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藝術 傢書
定價:458.00元
作者:許江,楊參軍,井士劍
齣版社: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5031562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該畫冊為油畫係“十二五”規劃的社科項目,“油畫係創作教學研究工程”的重要部分。輯入2017年度中國八所高等美術院校和國際院校繪畫作品,選齣410幅油畫作品,並由工作室導師進行教學點評。全麵展示當前高等藝術院校教學創作的新成果。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藝術”這個詞的內涵,以及它如何在當代社會中存在和演變。翻閱瞭市麵上不少與藝術傢相關的書籍,希望能找到一些啓發,但很多作品似乎都停留在對藝術傢創作過程的簡單羅列,或是對作品進行學院派的解讀,總覺得少瞭點什麼。我渴望看到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對話,一種能夠觸及藝術傢內心世界,以及他們與時代、與社會産生連接的方式。這本書的名字引起瞭我的注意,它似乎暗示著一種更具個人化、更具文本性的視角,而非僅僅是純粹的視覺呈現。我希望它能帶我走進藝術傢們獨特的精神空間,理解他們是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捕捉靈感,如何將內心的感受轉化為具有生命力的藝術形式。尤其是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容易被錶麵的光鮮所吸引,而忽略瞭藝術背後那些更為沉重、也更為珍貴的思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不同於尋常的切入點,讓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認識藝術,去感受藝術傢們的生命軌跡。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看見”藝術的全新方式。以往我閱讀藝術類書籍,往往是圍繞著某個流派、某個時期或者某個藝術傢的生平展開,感覺像是隔著一層玻璃在觀察。而這本書,卻像是拉近瞭距離,讓我得以窺見藝術傢們在創作之外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思考和掙紮。它沒有過分強調技法或者理論,反而更多地聚焦於藝術傢們作為“人”的維度,他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迴應社會,以及如何在創作中找到自我。這種細膩的筆觸,讓那些原本可能顯得遙遠的藝術形象變得鮮活而真實。尤其是書中對藝術傢們創作靈感的來源,以及他們在麵對瓶頸時的心路曆程的描繪,讓我深受觸動。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藝術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有思想、有靈魂的藝術傢的指南,它鼓勵我,也鼓勵所有熱愛藝術的人,去深入挖掘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勇敢地錶達那些獨一無二的感受。
評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反復咀嚼書中的一些句子。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藝術傢們的創作故事,更是一種對藝術本質的追問,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探索。我喜歡書中那種不落俗套的錶達方式,它避開瞭那些陳詞濫調,而是以一種更加真誠和直接的方式,與讀者進行交流。它讓我看到瞭藝術傢們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汲取養分,如何在挑戰與睏境中尋找突破,以及如何在創作中實現自我超越。這本書讓我對“藝術”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殿堂,而是滲透在生活中的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關於藝術的知識,更是關於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啓示。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藝術類書籍,不應該僅僅是提供知識,更應該激發思考,甚至引發情感共鳴。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使用過於晦澀的藝術術語,也沒有進行空洞的理論分析,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實而又充滿力量的語言,帶領我們走進藝術傢的內心世界。我特彆欣賞書中對藝術傢們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思考和轉變的描繪,這讓他們的藝術創作顯得更加立體和有層次。它不僅僅是展示作品,更是呈現瞭作品背後的“人”,以及“人”與時代、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係。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加入到這場關於藝術的深刻探討之中,我的觀點,我的感受,都在隨著書中文字的展開而不斷變化和深化。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我非常看重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思考,遠不止於藝術本身。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對於“創作”和“錶達”的理解。我們常常習慣於將藝術傢神化,認為他們擁有天生的纔華和不可企及的靈感,但這本書卻讓我們看到瞭藝術傢背後付齣的努力、堅持,以及那些同樣會遭遇睏惑和挑戰的時刻。這種真實性,反而讓我覺得藝術離我們更近瞭。書中對藝術傢們創作過程中所經曆的思考、選擇和取捨的描寫,非常細緻,也很有感染力。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創作,不僅僅是技巧的熟練,更是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投入。讀這本書,就像與幾位藝術傢進行瞭一次深度的對話,他們的語言,他們的思考,都帶著一種獨特的溫度和力量,能夠穿透錶象,直抵人心。這種體驗,是我在其他許多藝術類書籍中難以找到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