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作品集
定价:1280元
售价:896.0元,便宜384.0元,折扣70
作者:谭平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03961427
字数:10000
页码:47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主要内容为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参展作品集,主要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谭平、田黎明、杨飞云、管峻、骆芃芃、吴为山、何家英、朱乐耕、陈孟昕、郭怡孮、刘万鸣、朱春林、徐青峰、郅敏、韩学中、杨涛等110余位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的作品图片、艺术家简介等。
本书主要内容为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参展作品集,主要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谭平、田黎明、杨飞云、管峻、骆芃芃、吴为山、何家英、朱乐耕、陈孟昕、郭怡孮、刘万鸣、朱春林、徐青峰、郅敏、韩学中、杨涛等110余位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的作品图片、艺术家简介等。
谭平,1960年生于中国承德 ;籍贯:山东烟台1984年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获学士学位;1984-1989年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1989-1994年获得德国文化艺术交流奖学金, 就读于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 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2002-2003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2003-2015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 。2015年至今,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此外,谭平还是一名重要的当代艺术家。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在书店偶然翻到了这本《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作品集》。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设计,这通常预示着内涵的丰富。虽然我对具体的展出作品内容还不甚了解,但仅仅从这本书的出版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这个响亮的名号,我就能感受到其背后蕴含的学术分量和艺术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的艺术研究机构,其汇聚和展现的必定是当下中国艺术界最前沿、最精粹的成果。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一窥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面貌,了解他们在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书中出现的那些尚未触及的作品,对我来说就像是未知的宝藏,每一页都可能隐藏着令人惊喜的艺术理念和视觉冲击。我设想着,或许会有山水画的磅礴气势,或许会有书法的行云流水,或许会有雕塑的立体生辉,又或者是其他新兴艺术形式的大胆尝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作品集,更是一次与中国艺术精神对话的契机,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博大精深的艺术传统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我看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作品集》时,我的好奇心被极大地激发了。虽然我还未曾翻阅过书页,但“中国艺术研究院”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联想到无数经典的艺术作品和杰出的艺术家。我憧憬着,在这本书中,我将有机会欣赏到那些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艺术杰作。我设想着,或许有艺术家们对传统山水画意境的现代演绎,又或许有艺术家们用油画媒介表现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尝试。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的作品,它们能够挑战传统的艺术边界,展现出中国艺术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探索。我希望通过它,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艺术的精髓,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每一件未曾谋面的作品,都像是等待被发掘的瑰宝,我期待着与它们相遇,感受艺术带来的震撼与启迪。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艺术市场动态的收藏家,我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作品集》这类权威出版物有着天然的兴趣。我理解,这样的作品集往往代表着当前艺术界最顶尖的艺术家群体以及他们最具代表性的创作。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书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从其出版背景和参展机构的权威性,便足以判断其价值。我想象着,书中收录的作品,或许涵盖了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多种艺术门类,甚至可能包括一些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当代新兴形式。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运用。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能够引领艺术潮流、展现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作品。这本书不仅是艺术家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的一次梳理和总结。它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下艺术生态、发掘潜在艺术精品的重要参考。我相信,通过对这本书的深入研究,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艺术市场的走向,发现那些真正具有收藏价值和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评分这本《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作品集》的出现,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殿堂。尽管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每一件展品,但仅凭书名本身所带来的联想,就足以点燃我内心深处的创作激情。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那些作品一定承载着艺术家们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对时代脉搏敏锐的捕捉,以及对民族文化深沉的热爱。我想象着,在那些画卷中,或许有浓墨重彩描绘的壮丽河山,也或许有淡雅写意勾勒的人间烟火;在那些雕塑中,也许是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也许是抽象表达的哲学思考。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最高艺术殿堂,其挑选的作品必然代表了当前中国艺术的最高水准和最前沿探索。这本书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我期待从中学习到艺术家们独特的构思方式、精湛的技法运用,以及他们如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议题巧妙地融合。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当代中国艺术的精彩世界,感受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质。
评分作为一个对当代艺术的社会性表达尤为关注的评论者,我看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作品集》的出版,并且对其潜在的社会意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便我尚未阅读具体的展品内容,但“艺术创作大展”这样的名称,往往意味着参展作品会触及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人类共同的困境,或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我猜想,展出的作品定然会呈现出中国艺术家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回应,他们如何运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引发思考,甚至推动改变。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权威机构,其举办的展览必定具有相当的学术性和导向性。因此,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集合,更是一份关于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生态的艺术报告。我期待从中看到那些敢于直面现实、富有批判精神的作品,也希望能发现那些展现人文关怀、传递积极能量的艺术探索。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参与社会对话、贡献思想力量的绝佳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