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达尔豪斯在音乐美学和观念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为十章,以历史的眼光追溯了绝对音乐观念的前史、产生和演进,以哲学的思辨对这一在西方艺术音乐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的审美观念予以充分审视和剖析,并且将之与哲学发展史、音乐文化史、音乐美学史、具体音乐作品等多重语境相联系,赋予这一常遭到滥用和误读或沦于玄虚空泛的思想观念以丰厚的历史实质和音乐意涵。
##绝对音乐观念起源于德国浪漫主义,是古典时期音乐美学的主题。脱离具象语词与功能约束之后,并回退于内在与形式,绝对音乐才与崇高美学联系在一起,才实现“超越有限,实现无限”的期望。早期浪漫主义将绝对音乐与绝对诗歌放置在同一展望里,同诗歌一样,只有形成自身孤立的世界,音乐才能成为象征世界的隐喻,成为形而上学的工具。浪漫主义关于绝对音乐的理论,实际上是在器乐音乐里发现一种“语言之上的语言”。唯有从情感的领域擢升至理念的领域,音乐才实现其目的。更高级的器乐音乐,其本质在于以乐音表达语词无法言说的东西,从而“为了感官知觉而实现语言”。(Wagner:绝对音乐无法被限定于某一具体题材,而是音乐历史中走向悲剧重生的辩证性力量。
评分##打开新世界大门
评分##对浪漫派的观点有充分的梳理和辨析,关注到卢梭,尼采,瓦格纳,叔本华,克尔凯郭尔,黑格尔和谢林等人对于音乐,特别是音乐中“绝对音乐”这一观念的研究。所谓“空洞的内在性”反过来倒影着内在宇宙无限深邃的奥秘,回退与擢升的辩证法,正是绝对音乐的核心。
评分##Die I dee der absoluten musik
评分##对浪漫派的观点有充分的梳理和辨析,关注到卢梭,尼采,瓦格纳,叔本华,克尔凯郭尔,黑格尔和谢林等人对于音乐,特别是音乐中“绝对音乐”这一观念的研究。所谓“空洞的内在性”反过来倒影着内在宇宙无限深邃的奥秘,回退与擢升的辩证法,正是绝对音乐的核心。
评分##Die I dee der absoluten musik
评分##"音乐在经验性的意义上被他物限定,却在形而上的世界中限定万物。"
评分##概念源流辨析。与浪漫派的联系。
评分##同诗歌一样,只有形成自身孤立的世界,音乐才能成为象征世界的隐喻,成为形而上学的工具 唯有从情感的领域擢升至理念的领域,音乐才实现其目的。更高级的器乐音乐,其本质在于以乐音表达语词无法言说的东西,从而“为了感官知觉而实现语言”。(Wagner:绝对音乐无法被限定于某一具体题材,而是音乐历史中走向悲剧重生的辩证性力量。 艺术正是通过回退于“空洞的内在性”而获得形而上学的尊贵地位。回退意味着擢升 音乐圈的专业书籍都这么狠,只能更坚定我浅尝辄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