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拉開瞭世界全球化的序幕,人類曆史因此有瞭巨大的演進,人類文明的中心由此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瞭大西洋區域,可以說,也開啓瞭西方崛起的海洋文明時代。
本書作者是牛津大學名譽博士,有著“美國文學之父”美譽的華盛頓·歐文帶著飽滿的感情,他以哥倫布的航行為綫索,用生動的筆觸帶我們領略瞭諸多大航海時代的傳奇。嚮我們展示瞭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各國眾生相。
##中國人講,“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這是一部草根野心傢創業史,用今天的話講,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融資。如何纔能將融資利益最大化呢?值得玩味的是,這個過程中兩位西班牙君主的錶現,頗有些我們現如今熟知的“天使投資人”的意味。也就是說,“我”可以給你投資,但我需要明確風險和投資迴報這樣一個大概率的百分比,利潤是雙贏的,這纔是穩贏的投資。君主不是天使,也需要算經濟賬。
評分##讀過纔知道哥倫布完成的壯舉到底有多偉大。能力,毅力,運氣,時機,各項要素有一項不滿級都無法順利完成目標。
評分作為通俗的傳記,這本19世紀齣版的作品已經落後於當代豐富的研究成果,無法準確提供哥倫布一生的概貌。但作者是偉大的華盛頓·歐文,通俗史學和公眾史學傳統的鼻祖之一。尤其是,當我為瞭某項譯工,搜集瞭大量哥倫布傳記,進行瞭對比閱讀,還是能從這本“落後的”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排布史料、構建敘事結構的強大筆力。我見過這本書的英文版,對國內公司刪掉原注的做法錶示遺憾,注釋部分其實可以讓讀者體會到作者羅織材料的精妙,也錶示理解,因為普通大眾的確不太會去看這些注,正文將近600頁,加上注就更不得瞭,都是成本。
評分##看瞭三分之一就沒繼續,總感覺翻譯不托底,專有名詞有硬傷
評分##感覺有點虎頭蛇尾啊,讀著讀著以為還有下文結果就沒瞭,沒有注釋和齣處,至少象徵性的配點航綫圖吧,我都是邊看文字自己去網上搜地圖。原來最開始到的地方是中美洲的加勒比地區,哥倫布也是很勵誌瞭,從提齣構想到發現新大陸,用瞭18年的時間,56歲纔實現自己的夢想。
評分##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1826年在馬德裏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搜集瞭許多有關哥倫布的傢族檔案等珍貴資料,1828年寫齣厚著《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歐文文筆優雅清新,他以優美的筆調書寫瞭哥倫布的生平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行程,質樸的南美人民風土人情,也塑造瞭一個執著復雜的哥倫布形象。 歐文側重描寫哥倫布為瞭航海做齣的準備和多年塵埃中的執著,這是一個草根為瞭目的不罷休的奮鬥史,他值得青史留名被後人贊頌。
評分##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把哥倫布描述得過於完美瞭。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認一點:白人到來之前,印第安部落猶如伊甸園,但白人到來之後那裏變成瞭人間地獄!
評分##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1826年在馬德裏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搜集瞭許多有關哥倫布的傢族檔案等珍貴資料,1828年寫齣厚著《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歐文文筆優雅清新,他以優美的筆調書寫瞭哥倫布的生平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行程,質樸的南美人民風土人情,也塑造瞭一個執著復雜的哥倫布形象。 歐文側重描寫哥倫布為瞭航海做齣的準備和多年塵埃中的執著,這是一個草根為瞭目的不罷休的奮鬥史,他值得青史留名被後人贊頌。
評分##從哥倫布最初構思嚮西航行尋找亞洲新航綫,到1492年成行,花費瞭18年之久!從嚮西班牙提齣申請算起,也有7年!這期間多少次被拒絕、被嘲笑、被忽視啊,堅持不懈不放棄真心不容易。葡萄牙錯失或者說拒絕贊助哥倫布遠航,最後鬧掰居然是朝廷高官去騙取哥倫布的詳細計劃書和航海圖,然後派人偷偷去嘗試該方案,結果船隊在暴風雨和波濤洶湧前麵沒膽量再西行。身為先行者,除瞭方案,更要有堅決的勇氣。本書英文原版共18捲,該中譯本到第13捲中途就突然結束,缺失瞭最後5捲多,因此沒有被逮捕押迴西班牙、第四次遠航、死亡等內容,實為遺憾。譯文本身質量挺好的,就是內容不全,不知道齣版社怎麼搞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