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經典科普讀本——基因論
定價:38.00元
作者:托馬斯·亨特·摩爾根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682418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基因論》全麵闡述瞭摩爾根的染色體遺傳理論,其內容包括遺傳學的基本原理、遺傳的機製、突變的起源、染色體畸變、基因和染色體在性彆決定方麵的作用等。本書不但總結瞭摩爾根小組自己的遺傳研究成果,而且對當時已經發現的重要遺傳學現象都做齣瞭解釋,是孟德爾-摩爾根學派觀點的係統展現,其理論是遺傳學發展史上的一次大飛躍。
目錄
章?遺傳學基本原理 001
第二章?遺傳粒子理論 021
第三章?遺傳機製 026
第四章?染色體與基因 037
第五章?突變性狀的起源 048
第六章?突變型隱性基因的産生是由基因損失引起的嗎? 059
第七章?近緣物種基因的位置 078
第八章?四倍型 087
第九章?三倍體 108
第十章?單倍體 115
第十一章?多倍係 124
第十二章?異倍體 143
第十三章?物種間的雜交與染色體數目變化 159
第十四章?性彆與基因 167
第十五章?其他涉及性染色體的性彆決定方法 184
第十六章?性中型 211
第十七章?性逆轉 219
第十八章?基因的穩定性 244
第十九章?結論 259
參考文獻 268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我讀瞭一本名為《進化論的奇跡:生命多樣性的奧秘》的書,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巨大的震撼。我一直對生物的多樣性感到驚嘆,但之前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這一切是如何形成的。這本書就填補瞭我的這一認知空白。作者從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齣發,詳細闡述瞭物種是如何通過漫長的演化過程,不斷適應環境、分化齣各種形態和功能的。書中列舉瞭大量生動的例證,比如各種奇特的鳥類喙的形狀,不同環境下的變色龍,以及那些生活在極端環境下的生物。這些例子讓我覺得,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創造力的史詩。更讓我驚嘆的是,這本書還探討瞭基因突變、遺傳漂變等分子層麵的機製,將宏觀的演化現象與微觀的生物學原理聯係起來,讓我對生命的演化過程有瞭更加全麵和深入的認識。它讓我覺得,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存在,並非偶然,而是生命演化史中一個精彩的篇章。
評分老實說,我之前對“基因”這個詞的印象,僅停留在“遺傳”或者“決定性狀”的層麵,感覺離生活有些遙遠。直到我讀瞭《人類基因組:解碼生命的藍圖》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基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疾病,甚至可能包括我們的一些行為傾嚮。這本書用非常貼近生活的例子,解釋瞭基因突變如何導緻某些疾病,基因篩查的意義,以及未來基因療法的可能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錶觀遺傳學”的部分,它打破瞭我“基因是固定不變的”這一刻闆印象,讓我瞭解到環境因素也能影響基因的錶達,這無疑給“先天”與“後天”的爭論提供瞭新的視角。讀完這本書,我對自己的身體和健康有瞭前所未有的關注,也開始思考科技在倫理和社會層麵的影響,比如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的挑戰。這是一本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書,它不僅普及瞭知識,更引發瞭對生命本質和未來發展的哲學探討。
評分我一直對大腦的運作方式充滿好奇,所以當我看到《人腦的奧秘:意識、記憶與思維的邊界》這本書時,就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這本書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讀者深入探索人腦這個最復雜、最神秘的器官。作者並沒有停留在介紹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而是將焦點放在瞭意識的起源、記憶的形成機製,以及思維過程中的種種奇妙現象。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意識”的討論,它將科學的嚴謹性與哲學的深度相結閤,引發瞭我對於“我是誰”、“我為什麼會這樣思考”的深刻反思。此外,書中關於記憶的章節也讓我大開眼界,它解釋瞭我們是如何儲存、提取和遺忘信息的,並且還提到瞭許多與記憶相關的疾病,讓我對大腦的脆弱性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不僅普及瞭神經科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去思考人類的本質、自由意誌的存在,以及科技發展可能對我們意識帶來的影響。這絕對是一本能夠拓展認知邊界的書。
評分我一直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著迷,所以當看到《宇宙的起源:從大爆炸到星辰大海》這本書時,我毫不猶豫地把它帶迴瞭傢。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宏大,它將時間尺度拉到瞭宇宙誕生之初,一步步講述瞭宇宙如何從一個奇點膨脹、冷卻,形成基本粒子、原子、恒星、星係,直至我們今天所見的浩瀚宇宙。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仿佛能讓我親眼目睹那些壯麗的宇宙演化過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章節,雖然這些概念聽起來很神秘,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將它們描繪得不再令人望而卻步。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熟知的物質隻占宇宙的極小一部分,而我們尚未理解的領域,可能更加廣闊和深邃。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宇宙的科學知識,更是一種對人類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它讓我更加敬畏自然,也激發瞭我對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評分我一直以來對科學,尤其是那些能解釋我們自身奧秘的學科充滿瞭好奇。最近偶然翻開瞭一本《生命的密碼:DNA的發現之旅》,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瞭DNA發現的波瀾壯闊的曆史。作者沒有直接灌輸枯燥的科學原理,而是將我們帶迴到瞭那些充滿智慧碰撞與激烈辯論的年代。從孟德爾模糊的豌豆實驗,到富蘭剋林那張標誌性的X射綫衍射照片,再到沃森和剋裏剋的那優雅的雙螺鏇結構,每一步的推進都充滿瞭戲劇性。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科學傢們之間復雜關係的描繪,他們既有閤作,也有競爭,甚至有誤解和遺憾。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親曆者,在實驗室的微光下,一同感受著科學探索的艱辛與喜悅。它讓我明白,每一個偉大的科學發現背後,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智慧和堅持。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對“生命”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生物課本上的那些文字,而是由一係列精巧的分子構成的奇妙旅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