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瞭,日本股份公司”
2600億非法債務曝光
百年名企猝然倒閉
日本泡沫經濟時代金融界亂象
獲講談社非虛構文學奬
——————————
1990年代的日本,隨著泡沫經濟破滅,利益輸送、損失補償、賬目轉移等違規操作盛行的金融界開始自食惡果。
1997年11月,日本四大 證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證券突然宣布“自主廢業”,近萬名員工一夕失業,引起日本乃至國際金融界的軒然大波。2600億日元的賬外債務是其垮颱的直接原因,百年名企的商譽毀於一旦,日本中央政府財政機關大藏省也拒絕提供援助。
如此大規模的非法債務到底是如何産生的?産生於何時?是誰的決策? 又是怎樣被隱瞞的?
山一證券人人自危、急於逃離沉船之際,有12名職員堅守到瞭最後,頂住各方壓力,展開前所未有的公司內部調查,揭露高層長達6年的違法事實。
他們被稱為山一的“殿軍”。
##3星半。雖然相近,但文化有和而不同。對於我來說,集體犯罪如何避免,如何有效監管,又在已經謝幕的公司下繼續調查是多麼有信念感。
評分##小到社團組織、大到國傢,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發生在東亞社會的故事,因傳統觀念上的相似性,容易讓人産生一種“就在身邊”的錯覺。本書更多聚焦於山一證券倒颱前後的時間綫梳理及殿軍“嘉本一族”的刻畫,對案件本身的調查過程著墨不多,就好比一部電視劇漸入佳境後缺乏高潮,略不得勁。
評分##題材和內容很喜歡!但是有個彆處翻譯很彆扭。這些地方明顯是直譯,沒有調整語序,遇到這種地方看著就有點難受。
評分##為那些直麵真相的勇氣,為那些似乎不知世故的單純。這世間的確爾虞我詐,明哲保身,霸道欺淩,但還是為那些願意維護內心清爽感的人鼓掌吧。
評分##1997年11月24日,山一證券社長在記者會上哭著大喊:“員工們沒有錯!”他低頭痛哭的形象,成瞭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標誌性的一幕。 山一證券作為日本的四大證券公司之一,在即將成立百年之際猝不及防地宣布“自主廢業”,日本國內外金融界都為之震驚。 比破産本身更令人震驚的,是山一證券身負2600億非法巨額債務。那是在泡沫經濟虛假的繁榮之中,人心的貪婪和製度的漏洞滋生齣的惡果。泡沫破滅之後,山一的高層再也藏不住無底的窟窿,這起荒唐的金融犯罪纔得以暴露在天光之下。 有人急於脫罪,有人急於逃離,兵荒馬亂之中,也有人留下。他們承擔起內部調查和清算業務的重擔,要給所有山一員工和客戶一個交代。這些被稱為“殿軍”的人,本是被山一邊緣化的員工,在這項沒有未來的收尾工作裏,有渺小者的無奈與不甘,也有正直者的原則與堅持。
評分##人物和敘事非常熱血,但到最後也沒讓人看明白山一是怎麼垮瞭的。
評分##錶外化、賬外虧損、握手交易和違反證券法的種種操作,確實在體製內檢察力量被邊緣化的行業裏會短暫帶來虛假的狂歡,但也必然導緻覆滅。對於經曆過因公司犯罪驟然失業陷入惶恐不安和對公司犯罪事實抱有疑惑的我來說,這本書其實挺真實的還原瞭我們這種人在公司“掛”瞭之後的想法,以前滿腹牢騷拼命忍耐的,到最後都成瞭懷念的一部分,隻不過我們公司沒有稱為殿軍的人,也沒有體麵的葬禮和忌日,隻有諱莫如深的恥辱。
評分##現代社會的英雄主義一種:麵對強加於己的巨大失敗,如何保持人的心智與尊嚴。
評分##1997年突然宣布“自主廢業”的山一證券,被爆齣有2600億日元賬外債務。公司上下疑慮驟增,客戶控訴要求賠償。有董事/職員不究其原因轉職彆傢。僅剩“旮旯”裏麵的12人組成內部調查委員會進行公司徹查。徹查工作吃力不討好。業管組長嘉本認定這是公司的“非正常死亡”,該專業剖析破産的主因,並對大眾、公司和職員們做一個說明。在宣布自主廢業到最後執行的一百餘天,內部調查委員會收集多方資料發現,公司如今的慘敗早在1990年三菱重工的CB事件開始淪陷。管理層縱容企業法人部門權力獨大,把業務做大做強靠的是“錶外化”債務(即將債務轉嫁到皮包公司,賬目上看不齣端倪)。這種錯誤做法的後果一時半會並未被顯現,長久下去就一發不可收拾,形成如今狀況。“嘉本一族”排除萬難求得真相。他們抽到的不是下下簽,是曆練是責任是使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