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图书馆背后都有一群书籍守护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守书人与图书馆之间的故事尤为鲜活、动人。作者以守书人、藏书人的身份,走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将这些图书馆诞生、变迁和遭受劫难的历史娓娓道来。本书介绍的图书馆及背后守书人或传奇,或坎坷的经历,成为动荡时代的最好注解。
“七岁时,收到行船的邻居叔叔从意大利送来的手信《马克•波罗游记》,不经意地开始了一场书的旅行。在阅读中,我渴望追寻那些古今中外的人生故事,渐渐地成为爱书人。长大后继续在阅读和旅行中游走,拜访世界各地的大小书店、图书馆和私人藏书室。在交流中深刻了解每位守书人的崇高使命和角色!在滚滚尘世中找一片净士细读、赏读、慢读,也许这是生命的乐事吧!”——叶锦鸿
假如说图书是人类文明的薪火,图书馆则是人类文明的灯塔。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图书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作为藏书人、书店店主的叶锦鸿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收集并讲述了战争年代遭受劫难的图书馆及其背后守书人为保护图书所付出的努力。这些“消失的图书馆”和守书人挽救图书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好好保护图书馆,因为图书馆守护着我们的文明。
评分##图书馆就象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图腾,侵略者毁灭它,占有它,抢掠它,远在17世纪的瑞典掠夺图书馆的书籍为战利品,并告之天下,代表已战胜。秦始皇颁布焚书,许多独裁者认为驱逐作者和摧毁书籍是有效的管治手段,侵华的日本侵略者,当年轰炸上海的地标,除了电厂,水厂,中国银行,就是东方图书馆。然后进行掠夺回本国,历代也出现许多义无反顾的守书人,可想而知,今天你有幸在图书馆看书借书是多么有幸。 本书讲述了近几百年来的世界各国的图书馆的命运,无一幸免,战乱,火灾,水灾。 记得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除了封馆,最后连借书到自助图书馆的服务也暂停,对于读书人就是断了精神粮食。
评分##被摧残的文明——读《消失的图书馆》 对于一个爱书、爱阅读的人来说,图书馆就是他享受精神世界的宝藏。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今天我要介绍一本和每一位爱书的读者有着非常密切关系的书,叫《消失的图书馆》。 在盛世当下,我们走进图书馆,享受着图书馆的静怡,被图书馆的书香气息所环绕,有谁会想到,在历史的记忆中始终不能让人忘却的一段关于图书馆的浩劫也历历在目……作者在自序里说道,“如果说图书是人类文明的记录,那么图书馆就是这些记录的归宿。”书中分九章分别讲述了瑞典大学图书馆、伦敦图书馆、鲁汶大学图书馆、东方图书馆、西班牙内战中的图书遭遇、德国图书馆、巴黎图书馆、冯平山图书馆和佛罗伦萨国家图书馆在战争与火灾中所遭受的磨难,这些也是人类文明的浩劫。在这些灾难中,守书人开展了
评分##明明是汉语写的,为什么总有英语感
评分##读过这本书后,让我更加明白书本的重要性,做个爱书人
评分##明明是汉语写的,为什么总有英语感
评分##明明是汉语写的,为什么总有英语感
评分##古今中外,每个入侵者在占领土地之后,总是试图烧毁和掠夺一切的行为很值得思考。侵略者们并非不知道这些书本的价值,恰恰正是因为他们知道文字和传播的力量,这种毁人文化命脉的行为才更加可怕。可惜了,原本我们的世界也许可以更文明的。
评分##文脉的天敌是人类本身。东方图书馆、冯平山中大岭大图书馆的命途多舛还是有切肤之痛。鲁汶图书馆则是文物因战争流离失所的归属之争。西班牙、德国图书馆历史是政治化轰炸焚书的惨剧。巴黎图书馆是二战的抵抗与生存。佛罗伦萨图书馆被洪水冲毁,泥泞天使志愿者和文物修复的发展历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