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的真实

遮蔽的真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匠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前言:变法时代的帝国符号 08
引言:《清明上河图》的正确观看方式 014
早春的气息 020
送木炭的驴队 024
青苗法的受惠者 030
插花的轿子和外任的官员 038
马骤然多了起来 042
井然的田畦和沟渠 050
被误读的“长亭” 054
“侵街”的店铺 058
允许带私货的漕船 070
导洛通汴——神宗朝值得夸耀的一个国家工程 078
好铁不打钉 082
汴河上的兰舟——明月何时照我还 084
虹桥边的表木——界定商家的“侵街”行为 090
虹桥——汴梁城外的符号 094
虹桥上的商贩 098
虹桥上下的“冲突” 102
脚店里的历史场景 112
不差钱的神宗朝 120
算卦 124
缝衣服和有鱼吃的役族 130
妓女否 140
驼队是否是胡商 144
高大上的望火楼 148
北宋的税务所 154
草市中的酒肉店 160
肉铺的免行钱 166
北宋的说书人 170
遇到不想见的人 172
王员外家的邸店 176
没有买卖的解库 180
北宋神宗点名的“提茶瓶小哥” 188
牙人——生意洽谈成交的话事人 192
科举改革的历史现场 194
街中心“摆拍”的和尚、道士 200
高利润的榷香 204
禁军的最后出场 206
附录:《清明上河图》的5个W 212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一本可读可赏可玩的书。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专业解读和精心手绘。

毫厘毕现千年名画被忽视的细节,并结合史料文献,剖析了《清明上河图》创作的背后政治意图,认为图中所描绘的是宋神宗治下王安石变法时期,京都汴梁城外十数里清明坊草市的场景,这个场景汇集了大量直接指向“熙宁新法”对于北宋社会形态改变的图像符号。尽管有的学者提到《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宋神宗时期,或者提出图像所反映的并不是汴梁城内的场景的观点,但缺乏具体的论证手段和详尽的论述证据,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推测的阶段。

本书作者提供了详尽的论述和图像符号证据。作者坚持从图像出发,深入图像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带着画家本身的敏锐去观察、去审视这些图像,又将它们看作一个个有意义的符号,努力寻求这种图像背后的意义指向,为大家厘清了《清明上河图》图像中近40个有所指向的符号,指出有些符号在以往研究者的解读中被误读了。首次将《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历史时间和地点进一步统一在“熙宁变法”时期的汴梁城外十数里清明坊草市这个“历史的场景”上。

用户评价

评分

##晚上一口气读完。作者别具匠心,从画入手,对画中内容和历史背景娓娓道来。读来轻松有趣!最后一章详细论述了作者对于清明上河图的看法和猜想。“清明上河”背后想表达的却是熙宁变法的期许和坚持。但可惜的是在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面前,任何的变法都会成为扬汤止沸,隔靴搔痒。想起易中天在《帝国的惆怅》里描述的“在专制体制下,变法只会帮了腐败的忙”。又如吴思在《潜规则》中言道“恶政是一面筛子,淘汰了清官,留下了恶吏”。神宗的矛盾与无奈,王安石的坚持与失败,西北开边的胜利与放弃。无疑是对上述论点最好的注脚。

评分

在读金匠兄的《遮蔽的真实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生活图景》一书前,《清明上河图》只是一幅满满当当挤满人的画,熟悉画面结构,但从来没仔细看过细节。读了金匠兄视角独特的解读,看了他重新描摹放大的细节,平面的画卷成了充满人间烟火的宋代生活图景:喧闹的街市、云气缭绕的田野、失控的惊马、繁华街市和人流…… 书不仅文字很美,排版也极其灵动出彩,怎么看都好看。

评分

##以还原古人观画的方式而重建观者的视角,进而对应探寻作画者的心与境。以心映心,尽所长于“体念”,每有直指人心直指真相处,惟体念不到处,或有过度解读,亦不失一家之言。作者首部作品,有锋芒,有锐气,而略单薄。

评分

##中央美院毕业的金匠博士关于名画《清明上河图》解读的一部力作。在本书当中,作者更多是将《清明上河图》,视作“作为历史的艺术”,从史料学的眼光入手,一一分析画中人物、道具、场景等各种符号元素,将其还原在当时的时空语境下,探究北宋鼎盛时期都城汴京(开封)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生态。作者对于画作的符号解剖与分析,融美术学意义上的作品文本细读功力、历史学意义上的史料考证能力与历史学想象力,以及符号学意义上的理论思辨能力于一体,让人受益匪浅。尽管近年来,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论著层出不穷,但本书仍然凭借其差异化的视角与不俗的研究能力,在相关研究场域中,占据独特位置,也同样适合对于宋代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评分

##逐个细节讲《清明上河图》,作者手绘了整张图,结合宋史资料解读宋神宗熙宁年间社会细节,涉及方方面面,装帧印刷也上佳,推荐入手!作者从史实和图像双重对象上进行研究,认为《清明上河图》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之后社会图景,只是因为新法被推翻之后,图像背后的原本意义被“遮蔽”了,成了一副时间地点指向都含混不清的普通风俗画。

评分

##书的外观设计非常精美,可惜相当大篇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成了最大的缺陷。

评分

##2022年闲读之20:讲述了一种手卷的正确打开方式:握在手中欣赏,从右向左展开,体会中国传统绘画中暗含的空间转变和时间流动之线。介绍了一种独特无可替代的读画方式:通过亲身体念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将《清明上河图》临摹一遍,这种沉浸亲历“追体念”的方式,能够发现常人读不出的细节,画既是所谓的符号,这些符号传递信息形成概念。呈现了一种思辨能力和想象力:以画家的身份去发现“历史的真实”,从what到when、where,再到why和who,艺术家的想象力与看似冷冰冰的史料却撞出了崭新的观念火花。类似于分则的部分成了全书的主体,应是总则的内容却成了附件,这种编排看似不合逻辑,却体现了想让读者从符号和片段逐步形成概念并立论的匠心。

评分

##大多数人看数人看画就是看个历史。

评分

##书的外观设计非常精美,可惜相当大篇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成了最大的缺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