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科普读本——基因论

世界经典科普读本——基因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著
图书标签:
  • 基因
  • 科普
  • 遗传
  • 生物学
  • 科学
  • 经典
  • 读本
  • 生命科学
  • DNA
  • 进化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妙语书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41854
商品编码:2937457379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经典科普读本——基因论

定价:38.00元

作者: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682418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基因论》全面阐述了摩尔根的染色体遗传理论,其内容包括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的机制、突变的起源、染色体畸变、基因和染色体在性别决定方面的作用等。本书不但总结了摩尔根小组自己的遗传研究成果,而且对当时已经发现的重要遗传学现象都做出了解释,是孟德尔-摩尔根学派观点的系统展现,其理论是遗传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目录


章?遗传学基本原理 001
第二章?遗传粒子理论 021
第三章?遗传机制 026
第四章?染色体与基因 037
第五章?突变性状的起源 048
第六章?突变型隐性基因的产生是由基因损失引起的吗? 059
第七章?近缘物种基因的位置 078
第八章?四倍型 087
第九章?三倍体 108
第十章?单倍体 115
第十一章?多倍系 124
第十二章?异倍体 143
第十三章?物种间的杂交与染色体数目变化 159
第十四章?性别与基因 167
第十五章?其他涉及性染色体的性别决定方法 184
第十六章?性中型 211
第十七章?性逆转 219
第十八章?基因的稳定性 244
第十九章?结论 259

参考文献 268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基因的低语:生命密码的探索之旅》 前言: 生命,这个曾经被神秘笼罩的现象,在科学的 lens 下逐渐展露其深邃的纹理。从最初对遗传的朴素观察,到如今对基因组的精细解读,人类对自身生命本质的认知,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问和探索。本书《基因的低语:生命密码的探索之旅》,并非一本详尽的基因学教科书,也非枯燥的学术论文集。它是一场跨越历史、融合科学、文学与哲思的旅程,旨在带领每一位读者,循着基因的低语,触摸生命的脉搏,理解我们是如何被塑造,又将如何塑造未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基因,这个微小的分子,却承载着宇宙中最古老、最复杂的信息。它关乎我们的外貌、我们的性格,甚至我们的命运。然而,基因并非冰冷的指令,它们如同低语,在细胞深处诉说着生命的故事,交织着遗传的规律,也孕育着进化的奇迹。本书将卸下艰深的专业术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带您走进一个充满魅力的基因世界。 第一章:遗落的线索——从孟德尔的豌豆到遗传的猜想 在探寻基因的奥秘之前,我们不妨回溯历史的长河,看看人类最初是如何感知并试图理解遗传这一现象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早已注意到子女与父母在样貌、体征上的相似性,甚至某些性格特质的传承。但这种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归结于一种模糊的“血统”或“天赋”。 直到19世纪中期,一位奥地利的修道士,格雷戈尔·孟德尔,以他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精巧的实验设计,在一个不起眼的修道院的菜园里,为我们揭开了遗传的序幕。他选择了生命力顽强、生长周期短、性状易于观察的豌豆植株,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杂交实验。通过对豌豆花色、豆粒形状、植株高度等性状的系统统计与分析,孟德尔大胆地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在配子形成时会彼此分离,并在受精时自由组合。 孟德尔的理论,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甚至被遗忘了近半个世纪。然而,当他的著作在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时,科学界如同迎来了一场革命。他的豌豆实验,如同一枚遗落的线索,串联起了无数关于遗传的猜想,为后来基因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章将带您走进孟德尔的菜园,一同感受他那跨越时代的智慧,理解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遗传规律是如何被发现的。我们将审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豌豆,如何成为解读生命密码的起点。 第二章:生命的蓝图——DNA的结构与复制的舞蹈 如果说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存在,那么20世纪中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则为我们描绘出了这个“遗传因子”的真实面貌——DNA。DNA,脱氧核糖核酸,这个长长的、螺旋状的分子,才是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它以一种精巧的双螺旋结构,将四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如同乐谱上的音符,谱写着生命的篇章。 本章将深入探索DNA的宏伟结构。我们将学习DNA的构成单位——核苷酸,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核苷酸链。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神奇之处,A永远与T配对,C永远与G配对,这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仅赋予了DNA强大的稳定性,更是其复制的基础。 DNA的复制,是生命延续的基石。当细胞分裂时,DNA会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确保每一个子细胞都能获得一份完整的遗传信息。我们将形象地描述这个过程:双螺旋结构的解旋,如同拉开拉链,然后以原有链为模板,在新核苷酸的帮助下,分别合成两条新的DNA链。这个过程严谨而高效,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从DNA的双螺旋到复制的舞蹈,我们将看到一个分子如何承载着生命的延续,展现其令人惊叹的精妙设计。 第三章:解码的钥匙——从基因到蛋白质的伟大工程 DNA只是信息的载体,而真正执行生命指令的,是DNA编码的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它们指导着细胞合成各种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角,它们构成了细胞的骨架,催化着生化反应,传递着信号,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本章将聚焦于“中心法则”——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我们将首先理解“转录”这一环节,DNA中的遗传信息如何被“抄写”到信使RNA(mRNA)分子上。这个过程就像是给DNA信息进行一次“备份”,以便于在细胞质中进行下一步的“翻译”。 随后,我们将步入“翻译”的殿堂。mRNA携带的遗传密码,将会在核糖体上被“解读”。我们知道,DNA的碱基序列是以三个为一组的“密码子”来编码氨基酸的,而核糖体就像是翻译官,能够识别这些密码子,并召集相应的转运RNA(tRNA)将氨基酸送过来,按照mRNA的指令,一一连接,最终形成一条具有特定序列的蛋白质链。 蛋白质的折叠与功能,更是生命的奇迹。合成的蛋白质链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会经历复杂而精确的折叠过程,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蛋白质。这种三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我们将会看到,从一个简单的DNA片段,到一种功能强大的蛋白质,整个过程是如何如同一个精密的生命工厂,高效而有序地运转。 第四章:变异的火花——进化与疾病的双刃剑 生命并非一成不变,基因的微小变化——突变,是推动生命进化的根本动力。突变,如同火花,偶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但也可能引发生命的失序,导致疾病。 本章将探讨基因突变的机制,包括DNA复制中的错误、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诱导的损伤,以及基因重组过程中的变异。我们将区分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不同类型的突变,并理解它们对蛋白质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 突变并非总是负面的。偶然的突变,如果赋予了生物更强的适应性,就可能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被保留下来,成为进化的驱动力。例如,一些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增强,或者获得了新的生存技能,都可能源于基因的突变。 然而,大多数突变,特别是那些发生在关键基因上的突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进而引发遗传性疾病。从我们熟知的镰状细胞贫血症,到复杂的癌症,许多疾病的根源都指向了基因的变异。我们将审视一些典型的遗传性疾病,理解基因突变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疾病的。同时,我们也会讨论基因疗法、基因编辑等现代科技,如何尝试去纠正这些“生命的错误”,为人类健康带来希望。 第五章:人类的基因组——我们是谁,从何而来?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是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它意味着我们第一次能够以几乎完整的视角,审视人类自身的遗传蓝图。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理解人类基因组的含义,远比绘制出序列图谱更为复杂和深远。 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人类基因组的广阔天地。我们将了解人类基因组的规模,约有30亿个碱基对,以及其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所占比例 surprisingly 低。我们将探索基因组中的非编码区,这些曾经被认为是“垃圾DNA”的区域,如今已被证明在基因调控、染色体结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探讨人类基因组的变异性。虽然我们共享着绝大多数的基因,但个体之间细微的基因差异,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个体身份。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外貌上,也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我们将思考,人类基因组的多样性,是如何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又如何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基础。 同时,本章也将触及基因组学在人类起源、迁徙、以及疾病易感性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基因组,我们可以追溯人类祖先的足迹,理解不同人群在面对特定疾病时的易感性差异。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是谁,从何而来”,以及我们是如何构成这个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的。 第六章:基因的未来——生命工程的伦理与挑战 随着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站在了干预和改变生命密码的前沿。基因编辑、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伦理挑战。 本章将展望基因的未来。我们将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巨大潜力,它能够精确地修改DNA序列,为治疗遗传性疾病、培育优良品种等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审视其潜在的风险,例如脱靶效应、对生殖系细胞的编辑可能带来的不可预测的长期影响,以及“设计婴儿”等可能引发的社会公平和伦理争议。 我们将讨论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包括递送效率、免疫反应等。我们也会触及合成生物学,它试图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来解决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的难题。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基因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我们是否有权干预生命的自然进程?如何平衡科技进步与人类的道德底线?如何确保基因技术的应用能够造福全人类,而非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本章将引导读者理性思考这些问题,认识到在探索基因奥秘的同时,也必须肩负起对生命和未来的责任。 结语: 《基因的低语:生命密码的探索之旅》并非终点,而是通往更广阔知识海洋的起点。基因,这个微小的分子,承载着生命最深刻的奥秘。从孟德尔的豌豆到现代的基因编辑,人类对基因的理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科学史诗。 希望这本书能够点燃您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激发您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您会从新的视角去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去理解人类自身的多样性,甚至去参与到这场探索生命密码的宏大事业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基因故事的参与者,也是书写者。基因的低语,仍在继续,而您的倾听,将为这个故事增添新的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以来对科学,尤其是那些能解释我们自身奥秘的学科充满了好奇。最近偶然翻开了一本《生命的密码:DNA的发现之旅》,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了DNA发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没有直接灌输枯燥的科学原理,而是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些充满智慧碰撞与激烈辩论的年代。从孟德尔模糊的豌豆实验,到富兰克林那张标志性的X射线衍射照片,再到沃森和克里克的那优雅的双螺旋结构,每一步的推进都充满了戏剧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科学家们之间复杂关系的描绘,他们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甚至有误解和遗憾。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亲历者,在实验室的微光下,一同感受着科学探索的艰辛与喜悦。它让我明白,每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智慧和坚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对“生命”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生物课本上的那些文字,而是由一系列精巧的分子构成的奇妙旅程。

评分

老实说,我之前对“基因”这个词的印象,仅停留在“遗传”或者“决定性状”的层面,感觉离生活有些遥远。直到我读了《人类基因组:解码生命的蓝图》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基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疾病,甚至可能包括我们的一些行为倾向。这本书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解释了基因突变如何导致某些疾病,基因筛查的意义,以及未来基因疗法的可能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表观遗传学”的部分,它打破了我“基因是固定不变的”这一刻板印象,让我了解到环境因素也能影响基因的表达,这无疑给“先天”与“后天”的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开始思考科技在伦理和社会层面的影响,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带来的挑战。这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它不仅普及了知识,更引发了对生命本质和未来发展的哲学探讨。

评分

我一直对大脑的运作方式充满好奇,所以当我看到《人脑的奥秘:意识、记忆与思维的边界》这本书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这本书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人脑这个最复杂、最神秘的器官。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介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意识的起源、记忆的形成机制,以及思维过程中的种种奇妙现象。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意识”的讨论,它将科学的严谨性与哲学的深度相结合,引发了我对于“我是谁”、“我为什么会这样思考”的深刻反思。此外,书中关于记忆的章节也让我大开眼界,它解释了我们是如何储存、提取和遗忘信息的,并且还提到了许多与记忆相关的疾病,让我对大脑的脆弱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普及了神经科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去思考人类的本质、自由意志的存在,以及科技发展可能对我们意识带来的影响。这绝对是一本能够拓展认知边界的书。

评分

我一直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着迷,所以当看到《宇宙的起源:从大爆炸到星辰大海》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了家。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宏大,它将时间尺度拉到了宇宙诞生之初,一步步讲述了宇宙如何从一个奇点膨胀、冷却,形成基本粒子、原子、恒星、星系,直至我们今天所见的浩瀚宇宙。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仿佛能让我亲眼目睹那些壮丽的宇宙演化过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章节,虽然这些概念听起来很神秘,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将它们描绘得不再令人望而却步。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熟知的物质只占宇宙的极小一部分,而我们尚未理解的领域,可能更加广阔和深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宇宙的科学知识,更是一种对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它让我更加敬畏自然,也激发了我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评分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进化论的奇迹:生命多样性的奥秘》的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一直对生物的多样性感到惊叹,但之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就填补了我的这一认知空白。作者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出发,详细阐述了物种是如何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不断适应环境、分化出各种形态和功能的。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的例证,比如各种奇特的鸟类喙的形状,不同环境下的变色龙,以及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这些例子让我觉得,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史诗。更让我惊叹的是,这本书还探讨了基因突变、遗传漂变等分子层面的机制,将宏观的演化现象与微观的生物学原理联系起来,让我对生命的演化过程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它让我觉得,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存在,并非偶然,而是生命演化史中一个精彩的篇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