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农民工养老金的价值与选择
定价:25.00元
作者:潘虎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563819478
字数:211000
页码:1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二元制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但城乡一体化的脚步从未停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涌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民工提供的劳务是不定期和间歇的,而社会身份制度改革采用激进式的时机还未到来,农民工在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频繁流动是其主要的特征,其养老金权益容易断裂而减损,人力资本不易持续积累。
从1998—2009年,国家出台的城镇职工和新型农民养老金政策对农民工越来越开放和优惠,现在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根据农民工形成的原因、数量和空间分布以及收入和消费特点,构建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配比模型,对农民工的养老金*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缴费率与替代率的紧密性、相对人力资本价值和平滑消费水平、财务生命周期和无忧生存年龄曲线以及敏感性指标四个方面考察农民工的养老金水平。
经过对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转移暂行办法》后,制度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权益携带性都大大增强了,把农民工纳入其中可以对其形成稳定的养老预期,有利于实现农民工身份转变;有利于农民工通过教育投入、培训投入、技能投入增加劳动收入,从而提升城市生活能力;有利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升值,并且农民工在城市养老可形成强.大的消费能力拉动内需;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经过对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金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养老保障的目的,其养老金和一生的平滑消费水平比从未离开过农村的居民有所提高,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同时,分析也发现,农民工要真正实现社会身份转变、在城市退休养老还需要依赖国家制定更加灵活的缴费和领取方式,出台户籍、住房、教育、税收、消费补贴等配套政策,加大文化提升与身份认同培训与宣传等。必须面对庞大的政策执行成本的挑战。因此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的易变性依然较大。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到《中国农民工养老金的价值与选择》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政策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农民工,他们是无数个家庭的顶梁柱,是辛勤的劳动者,他们的养老,是他们一生奋斗的价值的最终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农民工在养老金问题上的个体经验和群体诉求。书中是否会采访那些已经退休的农民工,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养老经历,分享他们的喜悦与忧愁?是否会关注那些即将步入老年,但养老金储备尚不充足的农民工,了解他们的焦虑与期待?这本书的“价值”部分,我想,更可能体现在对农民工贡献的肯定,对他们劳动尊严的尊重。而“选择”部分,则可能展现了他们为了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和挣扎。这本书记载的,或许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被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未来走向。
评分我非常期待《中国农民工养老金的价值与选择》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中国的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他们的养老问题关乎到数亿家庭的福祉,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仅仅是分析问题,固然重要,但更令人期待的是作者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优化养老金的缴费机制,使其更加符合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是否会建议对农民工的养老金进行倾斜性支持,比如提高缴费补贴,或者降低领取门槛?我设想,书中或许会提出关于建立更加公平、包容的养老金体系的设想,如何打通城乡养老金的壁垒,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又如何让农民工在不同工作地之间,其养老金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延续和转移。这本书的价值,我想,就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推动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特别是惠及农民工群体改革的重要参考。
评分我对《中国农民工养老金的价值与选择》一书的预期,更多地集中在其对于“价值”二字的深度挖掘上。在我看来,养老金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其最终的金额数字,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对个体尊严的维护,以及对社会稳定性的贡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单纯的政策解读,而是能够触及农民工群体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需求。书中是否会通过案例研究,生动地展现农民工在年轻时为城市发展辛勤付出,年老后却可能面临的经济困境?是否会探讨养老金制度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让每一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农民工,都能在晚年享有基本的体面和保障?我设想,作者或许会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演变,特别是其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改革建议。这本书的出现,我想,是对这个庞大而又常常被忽视的群体的一次深刻关怀,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价值肯定。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普通读者,我最近被一本名为《中国农民工养老金的价值与选择》的书深深吸引。尽管我对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尚未涉猎,但仅仅是书名就足以引发我内心深处的思考。农民工群体,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养老问题无疑是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绕不开的议题。我猜想,这本书定然会深入探讨农民工在养老金制度中的定位,以及他们在这项制度中究竟能获得怎样的保障。我想象着,书中可能会详细分析现有的养老金体系,比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是如何覆盖到农民工群体的,又存在哪些疏漏和不足。此外,作者很可能还会关注到农民工在面对不同养老金选择时的考量,例如,他们是倾向于选择更普惠性的居民养老,还是会尝试加入门槛可能更高的职工养老?他们的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收入水平、工作稳定性,还是对未来风险的认知?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选择”部分,让我充满了好奇。农民工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在养老金问题上的选择,势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猜测,书中会细致地剖析这些影响因素,例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农民工,他们所面临的养老金政策差异有多大?城乡差异、户籍制度等是否会成为他们做出选择的障碍?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量化的分析,比如不同养老金计划的收益对比,亦或是风险评估,来帮助农民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我甚至联想到,书中会不会探讨一些非传统的养老方式,或者说,除了国家主导的养老金之外,农民工是否还有其他补充性的养老途径?例如,他们是否会选择将一部分收入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者通过家庭内部的互助来应对养老问题?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为农民工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选择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