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荣获2005年莱比锡书展非虚构及散文类图书大奖
.
同席勒一起,进入德意志精神难以忘却的黄金时代!
.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是德语文学中最富活力的形象之一。当人们在巴黎这座大都市掀起革命热潮的同时,他先是在斯图加特、后来又在耶拿和魏玛革新了德意志思想史。席勒所振兴的——甚至连歌德也被他感动——正是人们日后所称的“德意志理想主义”,而贝多芬更将之谱为音符:“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描绘了席勒的一生,讲述了席勒如何(与歌德一起)在1790~1805年的十多年间成为德意志精神生活中的那颗位居核心的恒星。所有人都登上了舞台:诺瓦利斯、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兄弟、费希特、青年黑格尔、蒂克、布伦塔诺。这部关于一个伟大精神的生平、著作与时代的书,或许正可以开启一场“席勒复兴”。
.
“人们拿起萨弗兰斯基的书,就会感受到:席勒始终在场。而且是怎样的在场!”
——汉斯-于尔根•兴斯(Hans- Jürgen Schings),《法兰克福汇报》
.
“文笔精彩,观点鲜明,思维敏捷。这部书再度把席勒作为同时代人送到我们跟前。”
——延斯•比斯基(Jens Bisky),《南德意志报》
.
“同席勒一起,人们进入过去的另一处阴影之国:进入了德意志精神难以忘却的黄金时代。那是神奇的岁月,它帮助人们保留住感知人生中那些真正重要而充满精神之物的能力。”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酣畅淋漓。我又买了席勒文集。萨弗兰斯基写的太好太好。
评分##一本厚达700多页的传记,将德国文学史上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出身、求学、成长、创作、交游、情感等方面予以真实再现。与侧重直觉和情感的歌德相比,席勒则更具明晰的理智和坚韧的意志。他注重自由,早期作品中充满浪漫的激情与想象,与歌德合作后的时间一度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2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度阅读席勒的诗歌,这位被誉为“德国的莎士比亚”的文学巨匠仿佛正在穿越时空深情地注视着我们……
评分##没有什么引进的必要……
评分##这是一部以席勒为中心撬动德意志理想主义的思想史著作,有着鲜明的萨弗兰斯基风格。席勒身在18后半叶,不仅是狂飙突进的旗手、浪漫主义的主将,更牵涉到刚刚兴起的康德哲学、轰轰烈烈的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神圣罗马帝国的衰亡。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思想一直在演变、推进,每个世纪都不乏贤哲、不无突破。即便如此,18世纪后期也是其中最为紧要的阶段之一,尤其是在文学与哲学领域。萨弗兰斯基再次展现了他在群体和个体传记中的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甚至时常表现得就像是席勒本人在写作。
评分##作为一部传记,里面关于哲学,关于美学,关于浪漫主义,关于康德,关于歌德的叙述无疑超过了许多专著。
评分##作为一部传记,里面关于哲学,关于美学,关于浪漫主义,关于康德,关于歌德的叙述无疑超过了许多专著。
评分##席勒先生,亦是吾命风火雪宙!他总是能让人叹为观止!太强了! 席勒是尼采之前就拥有并执行了权力意志之人——以文学写第一部历史就让历史大家叹服;发表康德相关的哲学研思居然使康德也给了赞美;而写戏剧就成了德国的莎士比亚!而他的爱之哲学与美学理论的“澄明之力”在思想史上可谓独一无二! 可市上《浮士德》的书有那么多版本而席勒的书却那么少,可见我们的出版判断力何其惨淡! 说到本书作者,无疑对哲学有比较深的造诣,每次作者在论述席勒或其他卓越哲学片段时就感觉他就停不下来,我有好几次读得也要跳起来了,写得确实好! “把我向天空的众天体之上高举;从整个存在王国的圣杯中/无限为他泛起波澜;席勒先生的诗,亦是那么地宇宙磅礴大气。
评分##作为一部传记,里面关于哲学,关于美学,关于浪漫主义,关于康德,关于歌德的叙述无疑超过了许多专著。
评分##这是一部以席勒为中心撬动德意志理想主义的思想史著作,有着鲜明的萨弗兰斯基风格。席勒身在18后半叶,不仅是狂飙突进的旗手、浪漫主义的主将,更牵涉到刚刚兴起的康德哲学、轰轰烈烈的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神圣罗马帝国的衰亡。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思想一直在演变、推进,每个世纪都不乏贤哲、不无突破。即便如此,18世纪后期也是其中最为紧要的阶段之一,尤其是在文学与哲学领域。萨弗兰斯基再次展现了他在群体和个体传记中的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甚至时常表现得就像是席勒本人在写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