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材料与技法基础》终于问世了,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倾注姚尔畅老师大量心血。作为国内油画艺术家、教育家、油画材料专家,姚老师秉持着认真治学的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寒来暑往,几度春秋,为读者奉上一本关于油画材料与技法的饕餮大餐,本书可谓到目前为止国内油画绘画材料与技法领域出版的内容新,资料全面,论述,实用性强,贴合国内读者学习实用的油画材料技法著作。全书论述精辟,文字平实,表格图片丰富,图文结合紧密,注释清晰完整。书中内容循序渐进,章节之间关联紧密,书中文字和配图不仅丰富全面,而且对于读者详细了解绘画材料特性、有效使用绘画材料提供直观的资料。全书对国内能够接触到的的各种油画画材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涉及油画材料各种知识做了的分析和归纳。国内的艺术家和教育界一向轻视对于材料技法的研究,即使是高等美术院校油画,受到师资和教学资料的局限,对于绘画材料的课程往往也是一笔带过,这样不仅造成造成学生对西方500年的油画发展史中,材料的发展对绘画创作的影响知之甚少,对于油画绘画材料和工具的运用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学生油画学习过程中往往能难正真熟练掌握和运用油画材料和工具。本书的出版不仅对于有心学习了解油画的读者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学习资料,对于高等院校油画的本科生、研究生更是一本了解油画绘画工具材料特性和具有实践操作性使用价值的教材。
本书共分为6各章节,而深入的为读者介绍了油画绘画工具材料、特性、及其在绘画中的使用方法,书中通过大量的丰富的图文资料为读者全面展示油画绘画材料艺术魅力。书包含3大类油画材料与技法原理的介绍;17份国内常用油画颜料品牌的完整色谱;21个实用的材料信息和制备方法表格;30幅经典油画作品材料与技法解析;37个国外颜料品牌的等级参考分类;55种颜料的色料成分和性能详解;78种国内外油画材料技法著作的评鉴;以及近500余幅精美的彩色插图。
姚尔畅,油画艺术家、教育家、绘画材料学专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任教多年。曾经出版专著《美术家实用手册·油画》《绘画颜料与色彩指南》《油画创作大参考——材料技法篇》《经典教案——油画材料与技法》《行走与观看——西方美术寻访杂记》。《西方绘画材料与技法手册》(合译)《多维变奏——综合绘画教学与创作研究》(合编)。
本书是在《油画材料与技法》一书基础上重新撰写的。这些年来在教学和创作之余,我编撰和翻译过几本关于绘画材料与技法的著作,其中较早的《美术家实用手册·油画》成书于 2000 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6 年,应安徽美术出版社邀约,针对高校教学之需,又撰写了《油画创作大参考——材料技法篇》。该书后来修订时更名为《油画材料与技法》,列入该社经典教案书系,于 2008 年出版并多次加印,至今亦有 10 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喜爱和学习油画的人与日俱增,同时,不少油画材料产品已更新换代,国内院校的油画材料与技法教学和研究也逐渐普及和深入。因此,本次重新撰写对原书做了较大篇幅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读者需要。但是,有关材料与技法的基本特性、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等对学习油画的学生和爱好者来说仍然是必须掌握的为重要的内容,这也是本次修订强调的重点并在书名中加了“基础”两字的原因。除了可供选做有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读物外,书中还整理和列举了各种相关资讯及评荐,给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
对有志于研习油画艺术的青年来说,只有将技法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规律,辨别正误并加以创造性地应用。德国材料技法专家马克斯·多奈尔在他那本被誉为“绘画技法圣经”的《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一书中指出:“在书本上学习绘画,就像在沙发上学游泳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国油画材料技法学科的奠基人、画家潘世勋先生曾在一本技法著作的序言中提到过先哲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是意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限于笔者能力和研究水平,本书无论在表述的准确性,还是材料的完整性方面都不尽完善,谬误在所难免,读者倘能不吝补正则不胜感激。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安徽美术出版社、有关画材企业以及所有在本书编撰出版过程中给予了信任、帮助和支持的朋友们。
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油画材料与技法基础》的书,我一直对油画的世界充满好奇,希望能系统地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为自己的绘画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给人一种专业且沉稳的感觉,不禁让我对内里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打开扉页,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中的章节划分清晰,从最基本的油画颜料、画笔、画布等工具的介绍,到不同媒介的使用方法,再到色彩理论和构图原则的讲解,几乎涵盖了油画初学者需要掌握的所有要素。尤其是关于颜料的讲解,细致到每一种颜料的化学成分、光泽度、覆盖力,以及如何避免颜色混杂和相互作用,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看似简单的油画颜料背后,有着如此深厚的学问。我曾经尝试过几次随意的油画创作,结果总是差强人意,颜色灰蒙蒙的,笔触也显得生硬,现在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对材料基础的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引导我认识这些“老朋友”,让我明白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画笔特性的描述,软硬、形状、大小对笔触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光影,这让我茅塞顿开,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在色彩理论的讲解上,可以说是下了真功夫。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三原色、三间色,而是深入地探讨了色彩的心理学效应、色彩的对比关系、色彩的和谐性等等。我一直以为色彩就是按照色卡来调配,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色彩的运用是一门充满艺术性的学问。它举了大量的实例,分析了不同色彩搭配所带来的情感联想和视觉感受,比如暖色调的活跃、冷色调的宁静,以及互补色的碰撞和邻近色的柔和。我特别对书中关于“莫兰迪色系”和“印象派色彩”的解析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并不是鲜艳的颜色才能吸引人,那些看似低饱和度的色彩,反而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味。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和运用色彩,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帮助。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写实风格的绘画,总是觉得色彩不够“到位”,现在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开始尝试着去捕捉物体真实的色彩,同时也在探索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我的主观感受,让画面更具表现力。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油画技法方面,真的做到了“基础”二字。我之前总觉得油画很难上手,画面厚重,过渡不自然,但这本书通过非常直观的图示和详细的步骤说明,把一些看似复杂的技法变得易于理解。比如,书中对“罩染法”和“厚涂法”的详细对比和演示,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技法产生的视觉效果和适用场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调出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的讲解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介绍几种调色方案,更强调了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画面整体需求来调整。我以前调色总是凭感觉,颜色经常“不听话”,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有目的地去调色,去思考每一种颜色在画面中的作用。书中关于“笔触的运用”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颜色本身,却忽略了笔触的表现力。这本书通过分析大师作品中的笔触,教我们如何运用不同方向、力度和长短的笔触来塑造形体、表现质感、传达情感。我尝试着书中的一些练习,比如用刮刀来表现石头粗糙的表面,用干画法来模拟丝绸的光泽,虽然现在还远达不到书中展示的效果,但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油画材料和技法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对于我这种完全零基础的绘画爱好者来说,《油画材料与技法基础》这本书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对油画色彩的浓郁和表现力着迷,但苦于无从下手,总是被各种专业的术语和繁杂的工具吓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使用太多艰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读懂。它从最基本的“油画是什么”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油画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与其他绘画材料的区别。书中关于“画笔的保养”和“颜料的储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都有详细的讲解,这让我意识到,做好基础的维护工作,对于作品的保存和创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构图的基本原则”这一章节,它用简洁的图例说明了黄金分割、三分法、对称等构图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构图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平衡感和视觉冲击力。这让我明白,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在于色彩和技巧,更在于整体的布局和安排。我以前画画总是随意地摆放物体,现在学会了从构图的角度去思考,画面似乎立刻有了“灵魂”。
评分作为一名对油画技法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解答我困惑的书籍。这本书在技法方面的阐述,我认为非常扎实且具有条理性。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技法,更是将这些技法置于实际的绘画过程中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笔触的叠加”时,书中通过不同颜色的叠加顺序和厚度,直观地展示了如何制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肌理感。我尤其喜欢关于“光影的处理”的章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不同深浅的色彩和明暗对比来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书中还提到了“留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留白来突出画面的主体,增强呼吸感。我以前总是觉得画面越饱满越好,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时候“少即是多”。此外,书中关于“不同画布基底对油画效果的影响”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不同材质的画布,如棉布、亚麻布,在吸油性、纹理等方面都有差异,从而影响颜料的附着和最终的画面效果。这些细节之处的讲解,无疑为想要深入研究油画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