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制兴衰四百年

币制兴衰四百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彦良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推荐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回顾与检讨:中古货币史研究范式与论争
二、既有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三、往昔研究存在的其他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第二章 汉、魏之交货币崩溃与自然经济的展开
一、两汉币制与汉末货币崩溃二、通货不足与曹魏的货币政策
三、曹魏实物租税与屯田政策
四、考古数据呈现的曹魏货币问题
五、结论
第三章 蜀汉、孙吴的货币发行及问题
一、蜀汉“直百五铢”“太平百钱”“直百”的发行
二、“蜀五铢”与“直一”
三、孙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的发行
四、孙吴“大泉”钱的轻贱化
五、考古所见孙吴货币的膨胀与紧缩
六、孙吴通货不足的其他考古证据
七、孙吴内政与货币的关联性
八、结论:蜀、吴币制之比较及其涵义
第四章 两晋不铸币政策与长期通货紧缩??兼论鲁褒《钱神论》
一、史籍所载西晋不铸币政策
二、考古所见西晋钱币使用情况
三、〈钱神论〉反映的货币问题
四、钱重物轻格局下的西晋吏治政风
五、东晋延续不铸币政策
六、东晋末桓玄的“废钱”主张与意义
七、东晋通货不足的考古证据
八、结论:两晋货币史的再认识
第五章 刘宋币制变革与论争:从“新旧相克”到“废新用旧”的通货危机
一、刘宋初期恢复铸币:元嘉四铢的发行及其问题
二、新、旧相克
三、从出土数据看刘宋通货紧缩
四、再一次失败:孝武帝刘骏“孝建四铢”
五、沈庆之开放私铸之议
六、澄清一个货币史的误解
七、永光、景和的币制:二铢钱的发行和开放私铸的后果
八、刘宋废帝和西汉文帝“放铸”制度的比较
九、结论
第六章 南朝萧齐的通货紧缩
一、萧齐初期的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讨论
三、孔觊“大兴镕铸”的主张
四、萧齐通货紧缩的其他证据
五、通货不足情况下的财政经济问题
六、结论
第七章 梁、陈币制变动和通缩通胀??铁钱与「短陌」的形成及意义新探
一、萧梁初期的货币形势:天监五铢与公式女钱
二、铁钱的发行与“膨胀性扰动”
三、萧梁铁钱与“短陌”制的历史意义
四、梁武帝的失政与大同以后的社会危机
五、梁武币制失败的原因
六、萧梁晚期的货币纷扰:太清丰乐、两柱、鹅眼与五铢细钱
七、货币扰动下的社会经济
八、余波:梁末、陈朝的货币演变
九、结论
第八章 北朝的实物经济、通货紧缩与货币扰动
一、北朝模式的奠定:十六国时期北方的货币情势
二、北魏的长期通缩与后期的货币扰动
三、北齐的通货紧缩与货币扰动
四、北周的货币扰动与通货紧缩
五、结论:货币紧缩与膨胀的双重肆虐
第九章 隋五铢与唐通宝体制的形成
一、隋五铢的发行
二、“和以锡镴”及“诸王铸币”制度
三、隋五铢失败因素的总结
四、“开元通宝”的发行与唐前期货币问题
五、官僚体系内部因素的探析
六、结论
第十章 结论:长期通货紧缩格局下更迭发生膨胀性扰动的社会经济
一、经济史分期与魏晋南北朝货币问题
二、魏晋南北朝货币演变概观??考古和文献资料的佐证
三、魏晋南北朝货币史的两个悖论
四、总结
附录 相关概念的澄清:货币理论与货币史
一、货币的主要功能:流动性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四、通膨与通缩的形成和作用
五、货币政策的“外生”影响与市场结构的“内生”影响
六、非对称性、最适货币区、货币需求及其他
附表与附图
附表一 洛阳、南京地区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墓葬出土钱币表
附图一 洛阳、南京地区东汉迄五代墓葬平均出土钱币数量统计
附表二 文献所载魏晋南北朝铸钱简表
附表三 考古发现文献所未载魏晋南北朝铸币简表
附表四 文献所载魏晋南北朝钱币盗铸与破坏事状简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关于魏晋南北朝货币史的全新力作。本书围绕着如何评价魏晋南北朝的货币经济发展状况这一核心,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古资料,以时代为线索,系统阐述了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时期,以通货紧缩为基本时代特征,而通货膨胀同时肆虐的时代特征,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具体而言,由于当时战乱割据,经济凋敝,政府财政上面临巨大压力,各朝政府在进行货币改革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稳定国内经济,而是尽可能地汲取社会资源。因而这一历史时期,各朝发行的货币大多为溢价的劣币,即便偶有铸造精良的货币,之后也因吏治败坏而发生轻劣化的情况。同时这一时期私人伪铸货币也十分猖獗,而这一伪铸货币的风气,也与朝廷放任权贵私铸货币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信用彻底败坏,民间一方面失去了货币使用偏好,转向以物易物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格雷欣法则驱使下,将相对精良的古币退出交易,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的崩解。本书从币值波动这一小处着眼,反映了风雨飘摇的时代特征,生动展现了统治者的贪婪、普通百姓的痛苦、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告和食利集团的冥顽不化,描绘了一幅长达三百余年的乱世画卷。

用户评价

评分

##纵观历史,如果说有一个经历数百年之久、百姓陷入痛苦深渊而发展近于停滞的时代,那么无疑以魏晋南北朝最足以作为代表。从某些角度看,该时期经济一样有所进展,并非完全顿滞不前。但中古时期与其前的秦汉,以及其后的隋唐宋比较,发展要相对缓慢的多,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固然战火的肆虐、民族的冲突、政治的动荡、社会的重组、思想的变异与文化的涵融相互交织,构成了这段无数朝代兴亡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但是,由于通货的紧缩与膨胀交替发生且同时肆虐,这一种现象所主导的货币格局,摧折或至少抑制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个消极力量,使得混乱的时间拖延更久,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这段期间之内文明发展的扭曲,政治的纷乱不安,以及千千万万百姓长期而深重的苦难,这些同样是传统历史认识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

评分

##旧版为台版2013年《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 : 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

评分

##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与任何时空一样,货币固然是促进商业、活络经济的通货,也是统治者盘剥百姓的工具。这本书基于现代货币理论,充分利用考古证据,再现了四百年间的金融动荡史,为我们理解魏晋南北朝提供了新的维度。五星推荐!

评分

##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与任何时空一样,货币固然是促进商业、活络经济的通货,也是统治者盘剥百姓的工具。这本书基于现代货币理论,充分利用考古证据,再现了四百年间的金融动荡史,为我们理解魏晋南北朝提供了新的维度。五星推荐!

评分

##可以说是非常好了。中国有关钱币收藏、货币知识的书很多,正经进行断代研究的则凤毛麟角。这本书以文献结合大量出土窖藏,把这几百年要么不铸钱,要么只铸虚值大钱的原因、影响都说清楚了。

评分

##旧版为台版2013年《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 : 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

评分

##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反复发生而导致的国家信用丧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货币经济破坏的最严重后果,作者学术功底扎实,文笔也十分了得,把这个看起来很枯燥的话题讲得如此惊心动魄,实在值得五星推荐

评分

##纵观历史,如果说有一个经历数百年之久、百姓陷入痛苦深渊而发展近于停滞的时代,那么无疑以魏晋南北朝最足以作为代表。从某些角度看,该时期经济一样有所进展,并非完全顿滞不前。但中古时期与其前的秦汉,以及其后的隋唐宋比较,发展要相对缓慢的多,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固然战火的肆虐、民族的冲突、政治的动荡、社会的重组、思想的变异与文化的涵融相互交织,构成了这段无数朝代兴亡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但是,由于通货的紧缩与膨胀交替发生且同时肆虐,这一种现象所主导的货币格局,摧折或至少抑制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个消极力量,使得混乱的时间拖延更久,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这段期间之内文明发展的扭曲,政治的纷乱不安,以及千千万万百姓长期而深重的苦难,这些同样是传统历史认识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

评分

##纵观历史,如果说有一个经历数百年之久、百姓陷入痛苦深渊而发展近于停滞的时代,那么无疑以魏晋南北朝最足以作为代表。从某些角度看,该时期经济一样有所进展,并非完全顿滞不前。但中古时期与其前的秦汉,以及其后的隋唐宋比较,发展要相对缓慢的多,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固然战火的肆虐、民族的冲突、政治的动荡、社会的重组、思想的变异与文化的涵融相互交织,构成了这段无数朝代兴亡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但是,由于通货的紧缩与膨胀交替发生且同时肆虐,这一种现象所主导的货币格局,摧折或至少抑制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个消极力量,使得混乱的时间拖延更久,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这段期间之内文明发展的扭曲,政治的纷乱不安,以及千千万万百姓长期而深重的苦难,这些同样是传统历史认识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