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投資大神、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人生經驗之作
作者瑞達利歐齣身美國普通中産傢庭,26歲時被炒魷魚後在自己的兩居室內創辦瞭橋水,現在橋水管理資金超過1 500億美元,截至2015年年底,盈利超過450億美元。達利歐曾成功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現在將其白手起傢以來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則公開。
多角度、立體闡述生活、工作、管理原則
包含21條高原則、139條中原則和365條分原則,涵蓋為人處事、公司管理兩大方麵。此前從未有過的逐一詳細解答,配閤達利歐多年來的各種實例和感悟。任何人都可以輕鬆上手實踐。用以指導橋水日常管理,是橋水的員工手冊,幫助橋水屹立40餘年不倒,經受住瞭現實考驗。
半個金融圈、投資界、管理層都在期待簡體中文版
2010年起,簡略版的原則被放在橋水官網上,至今共計被下載瞭超過300萬次,無數企業、管理者、職場人士爭相閱讀。
適閤多層次、多領域的讀者
從為人處世、理解現實到日常工作、企業管理,覆蓋管理者、普通白領、一般大眾。所提煉的原則,也包括投資方麵的感悟、公司治理、人類進化等,閤適多層次、多領域的讀者閱讀。
內容簡介
瑞達利歐是全世界*投資傢、企業傢之一,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橋水創立至今為客戶賺取的收益遠遠超過曆史上任何一傢對衝基金。達利歐認為橋水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則,而這些原則也是他一生中學到的*重要的東西。達利歐認為,我們可以像看待機器一樣看待生活、管理、經商和投資,並將其化為一係列原則。這本書闡述瞭他的原則的兩大基石——極度求真、極度透明,並介紹瞭以此為基礎的創意擇優,以及基於可信度評價的決策機製。書中500多條原則將幫助我們保持開放心態,看清現實,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從容麵對做決策、打造強大團隊等問題,更進一步深入認識自我,實現不斷成長。
達利歐相信,自己的成功並非因為個人的特質,而是因為他從失敗中學會瞭做人、做事的原則,而大多數人和公司都可以運用他的這些原則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作者簡介
瑞達利歐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他齣生於紐約長島一個非常普通的中産階級傢庭,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辦瞭橋水。經過42年的發展,橋水位列美國*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五位(《財富》雜誌)。他入選《時代周刊》世界100位*具影響力人物,並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於他獨到的投資準則改變瞭基金業,美國CIO經理人雜誌稱其為“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精彩書評
比爾蓋茨 微軟聯閤創始人
瑞達利歐曾嚮我提供的非常寶貴的指導和忠告,你在《原則》一書中都能找到。
常振明 中信集團董事長
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的人生和投資經曆堪稱傳奇,我認為他是投資界的“九段”高手。很高興中信齣版他的《原則》,這是一套基於邏輯、理性和常識的思考智慧,既有思想的定見,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硃民 國傢金融研究院院長、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
瑞達利歐是我多年的朋友,他是金融界的傳奇人物,當然成功,但他的人格魅力更為精彩:開放、專注、真誠、善良、有哲理。他曾多次對我說,他一生中學到的*重要的東西是一種以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幫助他發現真相是什麼,並據此行動。這是何等睿智的人生哲理和成功指南!在這本書裏,他分享瞭這些原則,文字真實感人,案例栩栩如生,哲理深邃通透,人性溫潤細膩。希望讀者喜歡這本書並建立自己的原則。
高西慶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中投公司前總經理
認識達利歐近三十年瞭,很少見到過像他那樣充滿濟世理想情懷、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誠實做人的原則,同時又能把金融戰場上的逆市智慧和鐵血紀律規則結閤得如此的人。《原則》極好地詮釋瞭他這種罕見品質形成的過程和心路曆程。非常值得一讀。
潘石屹 SOHO中國董事長
瑞相信極度求真、極度透明,他居然在的現實社會中獲得瞭巨大成功!瑞從零做成瞭全世界**的對衝基金公司。你想知道其中奧秘嗎?《原則》就是他成功的秘籍。
歐陽謙 中糧集團董事、中信銀行前副行長
許多對衝基金的成功依靠它的創始人/。當創始人/不在時,企業也不會存在瞭,而橋水還會存在與發展。”看到瞭《原則》,讓我更加相信這一點。
吳曉波 知名財經作傢
瑞達利歐是當下*大的對衝基金公司——橋水的創始人,他極擅長將復雜事物背後的運行機製剝離齣來,以簡潔、易於理解的語言闡述。如果他沒有進對衝基金這行,一定會成為齣色的經濟學者和財經作傢。這本《原則》是達利歐理解、應對復雜世界的心得,嚮你。
李笑來 INB資本閤夥人
從本質上來看,這本書是個“開源的人生方法論”……無法想象這些方法論、這些價值觀會造福多少人,能讓多少人的操作升級,能讓多少人從此改頭換麵,獲得新生。
萬維鋼 科學作傢、“得到”App《精英日課》專欄作者
我們要重點藉鑒的是書中的主要思想——對個人來說,也許*重要的是麵對現實;對公司來說,也許*重要的是創意擇優。
吳曉鵬 華爾街見聞創始人、CEO
任何希望工作取得更好成績,或希望生活過得更好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因為它物超所值。
采銅 知名心理學者
通過達利歐的這套方法,我們能夠認識世界、改變自己,並且通過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餘傢鴻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多資産投資團隊負責人
處於不同行業和人生階段,以及有不同職業抱負的人,將從這本書中獲得不同的經驗教訓。
蘇世民 黑石集團聯閤創始人
你不應該錯過《原則》這份天賜大禮。
"導言
部分 我的曆程
1 我的探險召喚(1949—1967年)
2 跨越門檻(1967—1979年)
3 我的低榖(1979—1982年)
4 我的試煉之路(1983—1994年)
5 恩惠(1995—2010年)
6 迴報恩惠(2011—2015年)
7 後的一年和大的挑戰(2016—2017年)
8 從更高的層麵迴顧
第二部分 生活原則
1 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2 用五步流程實現你的人生願望
3 做到頭腦極度開放
4 理解人與人大不相同
5 學習如何有效決策
生活原則總結
生活原則概要與列錶
第三部分 工作原則
工作原則概要與列錶
打造良好的文化……
1 相信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
2 做有意義的工作,發展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3 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
4 求取共識並堅持
5 做決策時要從觀點的可信度齣發
6 知道如何分歧
用對人……
7 比做什麼事更重要的是找對做事的人
8 要用對人,因為用人不當的代價高昂
9 持續培訓、測試、評估和調配員工
建造並進化你的機器……
10 像操作一部機器那樣進行管理以實現目標
11 發現問題,不容忍問題
12 診斷問題,探究根源
13 改進機器,解決問題
14 按既定計劃行事
15 運用工具和行為準則指導工作
16 韆萬彆忽視瞭公司治理
將工作原則融會貫通
結 語
附 錄
參考文獻
緻 謝
審校後記
"
"在我開始告訴你們我的思考之前,我想先說明,我是個“愚人”,相對於我需要知道的東西而言,我真正知道的並沒有多少。不管我一生中取得瞭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無知的情況下自己應該怎麼做。我一生中學到的重要的東西是一種以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是它幫助我發現真相是什麼,並據此如何行動。
我現在分享這些原則的原因是,到瞭生命的這個階段,我更關心的是如何幫助他人取得成功,而不是讓自己變得更成功。因為這些原則讓我和其他人受益匪淺,所以我想和你們分享。這些原則的價值到底有多大,你們將如何對待它們,應由你們自己決定。
原則是根本性的真理,它構成瞭行動的基礎,通過行動讓你實現生命中的願望。原則可以不斷地被應用於類似的情況,以幫助你實現目標。
每,我們每個人都會麵對紛至遝來的、必須做齣反應的各種情況。假如沒有原則,我們將被迫針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以預料之事孤立地做齣反應,就好像我們是頭一次碰到這些事一樣。但假如我們把這些情況分成不同的類型,並且擁有處理不同類型情況的良好原則,我們就能更快地做齣更好的決策,並因此過上更好的生活。擁有瞭一係列良好的原則,你就擁有瞭一係列成功的秘訣。所有成功人士都是依據原則行動的,這些原則幫助他們取得成功,隻是選擇在什麼方麵成功因人而異,所以他們的原則也因人而異。
中國價值投資實踐的啓示錄。26篇重磅文章深度揭秘,20萬字投資實錄全新披露,高毅資産“全團隊”,授價值投資的實踐與堅守。
聚焦實戰的“另類投資劄記”。這是一批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一綫冷靜觀察、不斷總結思考的心得與成果,這種總結並不追求那麼的理論框架,而是立足於市場的一綫實踐。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傾情作序!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傢、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巴曙鬆,《新喬布斯、禪與投資》作者李國飛強烈!
湛廬文化齣品。
投資中變與不變的是什麼?如何把對市場狀態的識彆應用於投資實踐?如何在資本市場中屏蔽噪音,做齣正確的決策?如何用很“笨”的基本麵投資邏輯,掙“守正齣奇”之大財? 繼《投資中*簡單的事》後,高毅資産誠意推齣又一價值投資力作《投資中不簡單的事》。
投資理念和投資哲學都是簡單的,但是實踐中的情形卻是韆變萬化的,充滿各種噪音和乾擾。簡單的是理念本身,不簡單的是如何在荊棘密布、陷阱重生的市場中執著地堅守、靈活地運用,這也是《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成書的初衷。
《投資中不簡單的事》精選高毅資産基金經理內部交流實錄,26篇重磅文章深度揭秘,20萬字投資實錄全新披露,全麵展示基金經理麵對人性的恐懼與貪婪、麵對市場不確定性時的真實想法與應對策略;揭示公司的成長路徑和行業的內在發展規律,給齣在中國堅守價值投資的實操性建議。
[邱國鷺]
高毅資産董事長。曾任南方基金投資總監和投委會主席。19年從業經曆包含瞭60億美元資産管理公司閤夥人、跨國對衝基金創始人、2800億公募基金公司投研負責人等經驗。
[鄧曉峰]
高毅資産首席投資官。曾任博時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公募股票型基金8年業績。6次獲得中國基金業金牛奬,包括金牛奬十周年特彆奬。
[卓利偉]
高毅資産首席研究官。曾任上海景林資産閤夥人、建信基金投資部副總監。曾獲2015年“中國私募金牛奬”三年期股票策略金牛私募投資經理、2017年“中國私募基金英華奬”年度*佳産品奬等。
[孫慶瑞]
高毅資産董事總經理。曾任中銀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偏股混閤型基金6年業績亞軍,在同期上證指數下跌58.48%的熊市中獲得44.89%的正收益。中國基金業金牛奬十周年特彆奬得主。
[馮柳]
高毅資産董事總經理。民間走齣的投資高手,對市場及投資方法有較多獨到見解和創造性認識。曾獲2016年“中國私募金牛奬”年度股票策略金牛私募投資經理等多項行業大奬。
對於投資來說,簡單和不簡單的事或許相似: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在不斷的市場詰問和自我拷問中,不隨波逐流,需要的是深植行業、企業及市場的卓越研究能力和強大自我約束的投資初心。《投資中不簡單的事》以娓娓道來的方式,毫無保留地講述瞭6位價值投資者的思想理念和實踐曆程,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佳作。
——張磊
高瓴資本創始人
投資傢達裏奧的《原則》在2017年風靡歐美投資界,他誠實地把自己從身投資的成敗得失中總結齣來的原則,坦率地與讀者分享。當我讀《投資中不簡單的事》這本書的時候,我有類似的閱讀體會。這是一批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一綫冷靜觀察、不斷總結思考的心得與成果,這種總結並不追求那麼的理論框架,而是立足於市場的一綫實踐。對於投資者來說,尤其具有獨到的參考價值。
——巴曙鬆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傢,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投資其實很不簡單,它需要對宏觀經濟、市場波動性、公司經營和估值體係等各個維度做深入的分析。在《投資中不簡單的事》一書中,你可以詳細瞭解其中的各種規律,從而把握投資的本質,並以此為基礎構建自己的投資體係,讓投資變成一件相對簡單的事。
——李國飛
《新喬布斯、禪與投資》作者
序 中國價值投資實踐的啓示錄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
序言 簡單理念的不簡單堅守
邱國鷺
| 篇| 思想篇
01 迴歸投資的本質,做時間的朋友 /邱國鷺
02 在中國市場做價值投資的思路 /鄧曉峰
03 我所理解的基本麵投資 /卓利偉
04 行業周期的判斷和投資思路 /孫慶瑞
05 逆嚮投資核心方法 /馮柳
06 在經濟變化的主航道上投資 /王世宏
07 學習把重要的事情做到 /卓利偉
智者之書一 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投資思想 《格雷厄姆:華爾街教父迴憶錄》序/邱國鷺
智者之書二 用資本創造價值 《3G 資本帝國》序/邱國鷺
智者之書三 快樂投資的源泉 《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序/邱國鷺
| 第二篇| 實戰篇
08 投資中的變與不變 /邱國鷺
09 “從0 到1”的陷阱和“從1 到N ”的機會 /邱國鷺
10 新牛市背景下的與機會 /邱國鷺
11 基本麵投資在中國的實踐 /鄧曉峰
12 深度研究, 從市場認知偏差中發掘大機會 /鄧曉峰
13 如何做好投研選擇題 /馮柳
14 價值投資的優勢和企業成長的力量 /邱國鷺
15 5 178 一周年思考 /邱國鷺
16 股票研究的斷捨離 /馮柳
17 市場的不可知與可知 /馮柳
18 對操作策略和估值應用的一點思考 /馮柳
19 當我們談論公司時我們談什麼? /卓利偉
20 從“滲透率”到“市場占有率” /韓海峰
21 投資中我們為何甘願又“蠢”又“餓” /黃遠豪
2017年度策略 在市場分化中集中優勢 /高毅資産投研團隊
2016年度策略 經濟築底,估值修復 /高毅資産投研團隊
| 第三篇| 成長篇
22 邱國鷺:22 年股市投研框架概覽 /《每日經濟新聞》李娜
23 鄧曉峰:投資的賽場比拼的是學習能力 /《中國基金報》楊波
24 “股市常青樹”孫慶瑞,為何長短期皆不敗 /《上海證券報》陳俊嶺
25 卓利偉,在A股市場長期堅持基本麵投資 /《中國證券報》曹乘瑜
26 傳奇高手馮柳,從職業股民到基金經理的修煉之路 /《上海證券報》安仲文
投資對談錄一 孫慶瑞對話邱國鷺:“股市常青樹”是如何煉成的
投資對談錄二 鄧曉峰對話邱國鷺:深談十年投資經
附錄一 價值信徒的堅守與百年老店的探索
附錄二 高毅資産簡介
過去兩年的資本市場比較不平靜,股市也經曆瞭一些大起大落。在大起大落之後,我們靜下心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投資的本質是什麼?許多投資者在每年年初的時候都會“算一卦”,看看今年股市是什麼樣的風格,什麼樣的闆塊比較有機會,經濟是嚮好還是嚮下。近來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從5
178
點到現在市場下跌瞭近40%,但是有些闆塊平均漲瞭40%,比如白酒、傢電、港股的汽車等。這些闆塊的股票的研究難度並不大,商業模式簡單,估值也很便宜,季報、年報齣來後業績也很清晰。但是,為什麼投資者在5
178
點的時候不願意買這類股票,而追逐一些所謂的概念、主題、故事?迴頭看,這些炒概念、炒主題、講故事的股票下跌瞭70%。所以我覺得,投資還是得迴歸公司的本質。
投資的本質是什麼?無非就是希望付齣的一筆錢,能夠在未來收迴更多錢,用5毛錢買1塊錢的東西,或者“春種一粒粟,鞦收萬顆子”。投資本質上還是希望買到低估的東西,買到將來能夠超過大傢預期而成長的東西。我們看投資的本質,要從三個維度去思考。
行業的維度
終於下定決心入手瞭這套《原則》,之前聽過很多關於這本書的推薦,但總覺得“原則”這個詞有些宏大,離我的生活有點遠。拿到手後,翻開第一頁,纔發現這本書遠比我想象的要接地氣得多。作者瑞·達利歐將他的人生經曆和商業哲學娓娓道來,沒有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鮮活的案例和深刻的洞察。他分享瞭自己如何從一個普通的投資者成長為全球頂尖的對衝基金經理,一路上的跌跌撞撞,如何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和生活原則。我特彆喜歡他關於“擁抱現實”和“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的觀點,這讓我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不再那麼恐懼和抗拒,而是學會以一種更開放、更積極的態度去接納和解決問題。書中關於如何做齣更好決策的部分,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那些看似復雜的原則,拆解開來,其實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去思考、去踐行。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把裏麵的智慧運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瞭,感覺這本書會是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良師益友。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金融投資領域不太感冒的人,覺得那些東西離我太遙遠,也太復雜,但看到《原則》這本書,尤其是其中關於“投資中不簡單的事”這部分,激起瞭我的好奇心。達利歐用非常易懂的方式,拆解瞭投資中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邏輯。他並沒有直接告訴你“買什麼股票”,而是教你如何去理解市場,如何去分析風險,以及最重要的,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關於“風險管理”的章節,他闡述瞭風險並非絕對的壞事,關鍵在於你如何去認識它、控製它,並從中找到機會。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害怕投資,不是因為我們不懂,而是因為我們被情緒左右,被市場的短期波動嚇倒。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投資的認知,不再是盲目跟風,而是學會去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雖然我離成為一個專業的投資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我不再對這個領域感到畏懼,並且有瞭一個清晰的學習方嚮,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對“道理”不太敏感的人,總覺得那些大道理離我太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原則》這本書,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細膩和真誠,將那些看似艱深的道理,化為生活和工作的具體實踐。達利歐並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高高在上的導師,而是像一個真誠的朋友,分享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曆程,包括他的睏惑、他的掙紮,以及他最終找到的解決之道。我特彆喜歡他對於“迭代”的理解,不僅僅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每一次都在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地優化和完善。這讓我意識到,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應該是一個持續學習和進化的過程。書中的很多觀點,比如如何進行有效的反饋,如何識彆和應對“阻礙”,都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開始意識到,很多睏擾我的問題,可能並非無解,而是我缺乏一套係統性的思考方法。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個“工具箱”,提供瞭解決問題的各種思路和方法,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麵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評分這套《原則》真的是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成功”這件事。我一直以為成功就是擁有很多財富,或者達到很高的職位,但達利歐在書中顛覆瞭我這種傳統的認知。他強調的是建立一套自己能夠堅持的“原則”,這套原則能夠指導你做齣正確的選擇,讓你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保持清醒和方嚮感。書中的“激進的透明”和“創意性激進”的概念,對我來說尤其具有啓發性。在職場中,我們常常害怕直接錶達自己的想法,擔心引起衝突,但達利歐的經驗告訴我們,恰恰是這種開放、坦誠的溝通,纔能激發更深刻的思考,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他用很多實際的例子說明,即使是與他人意見相左,隻要齣發點是共同的進步,就應該勇敢地去錶達,去辯論,最終達成共識。這讓我反思瞭自己在團隊閤作中,是否過於保守,是否壓抑瞭自己的真實想法,是否因此錯過瞭很多改進的機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商業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更成熟個體的指南,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和信心。
評分毫不誇張地說,《原則》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看待工作的方式。在讀這本書之前,我總覺得工作就是日復一日的完成任務,追求的是穩定和安逸。但達利歐在書中展現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工作哲學——不斷地挑戰自己,不斷地追求卓越,並且將每一次的失敗都看作是寶貴的學習機會。他提齣的“極度追求真相”以及“建立能夠持續改進的係統”的概念,讓我意識到,真正高效的工作,不是靠蠻力,而是靠智慧和策略。書中的很多案例,比如他如何建立一個極度強調客觀反饋的工作環境,以及如何處理團隊內部的衝突,都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思考,我自己的工作流程中,有哪些環節是可以被優化的?我是否足夠坦誠地嚮我的同事和領導提齣我的建議?我是否能夠從錯誤中快速學習並避免重蹈覆轍?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工作不僅僅是謀生手段,更是一個自我實現和不斷成長的過程。我已經開始嘗試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踐行書中的一些原則,感覺整個人的工作狀態都變得更加積極和有目標感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