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回国后撰写的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文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宏观经济中、短期变化趋势的判断;二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争议问题的理论探讨。
“在整理自己横跨20多年的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文章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当前学界所争论的许多重要宏观经济问题,在20多年前就已经争论过了。许多观点其实在20多年前就说过了,而且所用的语言也几乎同现在完全一样。这种感觉或许源于宏观经济自身的”重复性“:尽管每次“周期”都不尽相同,但模式是相同的。这样,研究宏观经济史、宏观经济调控史、检讨自己过去说对了什么、说错了什么、原因是什么,对年轻经济学人不犯或少犯我们这些过来人所犯的错误,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大体翻了一下,着重读了序言和最后一篇的部分文章,很受启发。长期因素和慢变量无法在一二十年内得到充分的改善,每年都可以提,但是不能用来解释短期问题。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取得平衡,如何进入良性循环,靠经济政策调整变量之间的关系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政策方向转到改善市场环境,关注微观主体,释放企业和个体的创造力后,经济学研究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人文关怀呢。
评分##也是通读了序和后面的部分章节,按时间为顺序简单梳理了下,有启发。
评分##读完之后总体感觉还可以,前半部分优于后半部分,不同于白川方明的偏重于以理论作为先导描述,余永定是侧重于从技术角度和以叙事方式讲述自己对于宏观政策的看法,里面收集的文章由于时效性原因可能和目前的状况有较大差异,但也挺有启发,当然有些观点我也是不认同的,比如说他对于房地产的看法,他对于通货膨胀的看法和徐高感觉也有差异
评分##大体翻了一下,着重读了序言和最后一篇的部分文章,很受启发。长期因素和慢变量无法在一二十年内得到充分的改善,每年都可以提,但是不能用来解释短期问题。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取得平衡,如何进入良性循环,靠经济政策调整变量之间的关系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政策方向转到改善市场环境,关注微观主体,释放企业和个体的创造力后,经济学研究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人文关怀呢。
评分##内容过于冗长,序言可以重点读。
评分##也是通读了序和后面的部分章节,按时间为顺序简单梳理了下,有启发。
评分##看了开头的代序,余老师的观点确实一以贯之,“发展是硬道理”。
评分##大体翻了一下,着重读了序言和最后一篇的部分文章,很受启发。长期因素和慢变量无法在一二十年内得到充分的改善,每年都可以提,但是不能用来解释短期问题。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取得平衡,如何进入良性循环,靠经济政策调整变量之间的关系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政策方向转到改善市场环境,关注微观主体,释放企业和个体的创造力后,经济学研究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人文关怀呢。
评分##Mark了,要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