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外资引进与管理体系建设
定价:80.00元
售价:54.4元,便宜25.6元,折扣68
作者:孙前进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04745095
字数:839000
页码:6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22kg
《外资引进与管理体系建设》是《中国现代流通体系规划与建设政策文献汇编》系列丛书的第十二辑。本书主要构成内容是总序中所列出的“中国现代流通体系”中的外商投资与管理体系(三级编号32)、经济合作与对外投资体系(三级编号33)的政策法规文献汇编。
孙前进,1953年3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人、1970年11月参加工作,1980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留日商学博士,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原首席专家、副主任,北京物资学院教授。
199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班”学习与研究日本经济一年,1992年8月赴日本学习及研究日本流通与物流,早稻田大学商学研究科研究生,拓殖大学商学博士,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2003年8月回国调入北京物资学院。
出国前在铁道部工程局等单位工作,任工程师,曾参加阳安、梅七、西延、沈丹、大秦等铁路新(复)线建设工程的大型项目施工及管理、,归国后,讲授本科《现代流通学》、《物流系统论》课程,先后承担并完成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编著出版著作数部,发表论文若干,及企业委托咨询项目多件。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会长,中日经济技术研究网主编。
在阅读《外资引进与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非常“接地气”。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将宏大的课题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环节,并为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战略协同”的讨论,它指出了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外资的战略与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否则,引进的将不是助力,而是阻力。 书中对于“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如何在外资引入后,设计一套公平、有效、能够激励双方员工共同为企业目标奋斗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是关系到企业成败的关键。作者在这一块的分析,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涵盖了从个人绩效到团队绩效,再到企业整体绩效的多个维度。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感到外资引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高科技”项目,而是可以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精细化的管理,逐步实现并最终为企业带来切实的效益。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
评分读《外资引进与管理体系建设》这本书,我首先被其宏大的视角所吸引。它并非止步于理论的探讨,而是深入到实践操作的层面,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在外资引进的复杂图景下,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能够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管理体系的蓝图。书中关于如何识别、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外资合作伙伴的分析,详实而有条理,让我对“知己知彼”在跨国投资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风险评估方面,作者列举了多种可能存在的陷阱,并提供了相应的规避策略,这对于很多初次接触外资引入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避险指南”。 此外,书中对于引进外资后的管理融合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何将外资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本土实际相结合,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而这本书给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本土化”策略的论述,它强调的并非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基于对双方优势的充分认知,进行创造性的融合,最终实现“1+1>2”的效果。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们得以窥见不同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这些鲜活的例子,比任何空洞的理论都更能启发思考,也更能让我们认识到,管理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实现,是驱动企业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
评分坦白讲,当我拿到《外资引进与管理体系建设》这本书时,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总觉得这类题材的书籍容易陷入理论的窠臼,或是流于泛泛而谈。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以一种非常务实的姿态,直击企业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流程再造”的章节,它清晰地阐述了如何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甚至颠覆,以适应新的合作模式和管理要求。这并非易事,需要勇气和智慧,而本书提供的思路和方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书中对于“风险控制”的强调,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外资的引入,既是机遇,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如知识产权的泄露、核心技术的流失、市场地位的动摇等等。作者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系统性的防范措施,并辅以具体的案例说明,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风险的真实存在,以及有效规避的必要性。读完这一部分,我才真正理解到,一个成熟的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是为了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保护企业的核心利益。这本书让我对“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再是简单的命令和执行,而是一种基于规则、基于流程、基于风险意识的系统性工程。
评分这本书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化经营的大门,让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当今全球化浪潮席卷的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尤其是外资,来加速自身的发展,已经成为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必答题。而《外资引进与管理体系建设》恰恰解答了这一难题。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引进”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管理”的书,而且是“如何管理好引进来的外资”的书。作者在体系建设方面提出的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从组织架构的调整,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再到财务、法律等各个层面的规范化管理,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导。 书中关于“治理结构”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如何在外资参与的情况下,保持企业自身的决策权和话语权,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这其中需要精妙的平衡艺术。作者在这一块的分析,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通过对不同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潜在风险的预警,我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建立一套健全、透明、合规的管理体系,对于维护企业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在思考企业战略时,不再局限于内部资源,而是能够更积极地拥抱外部力量,并学会如何驾驭这些力量,为我所用。
评分《外资引进与管理体系建设》这本书,无疑是一本能够指导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商业环境中稳健前行的“航海图”。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人才战略”的论述,它深刻地揭示了,无论引进何种管理体系,最终的执行者和受益者都是人。如何在外资引入后,有效地整合中外双方的人才资源,建立一套既能体现外资文化,又能融合本土特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书中提出的关于“跨文化沟通”和“团队建设”的策略,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而且,本书在论述过程中,始终将“合规性”和“可持续性”作为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它并没有鼓吹激进的扩张,而是强调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企业的发展。这一点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外资引进实现长期价值的企业来说,尤为宝贵。我读完后,对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吸引外资,又能确保自身独立性,同时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从“输血”走向“造血”,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和国际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