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一本只有七十五页的小书《致D》的问世在法国书界引起轰动。第二年,作者与其爱妻双双自杀,共赴黄泉。这段长达六十年的爱情故事的结局,让这本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排名直线上升。
写书的人大概没有料到,这纯粹记述两人感情经历的爱情告白,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以往写过的任何一部著作,给读者、甚至是严肃的思想界的同行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书中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光辉,盖过了他以往的任何一种身份。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这个“丈夫”形象,才长久地留在世人心中,成为永恒。也是这个形象,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安德烈·高兹 (AndréGorz,1923-2007)。
《致D》是高兹写给她妻子多莉娜(Dorine,1924-2007)的“情书”,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爱情的墓志铭。法国哲学家高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多莉娜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那时,他已经知道身患绝症的多莉娜医治无望,很有可能会先他而去。面对缠绵病榻、体重只剩四十五公斤、身高缩短了六厘米、在他眼里“依然美丽、依然优雅、魅力无穷”的妻子,他感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爱,以致抑制不住要给她写信的狂热欲望。他要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爱她,多么后悔没有更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无限深情,没有更早地表白人世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爱,他说要用这封信重新组构爱情的历史,为的是把握它的全部意义。他所以要写这封信,还是为着理解他经历过的、也就是和妻子共同经历过的一切……
高兹和多莉娜最后双双弃世的决定是最自然不过的结果。高兹,已经看到爱人灵柩的男人,终于作出了最终的抉择:“我们都不希望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在另一个死后继续活着。”高兹最后选择的不是哲学家的选择,他说为爱而死是唯一不能用哲学解释的观念,当爱成为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共鸣的方式时,就已经超越了哲学。(摘自杜小真《哲学不能解释之爱》)
##安德烈像个笨拙的传感器,一个过时的存在主义者,从自我那可怕的漫长而琐碎的生命推导出的爱情是自私、偏见的,他配不上他描述的女人,超越死亡的表象并非爱情,伟大的爱情也并非如此。自杀或赴死便超越了死亡是世上最大的假象。
评分##“世界是空的,我不想长寿”
评分##我始终觉得爱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愿意为你写一封情书。
评分##很薄的一冊。其實并不是“滿篇含情脈脈的蜜語甜言”的。那些想看普通的情書的人,或許要失望了吧。這本書其實只有前面幾頁和接近結束的地方的語言比較感性,中間有相當一部分和他們的思想、經歷相關,並不是蜜語甜言。但書的氛圍不错,颇沉靜。
评分##愛並沒有對等。( 2010-09-10)
评分##从小到大 给我母上大人读过许多许多书 而一个读到哽咽 一个听到哭的 到目前为止只有这一本 除了我们是两个蛇精病之外 还有无穷无尽的认同 感动与唏嘘。
评分##安德烈像个笨拙的传感器,一个过时的存在主义者,从自我那可怕的漫长而琐碎的生命推导出的爱情是自私、偏见的,他配不上他描述的女人,超越死亡的表象并非爱情,伟大的爱情也并非如此。自杀或赴死便超越了死亡是世上最大的假象。
评分##2007年,高兹与妻子双双自杀于巴黎郊区的家中。【很快你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六厘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幽雅、令我心动】【我们都不愿意在对方去了以后,一个人继续孤独地活下去。我们经常对彼此说,万一有来生,我们仍然愿意共同度过】
评分##愛並沒有對等。( 2010-09-1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