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天壇古樹
定價:128.00元
作者:牛建忠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0918622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牛建忠主編的《天壇古樹》中全麵展示瞭天壇的古樹資源、景觀,介紹古樹形成、存毀曆史,養護、管理經驗以及現階段天壇在古樹方麵的研究成果,及時呈獻瞭讀者迫切需要的知識和信息。 本書力圖讓*廣泛的人群瞭解天壇古樹,認識它的價值,理解天壇管理者為保護管理好天壇古樹所做的努力。希望它不僅是有關天壇和古樹的曆史文化書,也能夠成為業界一本古樹養護管理的實用手冊。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因為工作需要,我開始關注一些關於城市曆史和文化遺産的書籍,偶然間看到瞭《天壇古樹》這本書。我一直覺得,一棵樹的生命,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尤其是像天壇那樣具有深厚曆史積澱的地方,這裏的樹木,肯定不僅僅是植物那麼簡單。牛建忠先生在這本書裏,就給瞭我一個非常生動的答案。他沒有從宏觀的城市發展史切入,而是選擇瞭微觀的視角,聚焦於天壇的古樹。這讓我覺得非常新穎。作者用他豐富的知識和細膩的觀察,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比如,他會詳細介紹某種古樹的起源、它的生長習性,但更重要的是,他會把這些古樹置於特定的曆史情境中去解讀。他會講述這些樹木在不同朝代的扮演的角色,它們是如何與天壇的建築融為一體,又如何見證瞭這裏發生的無數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描繪瞭一位古樹專傢,如何用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去嗬護這些古樹,那種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深深打動瞭我。這本書不僅讓我們瞭解瞭天壇的古樹,更讓我們思考瞭人與自然、人與曆史的關係,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去傳承和守護這些寶貴的遺産。
評分近期我剛讀完牛建忠先生的《天壇古樹》(書號9787109186224),這本書給我帶來瞭非常深刻的感觸。我一直對那些飽經風霜的老物件,或者說生命體,有一種特彆的偏愛,覺得它們身上蘊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把它收入囊中。作者在書中,並沒有拘泥於枯燥的植物學知識,而是將每一棵天壇古樹都塑造成瞭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寫這本書時,是懷揣著一種深深的敬意和熱愛。他筆下的古樹,不再是單純的綠化植被,而是曆史的見證者,是文化的載體,甚至是我們與過去對話的媒介。書中對古樹的描繪,不僅僅是其形態、年齡,更重要的是它所處的環境、所經曆的事件,以及它所承載的象徵意義。我尤其喜歡書中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它沒有激烈的衝突,沒有麯摺的情節,卻能讓人在平靜的閱讀中,體會到生命的厚重和時間的無情。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天壇,也讓我對“古樹”這兩個字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說實話,拿到《天壇古樹》這本書,我最開始的預期並不是很高。我以為可能就是一本比較枯燥的科普讀物,講講樹的種類、年齡什麼的。但是,翻開之後,我纔發現完全不是這麼迴事。牛建忠先生的筆觸非常獨特,他沒有用那種過於學術化的語言,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充滿人情味的方式來講述。他似乎把每一棵古樹都當作一個鮮活的個體來對待,賦予它們性格,甚至是一些情感。我記得書中提到瞭一棵特彆古老的柏樹,作者用瞭很多篇幅去描繪它經曆瞭多少風雨,見證瞭多少朝代的更迭。那種宿命感和滄桑感,通過作者的文字,一下子就攫住瞭我的心。讓我不禁思考,我們人類短暫的一生,在這些幾百年甚至上韆年的古樹麵前,又算得瞭什麼呢?書中對古樹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也有很深入的探討,但都不是那種硬邦邦的理論,而是巧妙地融入到敘述中。比如,作者會結閤天壇的曆史背景,去解讀這些古樹在祭祀儀式中扮演的角色,又會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它們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意義。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多元,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有現實的關照,還有哲學的思考,真的很難得。
評分最近有幸翻閱瞭一本名叫《天壇古樹》的書,作者牛建忠。9787109186224 這個書號,大概是新華書店或者齣版社的信息吧。我一直對古樹有一種莫名的情愫,覺得它們承載瞭太多的曆史和故事,就像一本本活著的史書。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立刻被它吸引瞭。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隻是簡單地介紹瞭幾棵樹,而是通過這些古樹,展現瞭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從書中,我看到瞭作者對天壇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他不僅僅是在觀察,更是在感受,在與這些古老的生命對話。他的文字細膩而富有詩意,讓我仿佛置身於天壇之中,感受著微風吹拂過古樹枝葉的聲音,聞著泥土和樹皮混閤的氣息。書中關於古樹的生長環境、它們所經曆的歲月變遷,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古樹的擬人化描寫,仿佛它們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有自己的故事要訴說。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天壇,不再是僅僅一個宏偉的建築群,更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生態係統,而古樹則是這個係統中最具靈魂的存在。這本書的裝幀也十分精美,圖文並茂,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作為一個對曆史文化建築情有獨鍾的人,我對北京的許多古跡都充滿瞭好奇。《天壇古樹》這本書,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認為,古建築的生命力,並不僅僅體現在磚瓦木石上,更體現在它們周圍的生態環境中。而天壇的古樹,無疑是其生態環境中最具代錶性的組成部分。牛建忠先生在這本書中,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天壇的古樹世界。他不是簡單地羅列樹種和年代,而是將古樹作為曆史的見證者和文化的載體來解讀。我特彆欣賞作者的敘事手法,他善於將科學知識、曆史典故和個人感悟巧妙地結閤在一起。讀這本書,就像在聽一位飽學之士,娓娓道來關於天壇古樹的前世今生。書中對每一棵古樹的描繪都充滿瞭感情,仿佛每一片葉子、每一道年輪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作者還結閤瞭大量的史料和研究,讓這本書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這本書讓我對天壇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個宏偉的祭祀場所,更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自然空間,而古樹則是這個空間中最具靈魂的存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