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

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楼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引 言

第一编: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
第一章 肃代时期的“天子亲兵”及其破坏
第二章 京城禁卫体系的重建
第三章 京西北神策诸城镇的形成
第四章 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
本编总论:神策军发展的轨迹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编: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
第五章 德宪二朝皇位之争
第六章 宪宗朝储位之争与宪宗之死
第七章 穆敬文武四朝皇位的更迭
第八章 武宣之际的宫廷政变
本编总论:宦官集团与宫廷政治

第三编:宦官集团与外廷政治
第九章 宪宗元和年间的政治变局
第十章 牛李党争
第十一章 李训、郑注集团与甘露之变
第十二章 内外大臣共治天下格局的形成
本编总论:中晚唐外廷政治之演进

第四编: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
第十三章 宦官监军制度的确立
第十四章 监军使及其组织结构
第十五章 监军使与地方政局
本编总论:宦官政治在地方政局的发展及其异化

总论:宦官政治与唐宋社会转型
附录一 中晚唐(肃宗至德元载后)宰相年表
附录二 唐代宦官两军中尉、枢密使、宣徽使年表
附录三 唐代宦官监军使年表
附表四 唐代宦官诸司诸使表
附表五 唐代宦官家族世系表
附表六 唐代宦官官名题衔品阶对照表
附表七 唐代宦官封爵表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中晚唐宦官政治是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课题。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而新颖的探讨。

本书以神策军为逻辑切入点,分别以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宦官集团与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为四个逻辑层面,逐层讨论中晚唐宦官政治的诸多表现。中晚唐“宦官政治”是继东晋“门阀政治”之后,皇权政治的另一种变态形式,也是永贞革新、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演进发展的逻辑主线。它由皇权政治中来,最终又回归到皇权政治中去,对五代及宋初政治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从哥舒翰建立神策军,在晚唐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其成为事实上代替中央发号施令者。我想,鱼朝恩、窦文场、杨志廉他们肯定读过三国,未尝没有效仿曹操之念。既已挟天子,何不令四方节度?可惜,他们身为宦官,天生在政治生态里就处于鄙视链的最低端,哪怕他们处于权力链的最顶端。

评分

##德宗外有四镇之乱,内受泾师兵变,播迁奉天,宗庙几倾。乱平之后,他出于对武将的不信任一方面重建神策军使其六军化,另一方面改用宦官典神策军从而达到拱卫皇权的目的。宦官内控神策军,外有藩镇监军控制地方,宦官从皇权的附庸渐异化成为有军队、有财赋、有世家之独立政治势力。皇帝为夺回权力培养了文人近幸集团,顺宗失败被弑,文宗甘露之变酿成惨祸,宦官拥有神策军,皇帝欲除宦官一姓犹不可,更遑论消灭整个宦官集团。宪宗中兴,外廷已有党争的苗头,其后宦官势炽,直接影响了牛李党争的输赢。宪宗被弑杀后一系列的政治动荡直到宣宗时代才基本结束。所谓“元和逆党”操纵皇位的同时也在维护皇权的权威。黄巢起义后,藩镇截留贡赋,朝廷无力赡养神策军,唐廷立国以来努力维持的关中本位政策破产,宦官政治也就与唐王朝一起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评分

##正本清源。以一三两编最为详审。第二编语焉不详者众,如述及郜国狱与太子诵、舒王谊争位之间关系,部分论证材料不足,更有与按断相抵牾者,此一疵也。又第三编所及之文人近幸集团,初看颇不以为然,读罢是编,始感到对训注阵营与二王八司马观感的差异来自于两点。一是后者集团中有著名诗人,爱屋及乌。二是未将皇位递嬗中皇权的消长与之联系起来,实则其致一也。总之,甘露之变谋诛宦官的失败未见得是必然,但重振皇权的愿景也究属渺茫。末编甚草草。

评分

##作者想效仿田余庆的意图十分明显,连结论都是那么似曾相识。当然,他自己在后记中也这么说了。

评分

##德宗外有四镇之乱,内受泾师兵变,播迁奉天,宗庙几倾。乱平之后,他出于对武将的不信任一方面重建神策军使其六军化,另一方面改用宦官典神策军从而达到拱卫皇权的目的。宦官内控神策军,外有藩镇监军控制地方,宦官从皇权的附庸渐异化成为有军队、有财赋、有世家之独立政治势力。皇帝为夺回权力培养了文人近幸集团,顺宗失败被弑,文宗甘露之变酿成惨祸,宦官拥有神策军,皇帝欲除宦官一姓犹不可,更遑论消灭整个宦官集团。宪宗中兴,外廷已有党争的苗头,其后宦官势炽,直接影响了牛李党争的输赢。宪宗被弑杀后一系列的政治动荡直到宣宗时代才基本结束。所谓“元和逆党”操纵皇位的同时也在维护皇权的权威。黄巢起义后,藩镇截留贡赋,朝廷无力赡养神策军,唐廷立国以来努力维持的关中本位政策破产,宦官政治也就与唐王朝一起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评分

##目录太符合我心意了,但内容时不时地有点武断。虽然不时武断,但又少有惊人之语,整体又显得平实敦厚…… (这书是不是做过营销啊,评论区怎么怪怪的)

评分

##发力过猛,反显偏颇。可为一说,不足为定论

评分

##目录太符合我心意了,但内容时不时地有点武断。虽然不时武断,但又少有惊人之语,整体又显得平实敦厚…… (这书是不是做过营销啊,评论区怎么怪怪的)

评分

##非常好的选题,论述有意模仿田余庆先生的名作也是不错的,虽然观点不一定都对,但思路和比较方式都可圈可点,其实中晚唐研究虽然也热门,但成果不如前期,本书算是很难得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