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9
黑格爾(1770-1831)是德國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傢之一。求學於圖賓根大學(與謝林、荷爾德林為同窗),先後任教於耶拿大學、海德堡大學、柏林大學。主要著作有《費希特和謝林的哲學體係的差彆》(1801)、《精神現象學》(1807)、《邏輯學》(1812-1816)、《哲學科學百科全書》(1817)、《法哲學原理》(1821);除此之外,《曆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等課堂講授錄也是黑格爾哲學的重要呈現。
《精神現象學》是西方哲學史上最重要的經典哲學著作之一,是黑格爾公開發錶的第一部哲學巨著,被譽為“黑格爾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和秘密”(馬剋思語),亦是當代最受關注、最有影響力的黑格爾著作。
《精神現象學》新譯本首次完全基於黑格爾德語原文,積八年之功而完成。譯者畢業於北京大學( 哲學 學士、碩士)和德國圖賓根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長期從事德國古典哲學 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不僅精通德語,對於黑格爾哲學更有深厚的理解把握。相比之前流行的産生於50多年前的舊譯本,新譯本準確可靠,文字平實通達而不失深邃,忠實地還原瞭黑格爾思想的原貌。
精神現象學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精神現象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604.html] 惟有 這個精神王國的聖餐杯裏, 他的無限性給他翻湧起泡沫。 泡沫翻騰起來,沉澱著該沉澱的東西,越界著該越界的東西,而不管是沉澱還是越界,在持續而永不停止的過程中,它卻永遠在精神王國的聖餐杯裏,因為聖餐杯是有...
評分 評分##專門選瞭評論說比較好讀的譯本,結果還是齣乎意料的繞,程度堪比《存在與時間》。 讀過康德叔本華,對“自在之物”,“意誌”有一些瞭解,讀黑格爾的“精神”還是有所不同,也真正理解瞭叔本華對同時期的黑格爾報以挖苦態度的原因。 黑格爾喜歡圓這個概念,喜歡循環,起點即終點,他將這個大象無形的“精神”故事化,加上敘述中不斷的從多角度,在我,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等概念間頻繁切換,難免讀起來感覺發暈,實際上隻是繞。全書的整體論述,黑格爾也希望讀者能感受到各個章節循環,最後會到起點的意圖。 譯者序中提到,王賀版本的“共相”,當前版本譯為“普遍者”,這裏個人覺得“共相”明顯更好,呼應瞭佛學中的“共業”。 相比叔本華的通俗+廣闊,黑格爾的繞+循環,我還是喜歡囉嗦+剋製的康德。 有機會再讀其他譯本。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難讀 拿來墊杯子瞭
評分 評分##48萬字 德文原著 2013.2.21—2013.4.10
精神現象學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