱动。2018年,我正身处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亲身感受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数字货币的萌芽,以及金融科技对传统支付方式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有一个更宏观、更系统性的视角来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它会不会像一本教科书一样,将支付清算的概念、历史、关键参与者、技术演进以及监管政策一一梳理清楚?或者,它更侧重于分析2018年这一年内,中国支付清算系统在技术创新、市场格局、风险防范以及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发展和亮点?我对书中所提及的“发展报告”这一定位非常感兴趣,这意味着它应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并且能够反映出过去一年中,行业内的主要动态和趋势。读完之后,我希望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清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如何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关键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稳的气息,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烫金的书名,透露出专业与权威。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有质感,翻阅起来有一种庄重感。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所覆盖的领域——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这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内部的运作,更是连接着经济脉搏的动脉。尤其是在2018年这个时间节点,全球金融格局变动,国内经济也在经历深刻调整,支付清算体系无疑是观察这些变化的重要窗口。我对于这个主题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想了解在那个时期,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是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并且不断创新的。书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杨涛著”的署名,让我对内容的学术严谨性和前瞻性充满了期待,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出品也更是质量的保证,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具备了成为一本深入研究中国金融领域重要参考书的潜质,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它来深入理解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希望能从中获得具有启发性的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