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密围绕“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这一主题,从微观到宏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区域、**层面技术创新的影响。第二,在微观层面,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实证分析过程中,纳入空间相关性与空间交互作用后的结果如何。第三,在区域层面,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第四,**层面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1.1.2理论背景
1.2研究问题
1.3核心概念辨析及厘定
1.3.1技术创新
1.3.2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1.3.3制度及制度环境的内涵与演进
1.3.4空间集聚的内涵
1.3.5产业集聚的内涵
1.4研究思路
1.4.1技术路线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
1.6主要创新点
2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脉络
2.1.1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
2.1.2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
2.1.3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
2.1.4技术创新的**创新系统学派
2.2“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1理论渊源
2.2.2理论基础
2.2.3分析框架
2.2.4实证研究进展
2.3制度环境理论及研究评述
2.3.1制度环境的发展阶段
2.3.2制度变迁的基石
2.3.3制度变迁的原则和分类
2.3.4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2.3.5制度环境理论
2.4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演进及评述
2.4.1微观层面的相关理论
2.4.2中观层面的相关理论
2.4.3宏观层面的相关理论
2.5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2.6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2.6.1企业层面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2.6.2区域层面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2.6.3**层面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2.7空间集聚效应研究及其测度
2.7.1空间集聚效应文献综述
2.7.2空间集聚效应的测度
3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非均衡发展影响
的内在机制
3.1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
内在机制
3.1.1制度环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机制
3.1.2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
3.2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
内在机制
3.2.1制度环境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
3.2.2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母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
3.3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
3.3.1东道国制度环境提升投资母国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
3.3.2双边制度距离提升投资母国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3.3.3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3.4小结
4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空间效应及检验估计方法
4.1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与技术创新
4.1.1空间相关性
4.1.2空间异质性
4.2技术创新的空间相关性及空间集群的识别与检验
4.2.1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分析
4.2.2局域空间相关性指标检验与分析
4.3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4.3.1空间地理距离权重
4.3.2经济距离权重矩阵
4.3.3人力资本空间权重矩阵
4.3.4技术距离空间权重矩阵
4.3.5基础设施竞争空间权重矩阵
4.3.6空间权重加权矩阵
4.4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及估计方法
4.4.1横截面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4.4.2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
4.5小结
5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空间视角分析
5.1引言
5.2数据来源、处理与计算
5.2.1数据来源
5.2.2数据处理
5.2.3数据计算
5.3制度环境、OFDI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微观回归结果
5.3.1制度环境、OFDI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初步
回归结果
5.3.2不同类型OFDI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回归分析
5.3.3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ATT检验
5.4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格局及其集群特征分析
5.4.1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4.2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5.4.3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格局及其集群特征分析
5.5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省域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
空间面板估计
5.5.1模型的检验与设定
5.5.2全样本回归结果
5.5.3分企业类型的回归结果
5.6小结
6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计量
分析
6.1问题的提出
6.2指标构建与变量说明
6.2.1制度环境的测度
6.2.2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
6.3计量模型与指标选取
6.3.1各省份**R&D;资本存量rd_stockt
6.3.2各省份通过OFDI获得的**R&D;资本存量溢出
ofdi_reverseit
6.3.3人力资本(h)投入
6.3.4各省份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和进口渠道获得的**R&D;
资本存量溢出fdi_reverseit
6.3.5集中化指数与专业化指数
6.4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区域技术创新的动态面板
计量分析
6.4.1内生性问题检验
6.4.2全样本回归结果
6.4.3分区域回归结果
6.4.4稳健性检验
6.5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
空间计量分析
6.5.1空间计量模型
6.5.2省域层面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与集群特征
6.5.3空间计量估计结果分析
6.6小结
7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
7.1问题的提出
7.2**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与实现机制
7.3指标构建与变量说明
7.3.1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7.3.2**综合创新能力的测度
7.3.3制度环境的测度
7.3.4基于OFDI获得的**R&D;资本存量溢出
7.3.5其他控制变量的测度
7.3.6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4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
实证分析
7.4.1计量模型与指标选取
7.4.2平稳性检验
7.4.3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结果
7.5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综合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
实证分析
7.6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政策建议
8.2.1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2.2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8.2.3**层面的政策建议
8.3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表
致谢
这本《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理论经济学系列/中国经济文库》的名字,让我对它寄予厚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个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资本的流动,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要素和知识的传播。而“制度环境”作为东道国和母国都存在的关键因素,其复杂性如何影响这种传播过程,并最终作用于母国本土的技术进步,是研究的难点也是重点。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深入的分析,那将是极具价值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探讨“制度距离”对OFDI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制度环境下的OFDI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例如,在制度相似度较高的国家进行的OFDI,与在制度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的OFDI,它们在技术溢出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是否会不同?此外,理论经济学系列往往意味着严谨的逻辑推导和可能包含的数学模型,这让我对其研究的深度和科学性有了很高的预期,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性的理论洞见。
评分仅仅从书名来看,《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理论经济学系列/中国经济文库》就显得厚重而充满信息量。我特别关注“作用机理”这个词,因为它暗示了这本书不是简单地描述现象,而是要深入探究“为什么”和“怎么样”。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构建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制度环境如何通过OFDI反哺母国技术创新。是直接的技术引进,还是通过国际化竞争倒逼国内企业提升研发能力?亦或是通过吸引海外人才回流,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具体的路径和机制,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同时,“制度环境”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宽泛,书中可能会涵盖哪些具体的制度维度,例如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的干预和引导作用等等,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OFDI的性质和效果。而“中国经济文库”的定位,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相信书中会结合大量的中国经济案例和数据,来支持其理论分析,这将使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说服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理论经济学系列/中国经济文库》——直接击中了我的学术兴趣点。我一直认为,经济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制度逻辑,而“制度环境”作为研究的核心切入点,预示着这本书将超越简单的宏观描述,深入探究其内在机制。尤其关注“对外直接投资”这一动态过程,以及它对“母国技术创新”产生的“作用机理”,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界定和衡量“制度环境”的各个维度,例如,法律的完备性、政策的稳定性、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等等。同时,OFDI的“作用机理”也可能涉及多个层面,比如,是否会通过技术引进、人才回流、国际竞争压力、甚至是从海外市场获取的最新市场信息来促进母国创新。作为“理论经济学系列”的一员,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严谨的理论框架和可能的研究模型,而“中国经济文库”的定位又保证了其研究的现实基础和中国特色。
评分《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理论经济学系列/中国经济文库》这本书的书名,乍一看就给人一种学术专著的厚重感,非常吸引我这种喜欢钻研经济理论的读者。我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进而影响“母国技术创新”这一过程的“作用机理”特别好奇。我推测书中很可能会详细地梳理出一条完整的逻辑链条,比如,一个更开放、更健全的制度环境,会鼓励企业进行OFDI;而OFDI在海外市场可以获得新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品牌,这些“回流”到母国后,就会刺激和促进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然而,这个过程可能不是线性的,书中是否会讨论制度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如果制度环境不健全,OFDI是否会流向低技术领域,或者导致技术外流?《中国经济文库》的标签也表明了这本书会立足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用扎实的案例和数据来论证理论。我非常期待书中能看到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绿地投资等具体行为,如何与国内的制度环境互动,最终体现在技术创新上的具体研究成果。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理论经济学系列/中国经济文库》——一上来就给了我一种学术研究的严肃感。作为一个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理论经济学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很关注那些能够解释宏观经济现象背后深层原因的著作。尤其是“制度环境”和“对外直接投资”这两个关键词,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一个国家的制度,无论是法律法规、政策导向,还是文化习俗,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经济行为,而对外直接投资(OFDI)作为中国经济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对于这一领域系统性研究的期待。我预感,书中会详细阐述制度环境是如何塑造OFDI,而OFDI又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渠道,最终作用于母国技术创新的。我很期待看到书中对于“作用机理”的深入剖析,这可能涉及到知识溢出、技术学习、市场竞争加剧、要素流动等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作为一个对理论经济学系列有所了解的读者,我也相信这本书的学术深度和严谨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