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国货币III:文化篇
: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涂永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0304127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日元的失败,英镑的衰落,欧元的崛起,美元的问鼎……
大国货币霸权兴衰的背后,潜藏着怎样的文化因素和内在联系 ?
为什么一度飞黄腾达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都没能登上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宝座?
为什么日元几次向国际货币目标的冲刺都以失败而告终?
是什么催生了英镑成为个国际货币?
又是什么能使美元长期占据国际货币体系的霸主地位?
这一切问题也许可以在文化和文明中找到根由和答案。
《大国货币Ⅲ:文化篇》以全新的视角,将货币国际化这一经济问题回归到文化系统中进行深入研究,摆脱了经济学本身的局限和困扰,在更为广阔的范畴中去挖掘文化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大国货币国际化背后的文化力量,展现了文化版图剧烈演变和货币霸权激荡起伏中潜藏的内在逻辑,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视角。
目录
序一i
序二ix
章 文化版图与货币霸权 1
文化的界定/3
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9
货币国际化的文化真相/21
第二章 货币:文明记忆的承载者 33
轴心时代的文明曙光/34
东方独秀中世纪/42
工业时代:为什么是西方/50
第三章 不列颠帝国的跌宕征程 71
米字旗四方飘扬/74
辉煌的工业时代/85
已被雨打风吹去/96
第四章 双头鹰的文化交融与货币国际化 105
双头鹰的坎坷“西化”路/106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苏维埃文化的兴衰/109
坚冰难破之欧洲边缘/120
经济历程中的文化印记/123
经济浮沉的见证者——货币/130
第五章 美元:文化全球化的货币结果 137
美国文化的渊源/138
民主与平等:实用主义的左右手/159
美国的文化营销/172
当梦想照进现实/181
第六章 菊与刀:日元国际化为何失败 193
货币:日本文化的承载/195
明治维新:近代日元体系建立/201
日元国际化的军事尝试/208
日元国际化的经济尝试/220
日元国际化的文化尝试/225
第七章 文化欧元 231
欧元纸币上的文化史/232
欧元硬币正面的大一统/245
欧元硬币背面的故事/248
欧元上的虚拟世界/254
第八章 后危机时代之希望文化崛起 261
(中国,印度)
中国/262
印度/279
第九章 信仰与货币 291
作为文化力量的宗教信仰/292
基督教信仰与社会经济/295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世界的经济/305
佛教与社会经济/312
第十章 历史与未来 323
参考文献/327
后记/332
涂永红,金融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曾出版《浴火重生——高盛》《巨人之死——雷曼》《大流转——国际货币风云录》《国际收支分析》《汇率波动的经济效益》《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部著作,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
拿到《大国货币III:文化篇》这本书,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货币形态,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我特别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将自身的文化精髓融入到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中的。比如说,我猜想书中可能会对比东西方在货币发展上的差异,比如中国的纸币起源,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可能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商业体系、政府的管理能力以及对信用观念的理解息息相关。我也期待书中会分析一些国家如何通过货币来塑造民族形象和国家认同,比如在货币上印制伟人肖像、国家标志、历史事件或是著名建筑,这些设计都无疑是在向世界传递一种文化自信和历史传承。这本书或许还会探讨货币的象征意义,它如何从单纯的交换工具,演变成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而这些象征意义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细腻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来展现货币与文化之间那种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微妙关系,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货币在全球文化交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那些看似寻常的纸币和硬币。
评分我一直认为,经济学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抽象的理论,《大国货币III:文化篇》这本书,恰恰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理解货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货币的“故事性”,例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货币是如何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信仰和价值观的。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货币历史故事,来展现货币如何与艺术、哲学、宗教甚至政治思想交织在一起。比如说,我猜想书中可能会分析,为何某些国家的货币设计会如此注重美学,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偏向于实用性,这种差异背后一定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取向。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货币的稀缺性和价值稳定性,是如何影响一个社会的文化心态和发展方向,以及当货币体系发生剧烈变化时,又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怎样的冲击。这本书或许会以一种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方式,将货币的经济功能和文化意义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货币,不再仅仅是交易的媒介,更是历史、文化和人类精神的载体,是一部能够引发读者深度思考的佳作。
评分《大国货币III:文化篇》这本书,从我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面那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所吸引。虽然我一直对经济学领域不是特别精通,但“大国货币”这个系列的名字,加上“文化篇”的副标题,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预想这本书会深入探讨货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比如古代文明是如何用贝壳、金属甚至石头来作为交换媒介的,以及这些早期货币形式如何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甚至艺术风格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甚至期待书中会详细介绍像中国古代的铜钱,它不仅仅是交易的工具,上面刻着的文字、图案,都蕴含着当时的政治思想和审美取向。再比如,我很好奇一些民族将特定的动物皮毛、羽毛或是宝石视为珍贵的货币,这背后一定承载着他们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以及对社会地位的象征。这本书或许会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展现货币如何成为连接人与人、部落与部落、乃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的桥梁,它如何在经济活动的同时,也传递着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我期待它能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枯燥的经济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融为一体,让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领略到货币背后深邃的文化力量。
评分《大国货币III:文化篇》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对它所能揭示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出发,去探讨货币作为一种社会构建物,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人类社会的文化景观。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古代罗马帝国为何能够统一其庞大的疆域,除了军事和政治力量,其统一的货币体系在促进贸易、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猜想书中还会讨论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货币体系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文化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坐标。这本书或许还会触及到货币的“语言”功能,比如货币的图案、文字、甚至是防伪技术,都可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和国家意志,而这些信息又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深刻的学术洞察力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为我展现货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独特文化维度,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大国货币”这一概念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和历史意义,是一部能够启发思考的著作。
评分我一直对货币的历史演变,尤其是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大国货币III:文化篇》这本书,在我看来,无疑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不同文明在发展货币体系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文化基因。例如,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古代希腊,他们对黄金和白银的狂热崇拜,以及由此铸造出的精美钱币,上面常常刻有诸神、英雄或是代表城邦特色的图案,这不仅仅是经济价值的体现,更是古希腊人神话传说、哲学思想和政治体制的微缩展现。我设想,书中也许还会探讨一些更具象化的文化元素是如何融入货币设计的,比如某些民族会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动物,甚至是神圣的符号印在货币上,以此来彰显其文化独特性和民族自豪感。这本书或许还会触及到货币的稀缺性、价值稳定性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受到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我期望它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理解货币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土壤中生根发芽,并最终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图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货币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让我对“大国货币”的理解上升到一个全新的维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