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下无新事

太阳之下无新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永定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代序
第一篇 从治理通胀到克服通缩的转向
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1997年展望
90年代后半期的“冲销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无效性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阶段
中国1999-200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通缩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政策演进回顾
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与2001年展望
克服通缩主要靠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二篇 在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
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天平应向防止过热一端倾斜
警惕投资过热造成生产过剩和经济效益下降
如何认识2003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些思路
关于2005年财政政策的几个重要问题
中国金融体系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增长呼唤积极财政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问题与展望
组合拳调理宏观经济
当前股市存在泡沫亟需干预
中国经济的不稳定、不平衡和应对之策
抑制股市泡沫的可行措施
1998年香港政府稳定股市的经验
应综合考虑特别国债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如何理解流动性过剩
宏观调控与价格改革
通胀资产泡沫和中国宏观经济稳定
通货膨胀严重威胁稳定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十大问题
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作为治理通胀的一种选择
反通胀要谨防“误伤”
2008年中国经济前瞻:应对三大挑战
第三篇 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增速和结构调整的取舍
中国内外部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前瞻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如何调整?
以财政扩张刺激内需,经济增速保8%无虞
“四万亿刺激计划”及其他政策问题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
经济增长过程中“过度需求”和“产能过剩”的交替
财政刺激取得成功,结构调整不容拖延
警惕经济反弹后的通胀威胁和结构恶化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
第四篇 需求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改革”之辨
社会融资总量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
需准确评估“四万亿”后的金融风险
经济增速下降,金融风险恶化难以避免,但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中的房地产投资依赖
2014年中国不大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
中国企业融资成本为何高企?
新常态,新挑战
中国企业债对GDP比的动态路径
“宽货币”难助资金“脱虚向实”
中国2015年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评2015年股灾及增长方式转变问题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选择:对话黄益平教授
应再次引入一揽子刺激措施打破通缩局面
我为什么主张出台新刺激政策
中国“大规模刺激”是没有更好选择的选择
必须扭转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结构改革和宏观管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代替需求管理
抑制“债务—通缩”恶性循环,稳定经济增长
央行“缩表”并不意味紧缩货币
中国是否正在逼近明斯基时刻?
2018年经济增长是否可以实现L型筑底?国际金融学会发言
把脉2018年中国经济和中美贸易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中性偏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双“宽松”,稳增长
中国经济与宏观调控:问题与出路
增长是硬道理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回国后撰写的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文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宏观经济中、短期变化趋势的判断;二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争议问题的理论探讨。

“在整理自己横跨20多年的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文章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当前学界所争论的许多重要宏观经济问题,在20多年前就已经争论过了。许多观点其实在20多年前就说过了,而且所用的语言也几乎同现在完全一样。这种感觉或许源于宏观经济自身的”重复性“:尽管每次“周期”都不尽相同,但模式是相同的。这样,研究宏观经济史、宏观经济调控史、检讨自己过去说对了什么、说错了什么、原因是什么,对年轻经济学人不犯或少犯我们这些过来人所犯的错误,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用户评价

评分

##大体翻了一下,着重读了序言和最后一篇的部分文章,很受启发。长期因素和慢变量无法在一二十年内得到充分的改善,每年都可以提,但是不能用来解释短期问题。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取得平衡,如何进入良性循环,靠经济政策调整变量之间的关系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政策方向转到改善市场环境,关注微观主体,释放企业和个体的创造力后,经济学研究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人文关怀呢。

评分

##老成谋国。

评分

##内容过于冗长,序言可以重点读。

评分

##看了开头的代序,余老师的观点确实一以贯之,“发展是硬道理”。

评分

interesting. 是因为这本书不好卖么,4月6号一天突然出了这么多评论,很显然是灌水刷评分。 很厚的一本书,看完了序,后面的打算有空的时候翻翻。看历史,有时候一种很熟悉的感觉,那些年毕竟自己亲身经历过,但是用一个更加系统的方式在讲解。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说了这么多年,依旧没有弄完。不过可喜的是,看到了高铁,光电,5G!

评分

##老成谋国。

评分

##也是通读了序和后面的部分章节,按时间为顺序简单梳理了下,有启发。

评分

##是1996年到2019年文章的合集,加上序言足足有八百多页,读的辛苦却也酣畅。可以帮助了解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而不断学习、钻研和笔耕不辍的精神更值得我辈学习。

评分

##良心学者,懂经济学的很多,但是真正有良心的经济学者不多。余老师是你可以不认识周小川不认识易纲,但是学国际金融的不可能不认识余永定,毕竟书都是他写的。就像你可以不知道伯南克你不会不知道米什金吧!非常好的一本书,有一些内容有重复,但是确实重要事情需要说几遍。余老师的观点拿到今天也是适用的,需要写个很长的书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