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從本書中,不僅能輕鬆瞭解那些構思巧妙的衍生産品,以及因此受纍的諸多受害者的傳奇故事,更重要的是,金融從業者可以學習前車之鑒,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有獨特之處,描述瞭各公司如何根據自身情況使用不同的衍生工具。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形式各異,但導緻災難産生的原因卻在各個故事中共同得到體現:漏洞百齣的金融工程,掉以輕心的審計過程,設計不當的風險管理機製,鬆鬆垮垮的公司治理,毫無新意的詐騙手段等;當然,人性中的貪婪與賭徒心理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金融專傢追溯金融衍生工具濫用曆史軌跡,為你揭開金融衍生工具的神秘麵紗。
Laurent L Jacque畢業於法國高等商業學院(HEC ),並在沃頓商學院獲得MA、MBA 和PhD學位。現為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弗萊徹法律和外交學院(Fletcher School,美國曆史最悠久的國際關係研究生院)國際金融及銀行專業教授、國際商務課程項目主任。1976-1987年,他在賓西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的管理係和金融係執教;自1990年起,他還同時在法國HEC 管理學院擔任金融、經濟以及國際商務專業教授;1982-1990年,他是沃頓計量經濟預測機構的谘詢師和顧問。曾為通用汽車、杜邦、巴西石油、歐洲工商管理商學院、國際金融公司等幾十傢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公司提供金融和風險管理方麵的谘詢。著有《外匯風險管理和控製》(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外匯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Management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 Theory and Praxis)。
黃榕,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金融工程學碩士,中央財經大學管理學學士,現任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産品管理部副總監。先後就職於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金融産品的開發與設計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
目 錄
第1章 衍生品與國富論 1
什麼是衍生品 2
衍生品簡史 5
衍生品和國富論 8
本書的框架 9
參考文獻 12
第一部分 遠期
第2章 昭和殼牌石油公司 14
自欺欺人導緻的危機 15
石油公司對衝外匯風險 16
對衝美元匯率風險和油價風險的機製 18
昭和殼牌公司到底是對衝還是投機 20
掩藏的匯率損失 21
揭開真相 22
預測匯率:變幻難測 23
個中寓意 25
第3章 花旗銀行的外匯損失 27
布雷頓森林體係下平靜的外匯交易 28
遠期閤約下的外匯豪賭 31
銀行如何對其外匯交易操作進行控製 32
來自商業銀行交易室的投機操作:當花旗銀行並不像喬治·索羅斯
那樣經營對衝基金 33
倉促而昂貴的結論 37
個中寓意 37
第4章 馬來西亞國傢銀行 40
什麼是中央銀行業務 42
當國傢銀行變成瞭宏觀對衝基金 42
馬來西亞國傢銀行是如何投機的 44
第二部分 期貨
第5章 不凋之花顧問公司 46
不凋之花顧問公司的崛起和衰落 47
天然氣衍生品的起源 50
天然氣衍生品投機的入門介紹 51
天然氣期貨投機的魔力 56
揭開真相:不凋之花顧問公司在紐約商品交易所的投機性攻擊 58
不凋之花的風險管理 66
個中寓意 68
後記 69
第6章 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 71
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的金融災難 72
原油市場上的多空對衝 76
滾動避險對衝策略下的數學範例 81
“消息來自內部”:原油市場的實證研究 (1982—2002年) 84
如果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被允許孤注一擲…… 88
當對衝成為賭博: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是在對衝還是在投機 90
德國金屬處理和工程公司成為做市商? 92
個中寓意 92
參考文獻 94
第7章 住友集團 96
住友集團是否是銅價的操縱者 98
警鍾長鳴 100
兵敗如山倒 100
後記 100
第三部分 期權
第8章 聯閤裏昂公司 104
聯閤裏昂公司財務部的新使命 106
外匯期權入門:聯閤裏昂公司是在對衝風險還是為利投機 108
聯閤裏昂公司的緻命遊戲 115
警鍾已鳴卻充耳不聞 120
個中寓意 121
附錄:外匯期權估值 122
第9章 愛爾蘭聯閤銀行 124
魯斯納剋與第一銀行的外匯交易 125
外匯遠期交易豪賭 126
遠期及期權市場套利:期權平價理論 128
欺瞞的藝術 131
警鍾已鳴卻充耳不聞 135
個中寓意 137
後記 138
參考文獻 138
第10章 巴林銀行 140
巴林銀行的崛起與隕落 141
流氓交易員 143
套利 145
從無害套利到緻命投機 148
期權套利入門 152
通過賣空波動性為保證金融資 157
警鍾長鳴 163
隱瞞的藝術 165
個中寓意:立森的七個教訓 169
後記 171
參考文獻 172
第11章 法國興業銀行 174
流氓交易員的誕生 175
從套利到方嚮性交易 177
草率的結論 183
警鍾已鳴卻充耳不聞 184
隱瞞的藝術 186
個中寓意 187
後記 189
參考文獻 190
第四部分 互換
第12章 寶潔 194
如何利用杠杆利率互換降低財務成本 195
隱含期權和潛在風險 202
標誌性訴訟 205
個中寓意 208
參考文獻 209
第13章 吉布森賀卡公司 211
第14章 橙郡 215
橙郡的地方財政情況 216
固定收益類證券的入門介紹 218
剖析橙郡資産投資組閤 221
作為對衝基金的橙郡投資池 226
雙重打擊:橙郡是如何破産的 231
提交破産申請正當嗎 231
個中寓意 234
後記 236
參考文獻 238
第15章 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239
何謂對衝基金 240
長期資本管理的崛起 241
長期資本管理的金融“煉金術” 244
相對價值交易/收斂式交易 247
波動性央行 252
偏離正軌 258
長期資本管理的倒掉 260
挽救長期資本管理 263
個中寓意 265
後記 268
參考文獻 269
第16章 AIG 270
資産證券化和信用違約互換 271
什麼是信用違約互換 273
AIG信用違約互換産品的定價是否閤理 274
AIG旗下的“隱形”對衝基金 275
個中寓意 277
後記 278
第17章 摩根大通“倫敦鯨”事件 280
“金融要塞”摩根大通銀行 281
信用違約互換和相關衍生品大傢庭的入門介紹 283
倫敦鯨:故事的展開 286
被對衝基金“叉中”的倫敦鯨 291
一傢隱形的對衝基金? 293
隱瞞的藝術 296
個中寓意 299
後記 301
第18章 從理論到濫用:教訓 303
一些基本原則 304
對非金融機構的政策性建議 305
對金融機構的政策性建議 309
對投資者的政策性建議 315
對監管機構的政策性建議 316
哇,這本《大崩盤:金融衍生品的災難》簡直讓我夜不能寐!我一直以來對金融市場都保持著一種好奇又敬畏的態度,總覺得裏麵藏著無數的秘密和不可預測的風險。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懂裏麵的所有細節,但它已經成功地在我腦海中構建瞭一個宏大的金融世界圖景。尤其是關於那些衍生品的部分,我之前隻知道它們很復雜,但具體是怎麼運作,又如何能引發如此巨大的風暴,實在是讓我大開眼界。作者在描述那些市場博弈、貪婪與恐慌交織的場景時,仿佛把我也拉進瞭那個漩渦之中,那種緊張感和壓迫感,真的讓我心跳加速。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在看似理性的金融世界裏,總是會有如此巨大的漏洞和潛在的危機?這本書似乎在試圖解答這個疑問,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曆史事件,更是在探討人性的弱點和金融體係的脆弱性。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深入閱讀,去瞭解更多關於那些“看不見的手”是如何運作,又是如何導緻如此戲劇性的後果的。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未來的投資決策都會更加謹慎和理性,因為我看到瞭那些隱藏在光鮮數據背後的巨大風險。
評分《大崩盤:金融衍生品的災難》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場思維的洗禮。我一直以為金融衍生品就是一些高科技的金融工具,可以用來對衝風險或者創造財富,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關於數字和圖錶,更是關於人性、製度和曆史的深刻反思。作者在書中描繪的那些金融博弈,那些在規則邊緣遊走的行為,以及那些因為錯誤的判斷和貪婪而付齣的慘痛代價,都讓我感到無比震撼。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係統性風險”的論述所吸引,它讓我意識到,金融市場的復雜性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任何一個微小的環節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導緻整個體係的崩潰。這本書讓我明白瞭,金融創新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可能成為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濫用,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我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經曆一場思想的“大洗牌”,很多我之前固有的觀念都被動搖瞭,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審慎和批判性的視角。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金融市場感興趣,或者想瞭解現代經濟運行機製的人。
評分《大崩盤:金融衍生品的災難》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我們身處的世界,隱藏著如此深不可測的金融巨浪。我之前對金融衍生品的瞭解,僅限於一些模糊的概念,總覺得它們是專業人士的遊戲。但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直觀、也非常有衝擊力的方式,把我拉進瞭這個充滿風險與機遇的世界。作者在描述那些市場崩盤的細節時,那種真實感和緊迫感,仿佛我就置身於現場,能夠感受到那股巨大的恐慌和絕望。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放大效應”的解釋印象深刻,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一個小小的導火索,就可能引發如此巨大的海嘯。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金融衍生品在帶來效率的同時,也可能成為摧毀經濟的利器。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段曆史,更是在警示我們,在享受金融創新的便利時,必須保持警惕,必須對潛在的風險有清醒的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都發生瞭一些改變,對那些隱藏在數字背後的力量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拿到《大崩盤:金融衍生品的災難》這本書,我有點打退堂鼓。我對金融衍生品這個詞就感到頭疼,總覺得離我太遙遠,太專業。但是,被朋友極力推薦,硬著頭皮翻開,結果卻完全齣乎我的意料。作者的筆觸非常生動,他沒有直接拋齣一堆枯燥的術語,而是通過講述一些真實的人物故事和事件,把那些復雜的金融概念變得相對易懂。我特彆喜歡他描繪的那些市場參與者的心理狀態,那種在狂喜中滋生貪婪,又在恐慌中加速崩潰的循環,真的非常有感染力。我甚至能想象齣那些交易員們在屏幕前焦慮不安的神情,以及那些高層決策者們在風暴來臨前的手足無措。雖然我還是不能完全掌握所有的技術細節,但這本書讓我對金融衍生品不再是“一竅不通”,而是有瞭一個初步的、深刻的認識。它讓我明白,這些工具在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毀滅性力量,一旦失控,其影響範圍之廣、破壞力之大,是難以想象的。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金融世界的邏輯,也讓我對“風險”這個概念有瞭更切實的體會。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金融衍生品是抱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那是個高深莫測的領域,充斥著我看不懂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數學模型。但是,《大崩盤:金融衍生品的災難》這本書,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方式吸引瞭我。作者並沒有把我當成金融專傢,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說書人,用生動的故事和深入淺齣的語言,為我揭開瞭金融衍生品世界的神秘麵紗。我被書中那些驚心動魄的市場波動,以及那些在巨大利潤誘惑下人性的扭麯深深吸引。我之前一直以為,金融市場應該是理性且有序的,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另一麵——充滿著不確定性、貪婪和潛在的崩塌。讀這本書的過程,我仿佛置身於一場巨大的金融風暴之中,感受著市場的起伏跌宕,體驗著人性的掙紮與博弈。雖然我不能完全理解所有的金融模型,但這本書成功地讓我對金融衍生品産生瞭一種深刻的、帶有敬畏的認識,也讓我對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律有瞭更宏觀、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