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
定价:35.00元
作者:程超泽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301127797
字数:140000
页码:19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中国股市没有近忧,却有远虑。危机的可能性主要来自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方面。在,被过度炒作多年的资产大泡沫一旦生成,终将有破裂的一天。当早期那些搏长期升值投入中国股市的境外共同基金再次成群结队采取统一行动,突然将巨额资金撤出的时候,大崩盘便在中国股市发生了。危机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从未有过股市大崩盘经历的中国投资者,尤其是新生代投资者,仍一直沉浸在赚钱效应的狂热和躁动中,全然不理会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在股市癫狂中,谁都不相信自己会成为*后一个“埋单者”。
内容提要
中国股市的大牛市没有近忧,却有远虑、因为一旦被过度炒作多年的资产泡沫发生破裂,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何使每个投资者都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做好防范风险的各种准备,正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关键词。
本书分为七章,分别是不断创新高的长牛市、金融大爆炸、这个股市有点疯、吹大的泡沫破裂、股市危机的推手、股市危机后果、我们为明天准备好了么。全书从实战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大牛市背景下,股市危机的成因、表现和后果及其应对之策,警示中国股民,尤其是要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明白:股市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仅是财富的严重缩水,其心灵上也会遭受到多少年后都难以愈合的打击。
尽管本书对于未来中国股市危机的描述是虚拟的,但绝非耸人听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股市危机的教训中引以为戒,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本书适合所有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各类投资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程超泽,198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社会学博士,现正攻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2003年,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1998年至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
文摘
序言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重感所吸引,300多页的篇幅,再加上9787301127797这个ISBN号码,感觉这是一本经过深思熟虑、内容扎实的作品。程超泽这个作者名,我之前在一些财经论坛上看到过,印象中是比较理性、注重数据分析的评论员。我对“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这个概念感到既好奇又有些不安,因为“大崩盘”这三个字本身就自带一种警示意味。我想象着,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涵盖了对中国股市历史上的几次重要波动进行回顾,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并试图找出“虚拟”的特征。所谓的“虚拟”,会不会是指那些脱离实体经济支撑、纯粹由投机情绪和资金堆积而成的资产价格?如果是这样,那这本书很有可能是在探讨中国股市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泡沫”,以及这个泡沫一旦破裂,会对整个经济体系带来怎样的冲击。我特别想了解作者是如何界定“虚拟”的,以及他如何量化这种“虚拟”的程度。此外,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普通投资者在这种潜在的危机面前,保护自己的财富?
评分这本《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的书名,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关于金融泡沫和系统性风险的经典案例。我一直对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引发深刻变革的事件。程超泽这个名字,我查了一下,似乎是在某个财经领域有一定建树的学者。这本书的副标题“虚拟大崩盘”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它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仅仅指一些概念股、题材股的泡沫破裂,还是指向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市场结构性问题?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定义和论证过程。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资本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也伴随着一些不成熟的特征,比如监管的滞后性、信息披露的不透明,以及投资者教育的不足。这本书会不会从这些角度切入,揭示一些可能被忽视的脆弱环节?我非常希望它能不仅仅是罗列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更能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比如,在面临“虚拟大崩盘”的风险时,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监管机构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范和化解风险?政府的宏观调控又应该如何平衡发展与稳定?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中国股市的独特性,以及其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评分当我看到《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这个书名时,我内心是既兴奋又带着一丝沉重的。兴奋是因为“虚拟大崩盘”这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暗示着一场即将到来,但又并非完全由实体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剧烈动荡。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周期性以及其中蕴含的非理性因素很着迷,而中国股市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如此快速而剧烈的波动,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研究样本。程超泽这个作者,我不是很熟悉,但我从他的书名和副标题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预警的信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和金融创新的浪潮中,股市是否存在一些隐蔽的风险点,或者说,哪些资产价格的上涨仅仅是“看上去很美”,而缺乏坚实的价值基础。我期待作者能够运用严谨的逻辑和翔实的案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可能出现的“虚拟大崩盘”的图景,让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投资者,能够提前识别出潜在的危险,而不是在危机真正来临时措手不及。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方法,让我们能够辨别哪些是真实的价值投资机会,哪些只是昙花一现的投机泡沫?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尤其是“虚拟大崩盘”这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对金融市场泡沫化和系统性风险的浓厚兴趣。在任何一个经济体高速发展的时期,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往往是伴生现象,而中国股市的波动性更是全球瞩目。程超泽这个作者,虽然我之前没有特别深入地了解过,但从书名来看,他似乎是一位敢于直面敏感问题、并持有独立见解的学者或分析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主流叙事的视角,去审视中国股市的深层结构和潜在的脆弱性。我特别好奇“虚拟”这个定语所指的内涵,它是否暗示着市场存在一种脱离实际经济支撑、纯粹由某种心理预期或技术性因素驱动的繁荣?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非常巨大,因为它能够帮助投资者识别那些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危机四伏的投资机会。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清晰的论证过程,解释“虚拟大崩盘”的可能形成机制,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比如在这样的潜在风险下,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构建更加稳健的投资策略,以及监管机构应该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故事感,深邃的蓝色背景,中间是几个象征着起伏的K线图,而“警惕!”的字样则用醒目的红色突出,仿佛是来自市场的SOS信号。程超泽这个名字,虽然我不太熟悉,但看到“虚拟大崩盘”这个词,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似乎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关于经济危机、市场动荡的讨论。这本书会是那种揭示潜在风险、让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能够更清醒认识市场真相的指南吗?我一直觉得,投资不仅仅是关于数字的游戏,更是关于心理和认知的较量。很多时候,市场的恐慌情绪或者盲目乐观,往往比实际的经济数据更能左右股价的走向。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剖析这些非理性因素,并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应对策略?我特别期待它能解答一些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比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更准确地辨别“价值”和“泡沫”?“虚拟大崩盘”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暗示着崩盘并非源于实体经济的彻底崩溃,而是可能由一系列连锁反应、信心危机甚至技术性因素引发。这是否意味着,即使在经济看似繁荣的时期,我们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这本书的定价和装帧也很朴实,似乎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畅销书,更像是一本沉甸甸的、值得认真研读的学术探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