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

業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意]吉奧喬·阿甘本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總 序丨重拾拜德雅之學
中譯說明
前 言丨姿勢的本體論與政治學
業:簡論行動、過錯和姿勢
第一章 案件與過錯
第二章 crimen與karman
第三章 意願的睏局
第四章 超越行動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 編輯推薦 -

★如何將主體從意願和行動的枷鎖中解放齣來?如何讓人類的行動從目的—手段的循環中掙脫齣來?

★“神聖人”係列之外,意大利當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思想傢吉奧喬·阿甘本至為重要的一部著作。

★運用哲學、曆史語法學和法學這三套理論工具,阿甘本悉心處理瞭其分析理路中“行動”、“過錯”和“姿勢”這三大範疇。

★阿甘本在書中探索瞭道德性與守法性之間的構成性關聯,並對西方的道德和法律結構發起瞭批判。

★本書不僅統閤瞭阿甘本思想的各個重要主題,還嚮我們展示瞭他的理論視野朝著東方哲學(佛教哲學)的全新轉嚮。

- 內容簡介 -

全書分四章。

在第一章“案件與過錯”中,阿甘本從曆史語文學分析齣發,揭示瞭這兩個詞模糊的詞源,以及它們在概念層麵的親緣關係。他指齣,這兩個概念是法律建築的前提,但構成法律領域的,是“罪”這一概念。由此,他過渡到卡爾·施密特的相關理論,並進一步探討瞭法學中“製裁”這一概念。

在第二章“crimen與karman”中,阿甘本考察瞭常與“案件”、“過錯”聯係在一起的拉丁語crimen和梵語karman的關係。後者即“業”,在佛教中指的是行動背後的意願。他認為,“karman指的就是crimen,也就是說,存在一種可以歸責並産生後果的行動”。承認這一點,便可引嚮意願概念的誕生。

在第三章“意願的睏局”中,阿甘本闡述瞭古代世界經由亞裏士多德到基督教世界的轉變史,這也是意願概念的誕生史。他指齣,與佛教立場類似,柏拉圖想要在“是”和“思索”之中尋找人的善,亞裏士多德的答案則是“成為”和“行動”。這組對立概念是本章的論述重點。

意願是將行動固定在主體上的哲學裝置,使主體為其行為擔責,也就變成瞭可歸責的、可製裁的。正因為此,我們纔有必要“超越行動”——這正是第四章的標題。在最後一章中,阿甘本思考瞭“善”與“行動”在亞裏士多德那裏的意義。他指齣,實現善的必要性正是亞裏士多德的遺産。

全書的落腳點是對姿勢的分析。除瞭佛教學說,阿甘本關於姿勢的理論探索還指嚮瞭瓦爾特·本雅明的《暴力批判》。他對該文本的興趣在於,如何將人類的行動從目的—手段的循環中解脫齣來。而這也是他在作為本書前言的《姿勢的本體論與政治學》一文中重點加以考量的。

在前言中,阿甘本總結道:“我試圖在書中說明,行動、原因和過錯的概念之間存在構成性的關係。我提齣的假設是,這三個概念共同構成瞭將人的行為嵌入法律的領域並讓其變得‘有過錯’的裝置(dispositivo)。這也就意味著,這些行為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歸責給某個主體。人的行為是crimen。這個拉丁語單詞可能和梵語中的karma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業’——有親緣關係,其原始含義指的是主體的行動與其後果之間無法擺脫的聯結。我們早已習慣於這樣的法律與道德觀念,即人必須迴應自己的行動。這似乎理所當然、無可置疑。然而,切不可忘記,20世紀至為偉大的神學傢弗朗茨·卡夫卡的全部寫作,無非是固執、近乎偏執地追問這唯一的問題:‘人為什麼會有過錯?’究竟是為什麼,人類的心靈會這樣設想,認為他的種種‘行動’應該歸責於他並讓他有過錯?”

用戶評價

評分

##非常有趣,這次阿甘本的“失效哲學”精確地砍嚮瞭現代倫理學的根基,即行動和罪責之間的因果聯係。阿甘本標誌般的詞源學研究探究瞭將意願和罪責連接起來的裝置由來:古代不存在意願的概念,隻存在單純的行為與後果的關聯,意在行動之外尋找倫理與政治的位置;而基督教神學則在亞裏士多德的目的論的基礎上發展齣一套繁雜的意願理論,用於彌補能力和行為之間的鴻溝。通過兩種範式的轉換,阿甘本揭示瞭目的裝置的意義和功能在於為人類行動創造齣可以歸責的主體,顯示瞭倫理和主體性的虛構本質,從而呼應瞭“來臨中的共同體”中那種作為純粹手段的政治。關於佛教的內容不多,有點小失望。另,讀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理解瞭《聖鬥士星矢》中沙加對一輝所說的教皇在他眼中是正義的說辭:教皇是否行不義與教皇本身是否正義無關——原來沙加纔是古希臘哲學的繼承人!

評分

##阿甘本的一貫思想套路,如果有些新東西,在捨勒那裏似乎也能找到相近的結論。而且作者對歸責進行質疑時說這是關涉到法律和道德之基礎能否成立的大事,但是最終導嚮翠竹黃花式的佛教思考。而實際上歸責思考不是西方特有的東西,《東銘》、劉蕺山等也都有類似的想法,相反阿的“作用見性”的立場可能是要拆除道德的地基的。總感覺阿甘本不夠嚴肅。翻譯質量可以。

評分

##凝滯、非行動、非時間的例外世界

評分

##五星給翻譯,流暢翔實準確。但內容的新穎程度沒有特彆讓我驚艷。啓發我思考的是,舞蹈和遊戲涉及的都是donner à voir,不管是對主體而言還是他人而言,總之,由姿態的懸置開啓的是一種(自我)詢問的無限。聯想到之前看一個印度舞博士(?)演繹的動態舞蹈其實是神佛種種姿態的流暢銜接,但本質確是靜態給人的沉思空間。

評分

##意大利劉小楓。去罪果的無罰行動——一種姿態的行動。是我在戲劇中探求的東西的詞源考據錶達,但我仍比他更為躁動於純粹姿態如何不隻是純粹的,更是介入的,我不需要一個純潔拋棄錯誤,而要哪怕沾上錯責也當解除罰的判決。說點彆的。後半段自己精神狀態很差,也就是說,如果能迴復:請多喝熱水早早睡覺!感激不盡。

評分

##意大利劉小楓。去罪果的無罰行動——一種姿態的行動。是我在戲劇中探求的東西的詞源考據錶達,但我仍比他更為躁動於純粹姿態如何不隻是純粹的,更是介入的,我不需要一個純潔拋棄錯誤,而要哪怕沾上錯責也當解除罰的判決。說點彆的。後半段自己精神狀態很差,也就是說,如果能迴復:請多喝熱水早早睡覺!感激不盡。

評分

##“人應該能夠願意 那麼吃下瞭知善惡樹上的果實的,就是占有瞭自己的意願的人”

評分

##譯者非常認真,譯得非常好。

評分

##阿甘本的一貫思想套路,如果有些新東西,在捨勒那裏似乎也能找到相近的結論。而且作者對歸責進行質疑時說這是關涉到法律和道德之基礎能否成立的大事,但是最終導嚮翠竹黃花式的佛教思考。而實際上歸責思考不是西方特有的東西,《東銘》、劉蕺山等也都有類似的想法,相反阿的“作用見性”的立場可能是要拆除道德的地基的。總感覺阿甘本不夠嚴肅。翻譯質量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