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

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金融学会 著
图书标签:
  • 中原经济区
  • 金融发展
  • 区域经济
  • 金融研究
  • 经济学
  • 2013
  • 中国经济
  • 中原地区
  • 金融政策
  • 经济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9787504975096
商品编码:2969160200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

定价:80.00元

售价:54.4元,便宜25.6元,折扣68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金融学会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049750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是河南省金融系统2013年科研成果文集,全书共收入30余篇。本书以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理论为指导,选取本年度河南省人民银行系统重点研究课题所有获奖成果和河南省金融学会重点课题部分获奖成果集结出版。这些课题成果的取得是各承担单位及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结果,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和亟待解决的金融问题给予了较为可信的解释,并在发展路径和可行性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目录

我国新型城镇化中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资金互助机构发展路径探究
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支持研究
河南省微型金融发展研究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临空经济、融资及金融政策研究
——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视角
金融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与航空港建设背景下,打造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
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的金融支持研究
——基于产业升级视角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来自2003一_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河南省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的创新研究
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创新研究
河南省发行市政债券问题研究
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致贫机理与金融扶贫政策研究
——基于河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54个贫困县的调查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创新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人民币发行和流通为例
村镇银行发展模式问题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
中原经济区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问题研究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组织模式和路径研究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基层信用协会批发直贷模式案例
河南省融资租赁业发展路径探索
贸易融资模式下的产业链金融案例研究
——基于金融机构供应链融资的视角
信贷投放、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风险为本前提下反洗钱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研究
——以河南省改革试点为例
电子化背景下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比较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研究
河南省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问题研究
河南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及风险控制研究
以全面风险管理创新提升商业银行经营价值的研究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研究
新资本协议实施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影响问题研究
中原经济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问题研究
网络金融发展趋势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机遇
互联网保险的运行和监管问题研究
一一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
资产证券化实务研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 引言 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在21世纪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战略定位不仅在于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更在于优化全国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此宏大背景下,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其在中原经济区的角色与发展状况,自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书《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2013年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现状、挑战、机遇及未来趋势进行的系统性梳理与深入剖析。 本书的研究并非是对已有数据的简单罗列,而是试图通过多维度的视角,揭示金融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一体化以及城乡统筹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2013年,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原经济区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辐射带动中部发展的战略支点,其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本书正是聚焦于这一关键节点,旨在为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学术研究者以及关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份全面、深入、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报告。 第一章: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宏观背景与理论框架 本章首先将对中原经济区进行宏观层面的经济与社会概览,重点梳理其在2013年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国家层面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同时,本章也将详细阐述本书的研究对象——中原经济区,其地理范围、历史沿革、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金融发展分析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章将构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我们将借鉴国内外关于区域金融发展、金融深化、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效率等相关理论,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具体国情,构建一个能够解释本区域金融发展内在逻辑的理论模型。例如,我们将深入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金融机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在区域金融稳定中的重要性。理论框架的确立,将指导本书后续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第二章:2013年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现状扫描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对2013年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具体状况进行详细的描绘与评估。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金融机构体系分析: 详细考察中原经济区内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担保等)的数量、规模、业务范围、市场份额以及盈利能力。重点分析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区域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机构以及新兴金融业态在中原经济区的分布与运营情况,评估其对区域经济的覆盖程度与服务能力。 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分析2013年中原经济区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债券)和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考察市场规模、交易活跃度、产品创新以及投资者结构等,评估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与风险管理服务的能力。 金融总量与结构: 深入分析2013年中原经济区的存款、贷款、直接融资、对外投资等金融总量指标,并对其结构进行细致分解。例如,贷款的投向(对制造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三农”等的支持情况),股权融资的规模与特点,以及保险产品对居民和企业的保障作用。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重点评估金融业对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分析金融创新在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方面的进展,以及金融如何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区域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 金融风险状况评估: 对2013年中原经济区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梳理与评估,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部分新兴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分析风险成因、传导机制以及已有的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 第三章: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制约因素 在全面梳理2013年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现状的同时,本章将聚焦于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挑战与制约因素。这些挑战不仅阻碍了金融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效力: 金融资源禀赋不足与配置不均: 分析中原经济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在金融资本、高端金融人才、金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同时,考察金融资源在区域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分布不均现象,如何影响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金融可获得性。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探讨当前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与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例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否仍然突出?金融产品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是否足够?如何克服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不足等问题? 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难题: 分析2013年金融创新(如互联网金融、各类创新型金融产品)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态势,以及如何与之伴生的新型风险。探讨如何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防止风险累积与蔓延。 区域金融一体化进展与障碍: 考察中原经济区内部各省份在金融政策协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存在的壁垒与障碍。分析如何进一步打破区域金融壁垒,促进金融要素的自由流动,提升区域金融整体效能。 金融监管与政策环境的适宜性: 评估2013年中原经济区的金融监管框架是否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分析现行金融政策在支持区域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有效性与不足,以及政策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第四章: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潜力 尽管面临挑战,中原经济区在2013年也蕴藏着巨大的金融发展机遇。本章将深入挖掘这些机遇,并分析其发展潜力: 国家战略红利与政策倾斜: 详细分析国家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对金融发展的具体政策支持,例如,支持金融机构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以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加大对区域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 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的金融需求: 随着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住房金融、消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支撑: 中原经济区正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这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业务增长点。例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等将迎来发展机遇。 “三农”金融服务潜力巨大: 农村金融是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重要短板,但也是巨大的潜力所在。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对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农业保险、农村普惠金融等的需求将不断释放。 金融科技(FinTech)的应用前景: 2013年,金融科技开始崭露头角,其在中原经济区有望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等问题,为普惠金融和普惠服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区域协调发展与金融合作: 中原经济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金融合作的空间广阔。通过加强金融信息共享、建立区域性金融协调机制、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跨区域互认等,可以提升区域金融的整体竞争力。 第五章: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基于对2013年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机遇的深入分析,本章将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政策建议,以期促进该区域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战略: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 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引导金融资本向中原经济区倾斜,特别是在县域经济、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鼓励发展区域性金融机构,提升其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 深化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中原经济区产业特色和居民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发展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债券融资;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推广农业保险、农村互助金融等。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建设: 建议建立健全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提升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的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可控范围内进行。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推进区域金融一体化,打破金融壁垒: 建议中原经济区各省份加强金融政策的协调与对接,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金融信息的共享,促进金融要素的自由流动。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完善金融监管: 建议根据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特点,适时调整和完善金融监管政策,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留住高端金融人才。 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提出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重点引进在金融管理、金融创新、风险控制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 建议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环保产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升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和可获得性。 结论 《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通过对2013年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揭示了该区域金融业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与潜在风险。本书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对2013年区域金融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记录,更是对未来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道路的一次前瞻性探索。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改革与创新,不断优化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业必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域经济金融化进程的研究者,我对《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一书的价值有着更为审慎的评估。此书的贡献在于,它在2013年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对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评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线数据和理论参考。书中对于金融市场结构、金融产品供给、金融监管环境以及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团队扎实的功底。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当时中原经济区在推动金融创新、促进产融结合、优化投融资体系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深刻的辨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虽然时隔多年,书中部分论述的时代背景已发生变化,但其所揭示的深层次规律和逻辑,对于理解当前中原经济区乃至其他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此书,宛如穿越回那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2013年,与研究者一同探索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未来。

评分

我是一个对宏观经济和地方发展报告类书籍情有独钟的读者,所以当我看到《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时,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这本书的文字朴实而不失严谨,它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为我描绘了2013年中原经济区在金融领域的宏大图景。书中没有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具体的金融数据、政策文件、市场动态巧妙地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生动而真实的画面。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注,详细解读了当时区域内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升级以及城镇化进程。那些关于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原经济区的金融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适合每一个关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朋友。

评分

一直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轨迹充满好奇,尤其是其金融体系如何支撑和引领这一宏伟蓝图。拿到这本《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我满怀期待地翻开。书中对2013年中原经济区在金融领域的种种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期该区域在金融创新、风险防范、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作者团队显然是做了大量细致的田野调查和数据梳理,从宏观的政策导向,到微观的金融机构运作,再到具体的金融产品创新,都呈现出一种全面而系统的视角。尤其是对于当时区域内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几大金融板块如何协同发力,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书中都有颇为详实的论述。读罢,我对那个时期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该区域金融发展的潜力有了更深的感悟。那些关于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具体案例和分析,都极具启发性。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对其金融体系的深入剖析。因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此书以2013年为切入点,对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书中对于当时区域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金融创新能力的培育、金融风险的防控机制,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阐述。作者们并未停留在表面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影响金融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如制度性障碍、体制性弊端以及市场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通过阅读此书,我得以窥见那个时期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所经历的曲折与探索,以及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做的艰辛努力。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视角,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赞。

评分

这本《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2013)》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作者们仿佛是亲历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2013年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点点滴滴。从宏观的政策环境分析,到微观的金融机构运营,再到具体的金融产品创新,书中几乎涵盖了当时区域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风险管理和金融稳定性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一个区域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金融机构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以及在面对挑战时所采取的策略。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期的中原经济区,感受着金融脉搏的跳动,体味着改革的阵痛与喜悦。这本书不仅是一份研究报告,更是一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编年史,让我对中原经济区的经济腾飞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