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

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沃格林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译本前言(段保良)
《政治观念史》总序
附录一 沃格林的《政治观念史》导言
英文版编者导言
导言 精神的解体
第一部分 从亚历山大到阿克提乌姆战役
第一章 亚历山大
一 马其顿
二 奥林匹亚斯:上帝之子
三 征服
四 帝国统治权的要素
五 和谐:帝国的人民
第二章 早期廊下派
一 平等:在母权崇拜中的起源
二 平等:神性本体的平等火花
三 世界城邦
四 道德人格的演化
五 责任概念
六 皇帝的孤独
第三章 希腊化的王权
一 希腊化:“黑暗时代”问题
二 神圣王权
三 “活的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四 狄奥托格尼斯
五 厄克方图
六 救主国王
第四章 以色列
一 以色列的历史地位
二 约的概念
三 原生民主和次生民主
四 作为民族性格之根源的约
五 王族和先知的兴起
六 律法
七 品行的合理性:清教主义
八 终末论情绪的演化
九 《第二以赛亚》:主的受难仆人
十 受难仆人与基督
第五章 帝国之命运——《但以理书》与波里比乌斯
一 帝国诸范畴
二 《但以理书》:帝国的次第
三 对命运的经验
四 帝国的宿命和权威
五 世界史的观念 0
六 循环
七 三元政体:罗马成功的真正原因
八 “共同智慧”:观念的象形文字用法
第六章 西塞罗
一 野蛮和文艺复兴
二 成功
三 帕奈提奥斯的遗产
四 罗马:世界城邦
五 政府神话
六 法律神话
七 西塞罗的结局
第七章 黄金时代
一 凯撒
二 安齐拉铭文
三 《牧歌》第四首: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
四 《埃涅阿斯纪》:特洛伊的胜利
五 特洛伊神话及高卢人和法兰克人
第二部分 基督教与罗马
第一章 基督教的兴起
一 问题:纪元意识
二 耶稣
三 基督教共同体的异象构造
四 保罗教团
第二章 基督教与诸民族
一 保罗的困难
二 民族内核
三 约翰派基督教
四 巫域民族
第三章 皇帝
一 问题:帝国的东方化
二 罗马的遗产
三 东方的影响
第四章 法律
一 希腊的遗产
二 罗马的法律理论
三 基督教的法律理论
第五章 圣奥古斯丁
一 其人
二 时势
三 符号的历史
四 上帝之城
五 共和国理论
六 世俗历史:欧若西乌斯
索引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

第一卷《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的时间线起于古希腊城邦解体,终于奥古斯丁,核心部分是使徒时期基督教的政治实践和早期教父的人间事业。

古希腊世界的“精神解体”开启了地中海和欧洲人自我理解的漫长过程,它见证了观念的出现和符号的转变,开启了西方文明向好或向坏的道路。

历史过程被体验为一种秩序之召唤的瓦解,人们必须在危机的另一边寻找解决办法。现代人的困境并非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而是早已上演,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启发。

用户评价

评分

##使徒时期基督教的政治实践和早期教父的人间实践。政治小宇宙的主要功能在于缓和人的生存焦虑。通过对共同体的魔法召唤,确保人的灵魂在秩序良好的宇宙中有一个充满意义的居所。当魔法咒语失去了力量,原来的焦虑就被再次释放出来;周遭的世界变成一片失序的广漠,充满未知的危险,压迫人的灵魂;心灵面临这种失序经验,或许就会在压力下崩溃;它或许会陷入极度混乱,以至于它将苦苦追寻任何看上去有望给予保护或支持的观念或人物。

评分

##沃格林的洞见很多。印象深刻的是对于以色列观念史的梳理:耶稣是犹太教信仰在末世扭曲的人格心理中产生的一种产物,受难者仆人却是圣人、救世主——一种犹太人在现实被欺凌的绝望中为了维护自己是神选之民的信仰,发展出了这种看起来荒谬的受难仆人救世主形象(正常的救世主应该是充满力的超人)。

评分

##注没读全。

评分

##使徒时期基督教的政治实践和早期教父的人间实践。政治小宇宙的主要功能在于缓和人的生存焦虑。通过对共同体的魔法召唤,确保人的灵魂在秩序良好的宇宙中有一个充满意义的居所。当魔法咒语失去了力量,原来的焦虑就被再次释放出来;周遭的世界变成一片失序的广漠,充满未知的危险,压迫人的灵魂;心灵面临这种失序经验,或许就会在压力下崩溃;它或许会陷入极度混乱,以至于它将苦苦追寻任何看上去有望给予保护或支持的观念或人物。

评分

有点「冲击-回应」范式的感觉。东方文化对于希腊作为一个「政治小宇宙」的冲击,使得希腊的非政治模式由政治的转为宗教的,正是这一转变导致希腊精神的解体。解体之后「城邦留下的真空最终被东方宗教运动填充」。这些填充压抑着灵知主义的冲动,如伊壁鸠鲁的精神治疗、阿里斯提珀的心理学研究。而在政治上则是廊下派影响后的罗马作为世界城邦的概念。这一精神上的封闭和政治上的扩张彻底颠覆了希腊传统,反倒符合了基督教在精神与世俗中的诉求。基督教最终实现对于社会的全面覆盖,而奥古斯丁的统一理论影响遮蔽了imperia的世俗历史。沃格林所做的正是一种历史的反溯,虽关注「解体」,但真正所求的其实是「构成」的真相

评分

##使徒时期基督教的政治实践和早期教父的人间实践。政治小宇宙的主要功能在于缓和人的生存焦虑。通过对共同体的魔法召唤,确保人的灵魂在秩序良好的宇宙中有一个充满意义的居所。当魔法咒语失去了力量,原来的焦虑就被再次释放出来;周遭的世界变成一片失序的广漠,充满未知的危险,压迫人的灵魂;心灵面临这种失序经验,或许就会在压力下崩溃;它或许会陷入极度混乱,以至于它将苦苦追寻任何看上去有望给予保护或支持的观念或人物。

评分

##沃格林的洞见很多。印象深刻的是对于以色列观念史的梳理:耶稣是犹太教信仰在末世扭曲的人格心理中产生的一种产物,受难者仆人却是圣人、救世主——一种犹太人在现实被欺凌的绝望中为了维护自己是神选之民的信仰,发展出了这种看起来荒谬的受难仆人救世主形象(正常的救世主应该是充满力的超人)。

评分

##重读,依然收获满满。能用如此简练的语言描绘如此深邃、如此广袤的政治思想史,叹服不已。最喜欢沃格林的一点在于,让这个被韦伯祛魅了的白化病人般的世界骨架重新焕发了魔法的光泽,并且告诉我们,魔法的召唤永不消失;而这魔法,并非是纯浪漫主义的呓语呢喃与自我耽溺边缘的徘徊,而是在其最深处有永恒逻各斯的坚韧维系。

评分

##读沃格林有种介于施特劳斯和萨拜因之间暧昧的舒爽感,关于希腊化时期的论述很精辟,依旧对宗教思想摸不着头脑。期待后几卷的论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