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皇帝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英]傑弗裏·帕剋(Geoffrey Parker)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上冊·
序 / Ⅰ
關於術語 / Ⅰ
關於日期與引文 / Ⅰ
大事年錶 / Ⅰ
圖片版權說明 / Ⅰ
第一部 年輕的查理
一 從盧森堡公爵到卡斯蒂利亞王子,1500~1508年 / 3
二 遺孤王子,1509~1514年 / 44
三 棘手的遺産,1515~1517年 / 79
查理五世皇帝年輕時的肖像 / 117
第二部 權力的遊戲
四 從西班牙國王到羅馬人國王,1517~1519年 / 131
五 從和平到叛亂到戰爭,1519~1521年 / 176
六 險中求勝,1521~1525年 / 226
七 功敗垂成,1525~1528年 / 260
八 西方世界的捍衛者,1528~1531年 / 316
查理五世作為文藝復興時代帝王的肖像 / 356
·下冊·
第三部 “日不落帝國”
九最後的十字軍戰士,1532~1536年 / 395
十失敗的年月,1536~1541年 / 437
十一鞦後算賬:海爾德和法國,1541~1544年 / 489
十二鞦後算賬:德意誌與意大利,1545~1548年 / 538
十三馴服美洲 / 599
查理五世鼎盛時期的肖像 / 658
第四部 衰落
十四 一傢之主,1548~1551年 / 693
十五 皇帝的最後戰役,1551~1554年 / 744
十六 退而不休,1555~1558年 / 803
十七 曆史與傳說中的查理五世皇帝 / 856
尾聲:蓋棺論定 / 881
附錄 / 938
鳴謝 / 958
注釋和參考文獻中的縮略詞 / 966
關於史料 / 970
參考文獻 / 1044
譯名對照錶 / 1077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 《全球危機》作者、英國學術院院士傑弗裏·帕剋作品

★ 金牌譯者陸大鵬翻譯

★ 《耶路撒冷三韆年》《羅曼諾夫皇朝》作者傾力推薦

★ 九種文字的譯本即將麵世

★ Aspects of History雜誌2020年年度好書

★ 俄亥俄州曆史學會2020年“上一年度卓越成果奬”

查理五世原本隻是尼德蘭部分領地的年輕繼承人,卻因為一係列意外的死亡、婚姻和繼承關係,兵不血刃地成為統治大半個歐洲的偉大君王。他用金錢贏得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冠冕,又通過戰爭和權術讓法王和教宗屈服。他曾努力促成宗教和解,發動十字軍東徵,自詡為基督教世界最虔誠、最強大的捍衛者。

盡管查理五世留下瞭豐富的文獻資料,但他仍然是個難以捉摸的人物。傑弗裏·帕剋運用六種文字的存世史料,生動立體地展現瞭查理五世的一生。查理五世極大地改變瞭16世紀的歐洲及地中海周邊地區的國際格局,他的一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瞭當時復雜多變的政治環境:勢力均衡成為近代早期歐洲國際關係的重要議題,美洲登上曆史舞颱並日漸擁有影響力,基督徒與穆斯林的戰爭還將繼續……

這不僅是一部個人傳記,而且是一部近代早期的世界史。

【本書獲譽】

大師風範。

——《華爾街日報》

這是一部關於瞭不起的哈布斯堡統治者的極其詳盡的傳記,其中對現代歐洲國傢體係的誕生也有重要的洞見。

——《紐約圖書報》

“一個不尋常的人,取得瞭不尋常的成就”,他需要一位不尋常的傳記作者。帕剋就是這樣一位作者。如此深厚的學術功底,如此優雅和迷人的文風,實屬罕見。帕剋巧妙地援引數量驚人的文獻證據,創作瞭一部傑作。帕剋以史詩般的筆觸,詳盡而生動地描繪瞭這樣一個極其復雜的人和他的廣袤帝國。

——《金融時報》

用戶評價

評分

##查理五世的帝國在地理上是分散的,所以其麵臨的問題就更需要隨機應變,如赫爾穆特·G.柯尼希斯貝格爾在1958年(皇帝駕崩四百周年)所說,查理五世“不是亞曆山大和拿破侖那樣的徵服者。在查理五世統治的每一個國傢,他都是通過繼承獲得政權的閤法統治者,他宣誓要維護該國的法律和風俗”。這意味著,皇帝往往是對瞬息萬變的局勢做齣被動的反應,尤其是對他當前居住的那片領地的優先需求做齣反應,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執行自己的政策。在1522年和1529年之間,他居住在西班牙的時候,伊比利亞半島的要求通常是他最優先考慮的;而在1543~1556年,他在德意誌和尼德蘭之間來迴穿梭的時候,他就往往優先考慮對這兩地的治理者和臣民來說重要的事情。皇帝不同領地的事務之間的競爭,往往給他施加瞭很大壓力。

評分

##一韆多頁,但意外地非常好讀。史料收集之廣博無遺,呈現之清晰暢達令人嘆為觀止。附錄和材料介紹部分可以作為工具書參考。篇章結構的處理不乏技術性的考量。 傳記作為曆史研究方式的長處和局限都體現得非常明顯。一方麵,在任何一個短時段內探究君王查理五世的喜怒和思考,往往隻能做到盡可能地統閤眾說紛紜的資料,難以給齣定論;但以半個世紀為尺度觀察作為曆史人物的查理五世,卻能對其政治軌跡和統治風格作齣清晰的總結;故尾章成為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尤其是藉用"不可能的總統製"定位哈布斯堡帝國生命曆程中的查理五世,極為精妙。哈布斯堡帝國的開創者也是最後一個能夠獨力主宰它的人。 總的來看,本書的重點在於傳主的能動性、其所處的曆史際會而非曆史結構;這無可厚非,但要全麵理解查理五世及其政治遺産,還需再吸收布羅代爾的教益。

評分

##其實我無法對它評分 作者在序裏寫到這是一本新傳記,而像查理五世這樣經曆瞭風雲變換的皇帝也不會缺少傳記,我實在沒有積纍能夠看齣此本傳記新在哪裏,和以前的作品有何種對話

評分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評分

查理五世的傳記,其實更像是一部紀傳體歐洲近代史。查理五世的故事紛繁復雜,內裏有我們眼花繚亂的人物關係,那是16世紀歐洲史的突齣特質——世界進入變革時代,歐洲各國強化政治聯姻。但研究查理的史學價值正在於此,蓋因他的人生竟幾乎串聯起當時整個歐洲的重要關節。他資助瞭麥哲倫,徵服瞭阿茲特剋和印加帝國,授權將奴隸從非洲直接運送到美洲。他經曆瞭對歐洲影響巨大的宗教改革運動,成為最死硬的保守派代錶,馬丁·路德最主要的對手。他從混戰中的歐洲大陸走過,是法國一生的死敵,以十字軍之名對抗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聖戰,在混亂的意大利對抗羅馬教皇的勢力,在西班牙平息起伏不定的叛亂……總之,用查理的話說,這樣的人生“最終讓我又纍又惡心”。當然,在今天看來,這話相當的凡爾賽瞭。

評分

##暢快淋灕的閱讀體驗!本書雖然名為帝王傳記,但因為查理五世控製瞭尼德蘭、德意誌、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南美洲的大部分,他的主要對手又是法王、英王、教皇和奧斯曼蘇丹,所以這本書完全可以當成16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史來看待。查理五世作為歐洲最有名的帝王之一,市麵上已經有瞭諸多相關書籍,本書的優點在於全書的敘述風格平實,觀點多直接引用自史料,沒有夾雜過多作者個人的觀點。正如布羅代爾所言,為古人作傳,最大的問題在於作者會自然而然的寫很多本時代關心的事情。這本書很好的避開瞭這個問題,在軍事革命、宗教革命、行政革命之際,還原齣瞭那個自信又自負、公正又自私、睿智又莽撞、勤政又享樂,最為真實的查理五世。

評分

##查理五世,含著金湯勺齣生的孩子,幼年時期沒有展現齣太齣彩的天賦,政治上的成年也比較晚。查理五世,善於聽取多方諫言,獨立判斷做決定,對上帝和宗教相當虔誠,運氣極佳,戰事事必躬親,有同理心。查理五世,在多次戰役中,捍衛瞭國土的收復和擴張,尤其對於美洲部分領土的管轄實屬不易。無論各國曆史學傢如何評價,贏得多場戰爭勝利是鐵錚錚的事實),一生忍受疾病痛楚,卻對國傢治理毫不懈怠。他不像亞曆山大或波拿巴那樣傳奇&富有鮮明的人格魅力,但也驗證瞭宛如凱撒或奧古斯都那樣的豪氣—我來,我看見,我徵服!一個努力、勤奮的幸運兒~

評分

##一韆多頁,但意外地非常好讀。史料收集之廣博無遺,呈現之清晰暢達令人嘆為觀止。附錄和材料介紹部分可以作為工具書參考。篇章結構的處理不乏技術性的考量。 傳記作為曆史研究方式的長處和局限都體現得非常明顯。一方麵,在任何一個短時段內探究君王查理五世的喜怒和思考,往往隻能做到盡可能地統閤眾說紛紜的資料,難以給齣定論;但以半個世紀為尺度觀察作為曆史人物的查理五世,卻能對其政治軌跡和統治風格作齣清晰的總結;故尾章成為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尤其是藉用"不可能的總統製"定位哈布斯堡帝國生命曆程中的查理五世,極為精妙。哈布斯堡帝國的開創者也是最後一個能夠獨力主宰它的人。 總的來看,本書的重點在於傳主的能動性、其所處的曆史際會而非曆史結構;這無可厚非,但要全麵理解查理五世及其政治遺産,還需再吸收布羅代爾的教益。

評分

##一韆多頁,但意外地非常好讀。史料收集之廣博無遺,呈現之清晰暢達令人嘆為觀止。附錄和材料介紹部分可以作為工具書參考。篇章結構的處理不乏技術性的考量。 傳記作為曆史研究方式的長處和局限都體現得非常明顯。一方麵,在任何一個短時段內探究君王查理五世的喜怒和思考,往往隻能做到盡可能地統閤眾說紛紜的資料,難以給齣定論;但以半個世紀為尺度觀察作為曆史人物的查理五世,卻能對其政治軌跡和統治風格作齣清晰的總結;故尾章成為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尤其是藉用"不可能的總統製"定位哈布斯堡帝國生命曆程中的查理五世,極為精妙。哈布斯堡帝國的開創者也是最後一個能夠獨力主宰它的人。 總的來看,本書的重點在於傳主的能動性、其所處的曆史際會而非曆史結構;這無可厚非,但要全麵理解查理五世及其政治遺産,還需再吸收布羅代爾的教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